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典籍里的中国》;明,上古史书,为何而学?

经顺山先生的推荐,今天看了《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尚书》。观后内心的感受不仅仅是感到、震撼,而是觉得自己身为华夏儿女,读经典书籍实则太少而感到惭愧。但是,也非常的开心,是发自内心的那种开心。因为通过这个节目,自己学习到很多的知识点。比如,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为何?定九州,定哪九州?伏生何许人也?为何护《书》?上古史书,为何而学?

上古史书,为何而学?上古先贤的言行,记载在《书》里,让后世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读《书》而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伏生,名胜,生在周的末年,自幼嗜古好学,博览群书,壮年时在秦朝时期当了博士。秦起焚书之火,天下书大都被毁。《尚书》能够幸免于难,也是因为当年项羽入咸阳,伏生全家为逃兵火,带上一车《书》,坐马车,出咸阳回山东老家。中途遭遇兵劫,伏生爱子护《书》,以命相搏,被乱兵杀死。伏生与妻女,颠沛流离,爱妻病重,那年是天降大雪,天气寒冷,伏生爱妻誓死力拒不能烧掉书简来取暖,一路上挨饿受冻,气衰力竭,最终病亡。

伏生全家舍命护《书》,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家乡了,怎知?家乡也遭兵火,伏生只好将《书》藏于故宅墙内,外出避难。二十余年颠沛在外,伏生无时无刻不挂念家中藏《书》。秦亡汉立,儒家学派逐渐复兴,汉惠帝时期,废除"挟书律"。伏生再回家园,掘开墙壁,书简多已朽毁,完整的篇目仅余二十八篇。

后来,伏生开始讲学,伏生的事迹传到朝廷,汉文帝非常重视文化,欲召他进朝。但此时伏生已年愈九十,不能出行。于是,汉文帝派时任太常掌故之职的晁错到山东当面亲耳聆听伏生的教诲。

《典籍里的中国》,伏生看到晁错来的学习,也明白汉文帝要保护文化,要传承文化了,皇帝知道《书》的好处,百姓的好日子有望了。说来不是我舍命护《书》,是我妻、我子、我全家舍命护《书》,历经千辛万苦保护的《书》有人传承了,伏生的内心除了自责不已,但是开心的,喜极而泣呀,看得我泪流满面。

《典籍里的中国》,就是希望我们都能够去走进这些值得一读的典籍,这些典籍是照亮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

为什么我们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就是我们经典中传承的精神,人们世代护书、保护文化、传书、卫道、传承,薪火相传,让精神里的血脉延绵至今。

学习《论语》虽然只有一年的时间,《道德经》今年刚刚开始学习,平时有顺山先生的帮助,再看了《典籍里的中国》,让自己充满了信心的同时,自己也更加的坚定去坚持,终身学习,也知道自己的脚步迈向何方。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尚书》在传承过程中,几经波折,离厄重重。但是,还是传至后世,为无数的读书人,护书人所传承,他们的这种精神,也为时代所坚守,如今我们更需要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在对历史进行深入思考的过程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观,《典籍里的中国》;明,上古史书,为何而学?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观,《典籍里的中国》;明,上古史书,为何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