从幽默到滑稽,从撒娇到狐狸精

当面对一个求助者,先判断死活,如果是死的,就沉默不说;在活的里面判断正常不正常,如果不正常有三条标准,一是主客观是否一致,二是知、情、意、行是否协调,三是人格是否稳定;在正常里面,判断健康不健康,当然这个健康不健康是相对的,只是程度的不同,没有本质上的飞跃,常用判断标准为顺境看享受,逆境看承受,绝境看接受。

然后在分条阐述,如何判断死活,首先这个死活是指心理的死活。心理的死活是怎么来的呢,那么要说到自我的成长:

首先是生理自我的成长,一个婴儿刚来到这个世界是没有自我的概念的,吃喝拉撒是他主要的工作,在吃奶的时候一遍吃一遍还要摸着妈妈的乳房玩耍,逐渐的当他摸到妈妈的乳房和摸到自己的鼻子或者脸颊的感受不一样的时候,生理自我就开始成长了。

然后是社会自我的成长,慢慢地婴儿开始长大,他知道有些玩具是属于他的,有些手机工具是属于爸爸妈妈的,有些老花镜等是属于奶奶的,他学会根据社会规则来调整自己,以此来适应别人,而不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满足他的需要的时候,社会自我开始成长。

最后,等到了青春期乃至终生,都是心理自我的成长时期。他不再需要根据别人的行为来调整自己,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体验来调整自己的便是心理自我的成长。

心理死亡呢,有心理的成长,便有心理的死亡。这个也遵循,哪个先成长,哪个先死亡。

首先是生理自我的死亡,这个很容易理解,心脏不跳动了,脑细胞死亡了,大脑停止思考和感知,便不再能感知这个世界。

然后是社会自我的死亡,一个明显的标志是开追悼会,把亲戚朋友都叫来,算是告别。子女、朋友们,每年清明节来念叨念叨,等到子女、朋友们也已经过世,孙子、重孙们不记得这个老祖宗,便是社会自我完全消亡了。

最后是心理自我的死亡,当这个世界上一个人都不记得你了,就是心理自我完全消亡了。

从这个心理成长与死亡的概念里,凝练出本质——即是如果一个人虽然活着可是不能被一个人记得,不能对社会有一点价值——那么他也就心理死亡了。

臧克家先生纪念鲁迅先生的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讲的就是心理的死亡。

如果我在讲课的时候,你还在玩手机,完全不知我所云,那么你在这个时刻‘心是死的’,你完全沉浸在你手机游戏的世界里,与我的讲课的世界与世隔绝。

这时候我必须要警惕,知道和谁讲课,比讲什么课更重要,要马上让你回答问题,将你从游戏的世界里,唤回咱们讲课的整体,或者换一个能引起你好奇的故事。

所谓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一定要讲一些能提神的故事,保证眼神的交流,情感的互动,氛围的活跃。

判断完死活,在活的前提下,判断正常与不正常。

第一个原则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是否统一。我记得个有个朋友在辞职之前,非常矛盾和焦虑。一方面他认为公司待遇不错,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不应该辞职;另一方面,我又想去体验不同的人生,想去闯一闯,所活得特别拧巴和挣扎。现在看来,就是主客观世界不一致了,他客观上认为待遇不错(发到手的工资高),可是在主观上他又想要追求更好的体验,其实就是违背客观上待遇不错的事实,如果待遇好到他无法拒绝,他还会辞职吗?!

第二个是知、情、意、行的内在不协调性。还是那个同事,在辞职前想要跑去给领导送礼,可是他东西都买好了,茅台酒放在车子后被箱里一年多,被太阳晒得都蒸发了半瓶,都没有送出去,因为他一走到领导楼下就紧张,然后就把车子开回来。

所谓当官的不打送礼的人,他知道给领导送两瓶茅台,领导会高兴,也能获得重视,不算犯错误,他的认知是没有问题的。可是他一到领导楼下就紧张,这属于情绪出了问题,进而影响到意志行为——一次次的打道回府,将酒放在车里晒的都蒸发了,好酒都浪费了。这属于知、情、意、行不协调。

第三是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人格是所有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气质和性格。记得小时候,农村有个邻居阿姨平时非常节俭,舍不得吃喝不得喝,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后来有一次,他拿出来好几个月的生活费,找人做了一身新衣服,然后还做了一桌子好吃的,跟全家人一起高高兴兴的吃了顿饭,然后就上吊自杀了。如果他老公敏感些,早能觉察他的变化,也许就不会造成悲剧。所以咱们学习这个社会心理服务师,普及心理学知识对于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和突发事件,有积极的作用。她就是人格发生了变化,不稳定了,可能遇到了生活的突然事件,陷入绝望了。

以上三个原则,只要有一条异常,就能判断心理不正常。

正常心理的‘健康’与‘不健康’怎么判断呢?当然这个健康与不健康也是相对的,是程度问题,不是本质问题。完全健康的人只有在教科书上能够找到。

健康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处在动态平衡的心理过程。而不健康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处在动态失衡的心理过程。

判断心理健康与不健康由郭念锋教授十个指标,包括心理强度、耐受力、意识水平等等,和许又新教授三标准。一般来说这些标准有些复杂。

一般情况咱可以这么简单的判断,就是三境三受。

顺境之下能享受,逆境之下能承受,绝境之下能接受。这个判断看似简单,真正判断起来也很难,难就难在不知道什么时候是顺境,什么时候是逆境,什么时候是绝境。很多时候,已经处在绝境,接受了,其实也就好了,慢慢努力总会越来越好。可是你不认为是绝境,一直在挣扎,结果越陷越深,还白白浪费了时间,事倍功半。

我们知道男人的思维方式和女人是不同的,男人是辩证逻辑思维,女人常常是形式逻辑思维。

一般判断一个男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看他是否有幽默感。幽默感一般是智慧剩余,俗话说叫说‘巧语’。明明大白话也能说的明白,可是他非得给你个玩玩绕,既把事办了,还让你从语言里面获得‘一笑’的收获。这幽默便是智慧的剩余。

当然这个幽默用不好,就是狗尾续貂,不仅不好笑,反而搞得气氛很尴尬,就成了滑稽。

女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呢?撒娇,就是用成人的方式达不到,就用孩子的方式来达到。我们管这种方式叫退行。

为什么说撒娇比较健康呢?往往还能起到正向努力达不到的效果。

比如我们办公室加班加点的干,项目经常因为经费批复过慢耽误进度。常常在质询会争论的脸红脖子粗,跟打架似得收效甚微,而办公室副主任,平时也不怎么干活,跑到老板那里‘哼唧’几声,竟然问题全解决了。可是咱要是去呢,怎么也抹不开这个脸,所谓‘教的曲子长唱不得’。为什么,撒娇不出来呢?体验不够,没有韧劲。

举个例子,你摸摸额头,是不是硬的,再摸摸嘴唇是不是软的,摸摸鼻子呢?不硬不软,上的去,下的来。

再讲一个狐狸精。说是狐狸活了800年终于熬成精,变成了人型。如果只是变成了人型,她就厉害了吗?肯定不是,因为只是能变成人型的话,就只是具有人的能力而已。

最重要的,她还能变回狐狸,这样她就可以来回伪装,当她变回狐狸的时候,就是退行。能上能下,该做人的时候做人,该做狐狸的时候做狐狸。

由此想到,狐狸精其实是个褒义词,意味着有能力,可是利用这个能力,勾引有妇之夫,破坏和谐家庭,就真成了‘狐狸精’了。

所以,撒娇的内涵是,韧劲。有了韧劲,能上能下,肯定能购在顺境下享受,在逆境下承受,在绝境下接受,安住当下,也就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幽默到滑稽,从撒娇到狐狸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