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解第15讲

妙果寺则金法师

二〇一九年五月三十一日于妙果寺宿觉讲堂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各位同修晚上好,阿弥陀佛!

今天晚上我们继续来学习《大乘百法明门论》,刚才打坐的时候把上一讲的内容稍微复习了一下,那我们就直接接着下面的内容学习好了。

上一讲讲到“略说无为法“”,讲完了,接下面的论文:

【论文:一者、最胜故,二、与此相应故,三、所现影故,四、分位差别故,五、所显示故。】

这就是介绍前面讲的五位法相互之间的关系,就是心法、心所有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

“一者、最胜故”就是指心法,心法最殊胜,是一切法的根,所以它是排第一位。

“二、与此相应故”就是心所法。心所法是跟心法相对应的,是心起的作用、功能、运行的一个现象、过程,所以它是跟心法相应的。

“三、所现影故”就是色法,色法就是前面心法和心所法相互作用运行起来以后,而显现出来的一个影像,我们凡夫认为是客观的外境或者说物质,但是这是一个错觉,所以这里用的是现影故。

“四、分位差别故”,分位差别就是前面三位相互作用的差别,相互作用导致而出现的不相应行法,就是我们凡夫的抽象概念。比如说时间、空间、方位,你是找不出来它们的实体存在性的,它们只存在在我们的脑袋里面。那么这就是抽象概念,只是我们生活、交流需要而安立的。

“五、所显示故”就是无为法,这个无为法要通过前面四者去观察分析它,才显示出来它们本质上是无为无造作的,也就是无我的、无自性的这样的一个真理。

这就把前面的五法的关系、次第做了一个总结。

【大乘基解:言初心法八种,造善造恶,五趣轮转,乃至成佛,皆此心也。有为法中此最胜故,所以先言。

言与此相应故者,谓此心所与其心王常相应故。望于心王,此即为劣,先胜后劣,所以次明。

所现影故者,即前色法,谓此色法不能自起,要藉前二所变现故。

分位差别者,言此不相应行,不能自起,藉前三位差别,假立前三是实,此一为假,所以第四明之。

言所显示者,此第五无为之法,乃有六种,谓此无为体性甚深,若不约事以明,无由彰显故。藉前四断染成净之所显示,前四有为,此即无为,先有后无,所以最后明也。】

这里就是大乘基法师的一个介绍,刚才前面讲的意思差不多都包括了,那我们就略过好了,直接看下面论文:

【论文:如是次第。】

介绍完了以后,总结一下,就是这样的一个次第,这个次第不能乱的,因为这个法就是遵循了这样一个次第而缘起的。那么大乘基法师就说:

【大乘基解:此结答也。由上如是胜劣、能所、实假、有无故,云如是次第。此略结上文,总标五位章门,下乃备列百法名数也。】

这句是对上文的一个总结。

“胜劣”的胜就是心法,劣就是心所法。就是心法殊胜,心所法稍微次一点的。

“能所”,能就是心和心所,能显现出色法。色法是所显现的。

“实假”的实就是前面的心法、心所法、色法,假安立为实,可以有对境的,我们可以感知到的。但是不相应行法是假法,是没有实质的。所以这“实”是指前面的三法,“假”指心不相应行法第四位。

“有无”,有就是前面的四法,都是有为法——可以说可以看得见,或可以讨论的。无就是它们的本质是无为的。所以这就是把第五位无为法跟前面的四法做一个相互关系的说明。五法就是以上这样一个次第。从这样的次第,唯心无境的道理就显现出来了,看到了吧。

我们看这个图表(《大乘百法明门论》思维导图):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解第15讲_第1张图片
《大乘百法明门论》思维导图

心是不是在最下面?是根,对吧?一切法都是从心变现显现出来的,不管是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它们的根源是不是就是心法?从这里我们就知道了,唯心无境的道理真的不需要讨论了,佛菩萨圣者就是这样讲的。所以我们就可以把大把的精力省下来,不去讨论外境到底是有还是没有这个问题了,这样是不是省了很多精力?我们学佛要学会省精力,不要去无谓的浪费精力。那么内容就先到这里。


新课学习

一、基本概念

下面我们开始学习新课,了解新课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因为这些概念后面都需要经常用到的,不知道它的含义,后面就听不懂了,所以先提前了解一下。首先是“三量”:现量、比量、非量。还有“三性”、“三受”、 “三境”、“九地”,这些基本概念今天都先了解一下。

1、三量——现量、比量、非量

【量是认识、知识,也是测量的准绳。如以斗量米,以尺量布,以至于以秤量物。】

好,我们先看“三量”,量(liàng)或者说量(liáng),如果是说量(liáng)就是指认识,量(liàng)就是指知识,就是一个结果。量(liáng)是动词,量(liàng)是名词,先了解一下这个区别。量的意思也就是说是测量的一个准绳,说白了就是测量工具,比如说以斗量米,以尺来量布,以至于以秤来量物的重量,这个很好懂。

【三量是明心识所具的量度(三种认识方式方法)。】

那么三量(liàng)就是明心识所具的量度。就是要了解我们心认识事物有三种方式,三种测量认识事物的方式。

【在心识活动中,认知的作用名识,所认识的对象是境,在认识进行时,心识是能量,所认识之境是所量,此能量与所量之间,有识量(认识作用)的生起。如贩布者不用尺量,则不知布的长度,心识认识对境,如果没有心识的计虑量度(三种认识方式方法),则无法认知对境。】

在心识活动中,认知的作用名识,我们知道分别认识嘛。那么所认识的对象是对境。你要认识什么?是认识色法还是分析声音,还是认识你头脑里面的概念想法,这些都是认识的对境。那么在认识进行的时候,心识是能量(liáng),我们的心是能测量能认识的,所认识之境是所量(liáng)。你认知的对象是你的心去量它的一个所量的对境。此能量(liáng)与所量之间有识量(认识作用)的生起,能认识的心,所认识的境,两个一对就产生认识的作用,就去开始实际的认识测量了。如贩布者不用尺量,则不知布的长度,心识认识对境,如果没有心识的计虑量度(就是三种认知方式),则无法认知对境。

【以能量量所量,所得之果曰量果。识之量度有三种,随量因的不同,其果亦有差别。】

以能量(liáng)量(liáng)所量(liáng),所得之果曰量(liáng)果,就是测量结果,或者说认识结果。识之量度有三种,随量因的不同,其果亦有差别。那么我们认识有三种方式,随着你不同的认知方式,其结果会有不同。

【此三量为:

一、现量:现量是能缘之心,量所缘之境时,不起分别计度所获之量果。要具备三个条件:

1、认识发生于现前,以简别于过去或未来。

2、对境必须显现。

3、现有,在能所位上,即能量之识与所量之境,都是明白现前,和合俱有。】

我们看一看,此“三量”为:

[if !supportLists]一、[endif]现量:现量是能缘之心,量所缘之境时,不起分别计度所获之量果。现量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能认知能测量外境的心,它去量外境、认识外境的时候,不需要去分别,不需要去算计去揣测,就直接得出一个结论(认识结果)。这种现量要具备三个条件:

(1)认识发生在现前——就是当下,以简别过去或未来。认识过去的或想象未来的都不叫现量,现量就在当下。比如说当下大家听到我的声音,声音过去了你再去想,那就不是现量了。

[if !supportLists](2)[endif]对境必须显现。就是必须要有一个实质性的对境、认识对象出现,而不是主观的境界出现。

[if !supportLists](3)[endif]现有,在能所位上,即能量之识与所量之境,都是明白现前,和合俱有。就是说能量的心,跟所量的境同时都要显现在当下。比如说我们听到声音,我们能听声音的识是耳识,是当下在起作用,听到我在讲话的声音。不包括你的分析、你的感受,只是听到声音这件事情,这就叫现量,这先方便讲,后面会详细讲。

二、比量:心识所量度的对象,没有呈现在前,但可藉著知识经验,推测比度而获致量果。如见山下有烟,推知该处有火;见墙外有双角,推知墙外有牛。见有五蕴梦境知有能做梦之心。】

比量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心识所量度的对象没有呈现在前,但可藉著知识经验推测比度而获致量果。就是说我们心所测量认知的对象,它不是客观呈现在眼前的,当下的,但是我们凭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可以去猜测推度,去想象而得到一个认识结果。这里打个比方,比如说山下有烟,你虽然没看到火,但你看到冒烟,你知道那里应该有火。或者说见到墙拐角的地方出现了一对牛角,你就知道墙外面有牛,是不是猜的啊?再比如见有五蕴梦境知有能做梦之心。这个时候我们大家需要深入思考一下才会推测出来的。我们以前讲课经常讲,我们五蕴是个梦,五蕴是本来空的,真的没有,梦中的东西,真的没有。可能有人会说这顽空了,我们就说没有顽空,因为有能做梦的心,不然这个梦出不来。那么这个心我们没见到,但是我们知道有梦境一定有能做梦的心,这也是一种比量得出的认知结果。再比如现在较流行的一此说法,你看我能动我能听我能看,这个就是我的佛性,这其实是比量猜测。道理说得没错,是有的,但是有没有真见到?应依佛说标准去判断。

【三、非量:非现量非比量,此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即是于所缘之境,以错觉之心错误分别所获致之量果,如见绳以为是蛇,见骡误认为马,无我执我无法执法,都属于非量。】

非量就是非现量非比量的,既不是现量也不是比量,它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即是于所缘之境,以错觉之心错误分别所获致之量果。如见绳以为是蛇,见骡误认为马,无我执我无法执法,都属于非量。非量就是说错误的认知结果,它就是一种糊涂无明导致的错误认知结果。比如说看到绳子,他说那是一条蛇,是不是错了?绳子跟蛇一点关系都没有!看到一头骡,他说那个骡是马,有点像,但是骡毕竟是骡不是马,错了。从我们凡夫我法二执的角度,圣者见到了真相,说没有我没有法,就是没有五蕴,五蕴皆空,我们就认为有我有法有能有所有五蕴而且还很真实,这都是属于一种错误的认知结果,与事实不符。

好,这是三量的情况。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八识对应于三量是什么一个情况。


2、八识缘境情况

【前五识量度之境,是根尘相对的而生识的直接感觉,此时无分别心,不杂名言,所以是现量(方便安立)。例如眼识缘色,唯缘青黄赤白四实色,不缘长短方圆之假色、及取舍伸屈之形色。】

首先,前五识量度之境,是根尘相对的而生识的直接感觉,此时无分别心,不杂名言,所以是现量。但是这个是方便安立的。我们凡夫连什么真相都没见过,五蕴本来都没有,你认为有,你见到了色身香味触法,这些全都是梦境当中的东西。怎么可能建立的了现量,现量是见到真相,如实见。所以这个你就知道,这个是从我们还没有起粗的第六意识分别心的情况下,假安立为现量。因为我们的耳朵一听到声音,不需要分别,就知道有声音了。眼睛,比如说昨天晚上睡觉睡着了以后,早上一睁开眼睛就看到天花板,白的天花板,那个时候还没有出现天花板的概念,只知道一片白,不用去想就知道是一片白,但是其实已经分别了,知道吗?现量一刹那的第一念非常的短,非常的快就过去了,我们凡夫其实一般是感知不到的,但是先这样安立,因为这样方便我们讲佛法,后面就知道了。

举个例子,比如说眼识缘色,唯缘青黄赤白四实色,缘到了那种各种各样的颜色,但是他不会去缘长短方圆之假。什么叫长什么叫短,什么叫方什么叫圆,是对比出来的,对不对?不同的颜色在一起有差别,我们从差别的对比当中得出了长短方圆,比如说这个杯子你看的是个圆柱形的,因为它跟边上的颜色不一样,你对比出来,如果它跟边上的颜色全是一样的,你看不出来它是什么形状的(我们都有经验的)。如果边上颜色都一样,你可以看得出来是什么颜色(但看不出形状),但是比如说你看到了白色,你真的是现量吗?得出白色的结论还不是跟其他的颜色比出来的吗?只是这个速度非常快,一瞬间就完成了。

所以我们很多人说我修行不分别就好了。你不分别,你感知到五蕴就已经在分别了!你感知到五蕴境界就已经是分别后的结果!所以修行光说不分别就可以了吗?那只是可以增加定力,但是绝对破不了无明。而且如果你把这个当究竟的话,那你的境界只能到这一步了,你就透不过去了。所以严格了义讲,我们凡夫是没有现量的!

【但当五俱意识生起,有了分别,就堕入比量或非量了。】

后面接着讲,当五俱意识生起,有了分别就堕入比量或非量了。五俱意识就是指第六意识,能分别、想象、思维、比较,它是跟前面的五识(眼耳鼻舌身)同时起作用的,叫五俱意识。那么第二刹那,第二念五俱意识开始起分别了,这个时候就是比量了,或者说分别错了就是叫非量了。

【第六识通于三量,在五俱意识初起刹那,也是现量,第二念就有了分别,即是比量或非量。】

第六识通于三量。我们就知道五俱意识其实就是指第六意识,是不同的叫法。那么第六意识就可以第一念是现量,第二念比量了,第三其他的情况或者说你比量分析错了就叫非量了。好,这里继续讲,在五俱意识初起刹那,也就是现量,第二念就有了分别,就是比量或非量了。其实从这里你看得出来,前面讲的五识是假安立的,没有五识,其实就是第六意识,就是一个意识在那里起五种作用。见、闻、嗅、尝、触,其实就是一个意识在起作用,后面我们具体讲到五识的时候再讲。

【第七识唯缘第八识执为自我,唯是非量。】

好,那么这里讲第七识唯缘第八识执为自我,唯是非量。那就讲第七识,我们讲的末那识,它缘第八识为自我,同时它不光是缘八识为自我,既然缘一个东西为自我,那一定是有法的存在,你把那个法执为我,所以你执第八识为自我的同时就有法执。不可能没有法而执个我,不可能无中生有执个我,一定是感知到法了以后,它把那个法当成我。所以第七识讲全了是执我执法,我法二执、无明。但是实际上是没有我们执著的我和法,错了,所以叫非量,它只是非量。看到了吧?所以这些道理搞清楚了以后,都有助于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状态。

【第八识无分别,缘根身、器界、种子,唯是现量(方便安立)。】

第八识是无分别,缘根身、器界、种子,唯是现量,这也是方便安立的。第八识是只讲种子位,种子位没有起现行,它只是在种子位相续的等流而已。没有缘什么根身器界。所以这个地方也是方便讲的,为什么要这样方便讲?因为这个时候讲唯识是最后了义说法。了义教法很多人理解不了,包括小乘的人,他就要根据他的实际情况问种种问题,这种种问题于其现有认知水平很难回答清楚,所以有时候就给他方便讲。这样讲了以后他不问问题了,他觉得可以相信了,可以好好地去修行了,就可以了。其实不需要跟他讲得太清楚。

所以你就知道佛讲法其实就是一步一步把我们引到最后的了义正见后去指导实际修行见实相的。所以我们不要说,唉,这不是多事吗?八识种子不起分别,八识种子位它只是相续等流活动,如果不起现行,还缘什么根身器界种子?所以你就看得出来有些地方是方便讲,有些时候是迫不得已的,而且其实本身根身器界就是种子起现行而错误解读出来的,其实就是心识本身,就是八识起的现行而已,有什么缘不缘的?


3、三性——善、恶、无记性

好,后面我们看一下“三性”——就是善、恶、无记性。这个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概念。

我们先看一下什么叫善性:

【善性,于现世来世为自他为顺益者。信等善心及善心所起一切之善根是也。果报对应于乐受。】

什么叫善性呢?就是于现在世和未来世,于自己和他人都能够带来利益的,不会带来恼害,唯有带来利益的。这里就包括了信,十一个善心所,它所起的一切累积,通过善心发挥起来以后去修学佛法,然后累积了善根,这些都是会为现世和来世自己和他人带来真实利益的。那么将来承受的果报就是快乐的感受。受也有三受,有乐受、苦受和舍受。舍受就是不苦不乐的受。

我们看什么是恶性:

【恶性,于现世来世,为自他为违损者。贪等恶心及恶心所起一切之恶业是也。果报对应于苦受。】

“恶”就是说现在或者未来给自己和他人都带来损害的这样的一个情况,包括贪嗔痴慢疑根本烦恼和根本烦恼开出来的小随烦恼、大随烦恼、中随烦恼。这些种种的烦恼其实就是一种恶心,它会造作驱使我们去造业,造出来的业都是恶业。这些业将来的果报成熟就是痛苦。

看无记性:

【无记性,非善非恶为中容之法,亦为顺益,亦为违损,不可记别者(善恶不明显)。果报对应于舍受。】

无记性,非善非恶为中容之法,亦为顺益,亦为违损,不可记别者,其实就是善恶(的性质)不明显,说白了其实没有无记性——要么善,要么恶,只是有时候善恶不明显,我们把它假名为无记性。比如说我们吃饭,是善还是恶?好像不明显,对不对?所以叫无记。我走路,没有什么要去害人的目的或者是行善的目的,就是随便走走路。你说这个行为是善还是恶?也不明显。但是如果说细致了,分析微细来看,都有善恶的。从了义上讲,你凡夫的起心动念全是恶全是业,《地藏经》里面有讲过。但是有时候要随顺一下凡夫的情况,总不能全盘否定,一棍子打死,他还要求上进,求解脱求觉悟嘛,这就可以安立为善心。无记性的果报是对应于舍受。

【此中有有覆无记与无覆无记二种:

有覆无记:妄惑之势用微弱,虽无违损自他之力,然其体为妄惑,故荫覆圣道者,又与此惑障俱者,谓之有覆无记。末那识等是也(前六以末那为依,无记也属有覆);】

无记性当中又分两种:有覆无记和无覆无记。什么是有覆无记?就是“妄惑之势用微弱,虽无违损自他之力,然其体为妄惑,故荫覆圣道者,又与此惑障俱者,谓之有覆无记。末那识等是也。”有覆无记,就是说有迷惑、有颠倒、有糊涂。但是它不是很粗重、明显,只是在背后很微细地起作用,同时它也不去刻意地、主动地去损害自己和别人,没有这个业力。但是它的本性、它的自性、它的体性就是迷惑颠倒、无明。这个迷惑颠倒、无明会障碍真实,会障碍我们见真相,也就是障碍证圣道,所以叫有覆。覆盖嘛!覆障嘛!所以称之为有覆无记。

为什么叫有覆又叫无记,为什么呢?它是有迷惑颠倒的,本来是恶的,为什么要把它定义为无记呢?因为它没有在很主动、很清明的意识状态下去造恶、去损害自己和他人。它只是背后很微弱的,一直有那种迷惑颠倒、无明,障碍我们见真相而已,所以主要是指第七识。但是你要细分起来,你说前六识,我也行善,那我无记的时候,我非善非恶的时候,这个时候无记该怎么定义呢?也是有覆的,会障碍见圣道。为什么呢?因为第六意识是以第七识为根而生出来的、缘起的,所以第六意识里面的无记性也是有覆的,也是属于障碍我们见真相的。

好,我们看一下无覆无记:

【无覆无记:其体非妄惑,又非与妄惑俱之法,其自性微弱,曾无损益自他者。谓之无覆无记。阿赖耶识缘内根外器等是也(方便安立)。(出自唯识论五,百法问答抄三,略增减)】

这一段话的意思就是说,无覆无记的那个法,本身是没有这种无明颠倒的,本身不属于无明颠倒,但是它又不是与那些有无明颠倒的法一起作用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它不会障碍我们去见到真相。你给它提供见真相的因缘,它就让你见真相,你给它提供障碍见真相的因缘,它就不显现真相。就相当于它是一个中性的,它自己本身谈不上什么迷惑颠倒、虚妄。但是它自己本身的运作,或者说起作用,那个力量是非常微弱的,微弱到我们凡夫感觉不到。我们凡夫谁见得到第八识?没一个人见得到,第七识都已经见不到了。所以它不会给他人或自己带来主动的损害、伤害或者说利益,它没有主宰性造作性的。它只是被动地接受果报,你给它提供什么,它就接受什么。你给它提供觉悟的因缘种子,它就显现觉悟的状态果报。你给它提供无明颠倒的因缘,它就显现无明颠倒的状态。所以它就叫无覆无记,它不是善,也不是恶,它也不障碍见真相。这个主要就是讲第八识。


4、三受——

我们看一下三受,就是苦、乐、舍三受。世亲菩萨《大乘广五蕴论》里讲:

【《大乘广五蕴论》:云何受蕴,受有三种,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乐受者,谓此灭时,有和合欲;苦受者,谓此生时,有乖离欲;不苦不乐受者,谓无二欲。无二欲者,谓无二和合及乖离欲,受谓识之领纳。】

这话意思就是说受有三种:苦、乐和不苦不乐。什么是乐受?就是这种感受消失掉以后,他有再想得到的欲望。我们是不是都是这样子的?凡夫都这样的嘛!人家说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非常快。苦受就是苦生起来了,感受生起来了,有想离开的欲望。所以我们说痛苦的日子总是很漫长的,为什么漫长?你想甩甩不掉,觉得度日如年。不苦不乐的感受,就是没有欲望,没有想继续得到,也没有想逃离,无所谓。就是这样的一种感受而已。那么受的意思就是说心识、意识的领纳,什么叫领纳?就是接受过来,放在心里,通俗讲就是这样。

三境——性境、带质境、独影境

下面我们看一下什么叫三境。三境其实是新义唯识里面方便说的,佛菩萨没讲过,是为了帮助我们能够理解唯识学,祖师发挥出来的,叫“性境、带质境、独影境”。我们简单了解一下,要不然人家说唯识里面讲那么重要的概念“性境、带质境、独影境”你都没听说过,你学什么唯识呀?这是方便说!有时候有些概念一建立,可能会把问题复杂化了,会偏离了唯识无境的宗旨。

什么叫性境?说是真实境界。带质境,就是已经带有了你的主观的,偏离了真实,但是还有真实境在里面。独影境是完全是你主观的影像境界。其实按了义的唯识古义来讲,压根就没有境,我们分析境分析得那么细致,就有点没事找事之嫌。所以稍微了解一下就可以了,不详细讲,这个东西搞不好真的会绕晕的。


5、九地

什么叫九地呢?九地就是三界的另外一个说法,三界分成九个境界。我们详细了解一下:

【九地,又称九有。有情居止之境界,可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

有情就指有情识的众生,他们的所依,居住的、依止的境界,这个境界有欲界、色界、无色界,我们都知道。

【依禅定三昧之深浅,色界、无色界复分为四禅天、四无色天,与之欲界,计立九种有情之住地,称为九地或九有(九种生存):】

依禅定三昧之深浅,色界、无色界复分为四禅天、四无色天,与之欲界,计立九种有情之住地,称为九地或九有,就是九种生命境界、生存状态。

【一、欲界五趣地,为地狱、饿鬼、畜生、人、天(六欲天)等杂居之所,故又称五趣杂居地(或杂住地)。】

第一个是欲界五趣地,就是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包括六欲天,等杂居之所,就是六道。六道里面,天道只是六欲天,再上去是色界天、无色界天,不算在欲界里面的。这样一个有情众生混杂在一起居住的境界,就通称为“五趣杂居地”。

【欲界六天:

第一,四天王天(修中之下品十善则生其中)。第二,忉利天又名三十三天(修中之中品善则生其中)。以上二天皆为地居天,以下为空居天:第三,夜摩天(修中之上品十善则生其中)。第四,兜率天或兜率陀天(修上之下品十善则生其中)。第五,化乐天(修上之中品十善则生其中)。第六,他化自在天(威力自在故称为魔王,修上上品十善则生其中)。六欲天的天神和人间一样,有身体形相,并有物质生活的需求与精神生活的享乐,尚且耽溺于饮食男女的欲望之中,因此称为欲界。欲界除六欲天之外,还包括人界的四大部洲、阿修罗,以及畜生、饿鬼、地狱等五趣,故名五趣杂居地。八识俱。】

欲界六天,第一四天王天,是修下品十善生于其中。

第二个是忉利天又名三十三天,忉利天为什么又叫三十三天?因为它四面八方各有八天,中间又有一天,是修中之中品十善则生于其中,就是修中品的十善就可以生到第二天。那么这个上面的四天王天和忉利天是地居天,还是住在地上的。一个是须弥山的中间,一个是山顶,但还是有地的。再往上,都是在空中住的,脚踏祥云!

第三个开始是空居天,就是夜摩天。夜摩天,要修中之上品十善可以生。

第四是兜率天或兜率陀天,修上之下品十善可以生。

第五是化乐天,修上之中品十善可以生。

第六是他化自在天,威力自在故称为魔王,是修上上品十善。上上品的十善,才生到他化自在天。为什么修上上品的十善,生到魔王的地方去了?这个是不是矛盾啊?不是说要行善积德,投好报吗?怎么上上品的十善,修圆满修好了,却生到了“他化自在天”魔王的天下?这你就知道佛法的眼光就超出了世间的。你生到这个地方,你十善的果报很圆满,很自在,什么叫“他化自在天”?你想要什么就可以要什么,就显现出来呀。而且你可以从别人化现的很多境界那里得到快乐。你看到别人高兴你也很高兴,他人的高兴、他人的快乐就是你的快乐,你能感同身受,好像很自在。但是这个会把你困在六道轮回里面,所以叫魔呀!而且这种自在快乐让你不思进取、不思解脱,所以叫魔!

六欲天的天神和人间一样,有身体形相,有物质生活的需求与精神生活的享乐,尚且耽溺于饮食男女的欲望之中,所以称为欲界,整个欲界是这样的。那么除六欲天之外,欲界还包括人界的四大部洲(东胜神洲、南瞻部洲、北俱芦洲、西牛贺洲)、阿修罗,以及畜生、饿鬼、地狱等五趣,五趣杂居在一起,这样一个境界合并为一地——五趣杂居地。这些境界八识全部具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

下面看色界四禅十八天:

【二、离生喜乐地,离欲界恶后,所生得之喜乐。色界初禅天属此。(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鼻、舌识。

三、定生喜乐地,由定所产生之殊胜喜乐之境地。色界第二禅天属此。(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前五识。

四、离喜妙乐地,离于前地之喜,而身得胜乐之境地。色界第三禅天属此。(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少前五识。

五、舍念清净地,舍前前地之喜与前地之乐,而心达安静平等(即舍)、自觉(即念)之清净境地。色界第四禅天属此。(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以上色界有殊胜的形色,以禅悦法喜为食;另有无想天,加前三天,此四天是凡夫。

此外四禅天还有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此后五天是阿那含、阿罗汉修灭尽定生,名五净居天。

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少前五识;无想天少前六识;五净居天少前七识。】

第二地就是初禅——离生喜乐地,就是九地的第二地,就是色界初禅。就是离欲界的那种恶以后,所生得的喜乐。因为欲界很粗重、很沉重,其实有很多痛苦的,那个快乐也很粗糙,但一旦升到色界的初禅,就觉得很轻松了!很快乐!这就是色界初禅天,包括了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三个天。这个地方就开始少了鼻识和舌识了,鼻子跟舌头都是摆设,不起作用了,因为他们不需要吃我们人间的这些东西了。

第三地是定生喜乐地。由定所产生之殊胜喜乐之境地,色界第二禅天,包括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那么少了前面的五识,即眼、耳、鼻、舌、身全部都没有了。我们现在用眼、耳、鼻、舌、身感知到的境界,你认为很真实,但到了二禅就没有了。

第四地是离喜妙乐地,离于前地之喜,喜还很粗,离开了以后就得到一种很殊胜的快乐,这样一个境界,属于色界第三禅天。三禅天是整个三界六道里面最快乐的一个境界。三禅乐呀!这个乐,不是一般人挡得住的,一旦进去了你就不要想出来了,你就等它报受完。真的没办法、没力量阻挡,比吸毒的快乐,那强了不知道多少万倍,你出不来的。所以说真正修解脱道或者修大乘菩萨道的人,不会去贪这个禅定的。包括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三天。也一样少了前面的五识,只有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的活动。

第五地舍念清净地,就是前面的一些第三禅的喜乐,舍开了不要了,心达到安静、平等,就是舍,自觉之清净境地。就是那个心很平安,不需要去追求什么快乐,舍掉了、不要了,很自在了,同时又知道这种状态很清净。是色界的第四禅天,包括了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以上色界有殊胜的形色,有形色的,身体还有,形色可见的,但是非常微妙、精细,就像电影里面、动画片里面看到的一样,像光一样的身体,所以他不需要排泄的,因为他不需要吃那些东西了嘛,所以他没有排泄物的,身体很轻盈的,很微妙的。以禅悦法喜为食。同时舍念清净地,第四禅又有无想天。无想天听说过吧?修无想定的人,临终以后生到的境界。无想天第六意识没有了,前六识都没有了。那么无想天加前面的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这个都是凡夫的境界。

那么四禅天还有五天叫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这个五天是修解脱道的圣人,包括阿那含三果和四果阿罗汉,他们修灭尽定往生到那个地方的,在那个地方安住,名五净居天,五个天。

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就是四禅的本位,这个三天少了前面的五识。无想天就少了前六识,五净居天少了前七识。所以五净居天是小乘圣者居住的地方,前面的四天是凡夫的境界。

好!以下为无色界四空天:

【六、空无边处地,离色界之物质性,而证得虚空无边自在性之境地。无色界第一天属此。少前五识。

七、识无边处地,得识无限阔达性之境地。无色界第二天属此。少前五识。

八、无所有处地,离前二地之动性,沉潜于‘一无所有’之寂静想境地。无色界第三天属此。

九、非想非非想处地,有想与无想俱离,而不偏于有无,达平等安静之境地。无色界第四天(即有顶天)属此。

以上四地但无粗想,有细想。无色界无身体形质的障碍,不执着于任何的形色,只有纯粹精神的存在,少前五识。】

第六地,空无边处地。离开了色界的形色,其实讲物质性是不对的,可以讲离开了色界的形色就行了。那么证得虚空无边自在性之境地,它的意境当中营造出了一种无边无际的虚空的状态,叫空无边处这样一种定境。这是无色界的第一天,也是一样的,少了前面的五识。

第七地就是识无边处地,得识无限阔达性之境地。就是想象一下自己的心识好像是无量无边、无限制地遍满整个虚空法界一样的,修这样的一个定。好!这是属于无色界第二天,也是少了前面的五识。

第八地是无所有处地,离开了前面的二地之动性。前面二地还要动心嘛!这个地方他就守住一种一无所有的境界(意境)。他只是说一无所有的意识境界而已,所以还是有心识的。这个是无色界第三天,也是少了前面的五识。

第九地,非想非非想处地,就是有想与无想俱离,而不偏于有无,达平等安静之境地。就是说不想,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想,很微细的想。其实就是无色界的第四天,也就是三界的三有的顶,最顶端了,所以叫有顶天。

以上四地无粗想但是有细想,没有了色界的有形质的身体,只是一种纯精神的存在。少了前面的五识,没有前面的五识,但还有微细的意识。八识当然有,七识也有,前面微细的第六意识还是有的。

好!这些就是我们需要了解的基本概念,现在我们就再看下面的论文,看到多少算多少!


二、论文学习

【论文:第一心法略有八种:】

开始介绍心法了,心法一共是有八种。我们来看一下为什么要安立八种?安立其他的数目行不行?可以,但是安立八种,比较适合我们这个状态的众生,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解我们的心识的运作情况。其实其他的经论里面有其他的安立。比如说安立为真识、现识(了别识)分别事识(辨别识);一意识。

我们具体看一下,求那跋陀罗译的《楞伽经》里面就有讲。佛告诉大慧说:

【求译:大慧,略说有三种识,广说有八相。何等为三?谓真识现识及分别事识。】

“大慧,略说有三种识,广说有八。”粗略地讲可以讲三种,详细一点讲可以讲八种。那么什么是三呢?“谓真识现识及分别事识。”真识就是种子,现识就是现行识,它们两个合起来可以叫做了别识,已经完成分别保存下来的识,其实就是种子,种子又可以起现行。其实种子跟现行就是一个,只是一个潜伏,一个亮起来运作了,所以就可以把它们称为了别识,完成了分别的留下来的记忆信息。

那么“及分别事识”,分别事识就是前六识。前六识是不是可以分别种种境界?可以分别种种具体的事物、对境,这个就是一个作用,它不是真正的识体。我们见不到识本身,我们只是从分别事情时,从认识的过程作用上安立为识。另外一种叫法叫做辨别识,辨别外境、辨别对境的这样一个识。

但是这个识自体是有的,真的有,但我们凡夫看不到,我们凡夫只能看到它起的作用。所以唯识唯的是什么?唯的是了别识。也就是唯种子和现行识,这个非常重要。这个搞错了,你就学不懂唯识了。很多人说唯识唯的是前六识,唯的是我们凡夫能感知到的识,这个当然要被《般若经》破掉的。你唯这个识那怎么成立的起来呢?那都是虚妄的东西!唯识唯的是凡夫见不到的、是初地菩萨和佛才见到的藏识——种子和现行!我们之前介绍过,讲了十四讲。

我们看一下实叉难陀译的,他说:

【实译:大慧,识广说有八,略则惟二,谓现识及分别事识。】

这两个是同一个版本,不同的翻译法。讲三种也可以,讲两种也可以。两种就是只讲现识和分别事识。那为什么不讲真识呢?因为你现识要现行起来,前面一定要有种子。他只是省略说了,其实现识就包括了前面讲的真识,也就是种子。这个分别事识就是我们能感知到的,前面的六识在起作用的。

【实译:大慧,现识与分别事识。此二识无异,相互为因。】

这是实叉难陀翻译的《楞伽经》的内容。他说种子现行起来以后,我们第六意识开始分别种种境界,其实能分别的现识、现行和分别事识,它们本质上没有差异的,其实就是识在起作用了,分别事识其实就是真实有的识在起作用了而已。所以从这个角度《摄大乘论》又安立为“一意识”。最简单了,一意识就行了,只有一个心在活动而已。三界没有别的东西,只有一个意识心,心意识在活动。那么广说就可以把心活动的状态、不同的层面,把它给详细地、分门别类地来介绍一下。略说就是一个心在活动,那是不是就是唯识无境?对了。

好,上面就是总标八心,下面就是开始个别地罗列出来,论文这样讲的:

【论文: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

我们学习的时候,要从阿赖耶识开始学比较好,因为阿赖耶识是根,从阿赖耶识开始一直往上学,这样就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条理更清晰。今天还有一点时间,我们就从最后的阿赖耶识了解一下。其实我们学《百法明门论》第三讲、第四讲的时候已经详细介绍过阿赖耶识了,可能大家都忘到脑后去了,我们再稍微复习一下,现在讲就不太详细讲了,我们大概的过一下。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解第15讲_第2张图片
阿赖耶识(图)

这个图还记得吗?这个黑咕隆冬的就是什么?第八识。整个第八识就是全部的种子。因为我们看不见,但是它真的有,所以是黑的。八识种子力量足够大的,它会活动起来,活动起来就叫现行,现行的是这个白球,表示为现行了,显现了嘛。由潜伏的黑暗的状态显现出来了,起作用了,其实这个现行我们还是见不到的,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开始运行了。大家看“现行”两字,现在的现,行是什么行?行动的行,对不对?不是形象的形。行动的行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心显现出来,在开始活动了,那么活动了以后能安立为现行,但是凡夫还是看不到的。现行以后我们因为有我法二执的无明,这个无明无始劫以来到今天没断过,一直有我法二执。这个我法二执就把现行解读成了一个现在我们感知到的五蕴境界——眼耳鼻舌身意识的境界,用中间这个黄点表示,就是我们现在能感知到的前六识。现行我们可以说它是七识,七识当中就包括了我执和法执,但是它本质上是心识种子起现行了,活动运作了显现出来的境界嘛。但是因为我法二执的缘故,我们只能局限解读成为了前六识感知到的境界,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五蕴。所以从这个图,我们就知道,八识是一切法的根,七识是基于八识现行出来的境界,我们还是见不到的,我们能感知到的就是基于七识解读出来的前六识的五蕴境界。

这样子我们就把整个八识大概的情况复习了一遍,今天的时间不多了,这个图我再多讲两句,讲完了就算了,不讲新内容了。

我们看一下,阿赖耶识种子力量足够大的运行活动了,现行为前七转识,前七转识其实就是包括了整个三界,整个三界全在现行当中,虽然我们感知不到,但是它真的已经就在现行了,刹那在现行的。我们能感知到的只是六根接触到的境界(六尘)——就是五蕴境界,这个五蕴境界,同时又会通过第七识熏回到第八阿赖耶识里面成为新的种子。所以种子起现行,现行的当下就有新的种子熏回去了。

你看种子、现行和新种子三个内容是同时的,所以因果是同时的,叫三法同时,这个三法同时不断地运转、运转、运转,就导致了整个三界六道轮回的延续。这个当中关键的因素是什么?是你前六识怎么看待整个你的生命境界的。你认为五蕴是真的,有我有法,你就继续延续这个轮回;你通过学习佛法告诉我们的正见——没有那个我、没有那个法,你这样熏回去的新的种子是不是跟原来你认为有我、有法的种子不一样了?是对抗的、相反的。相反的种子它就可以对治原来你认为有我、有法的种子,就可以对治它,转化它,净化它,削减它的势力,所以这就是修行的原理所在。

为什么修行一定要在正见指导下来进行呢?因为知见错了,修行就白忙活,没用了,而且累积的是错误的知见,后果就很严重。所以为什么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呢?根本原因就在这里,我们的心是可以熏习的,熏习是有作用的,作用会导致后果的,而且你熏什么就有什么后果,因果丝毫不爽,因果就是这样建立的!

所以熏什么非常重要,熏佛的知见就可以觉悟成佛的。你熏的力量足够大的时候,熏得足够多了,把阿赖耶识那些染污的我法二执无明邪见的业,各种各样的种子都给对治净化破坏掉了,你这一期生命五蕴消失了,不继续现行了,即原先我法二执的那些无明的种子,六道轮回的种子不起现行了,你是不是当下就证得五蕴皆空了?梦境是不是就消失了?梦境消失了,就叫证初地,就叫觉醒。这是不得了的大事情!不是你在这个六道轮回,在你凡夫的这个五蕴境界当中守住一个空荡荡明了了的定境,然后叫解脱,不是的!那个解脱不了,那个只是在熏习得定的种子,熏那个种子可以让你以后很轻松地入定,就像刚才前面讲的九地里,除了五趣杂居地,其他的全是有禅定境界的,但是能解决问题吗?解决不了,破不了无明,破不了我法二种邪见,破不了轮回的根。

轮回的根就是我法二执的邪见。我们的阿赖耶识里面全是那个种子,所以它运作出来的结果就是六道轮回,就是五蕴境界。你现在熏回去消减它、对治它,量足够大的时候,它就发挥作用,就把你五蕴的梦境的运作(现行)程序,自动化运作的程序改了、破坏了。五蕴梦境消失了,你就醒来了,醒来就证初地了,就这么简单!

从证初地以后,那些阿赖耶识里面原先的我法二执的种子就不会起现行了,但是还在,起现行的永远是正见,是五蕴皆空的智慧起现行。我们讲过证到五蕴皆空的同时,是不是见到真实有的境界?能亲自见到阿赖耶识了,这非常微细的形相都见到了。当然要是讲深一点,包括真实有的心体,也证到了。证到了以后,就一直是清净的佛法在起现行了,在运作了。原来的五蕴信息,那些凡夫的阿赖耶识的染污的种子,不会再起现行造五蕴梦了。所以你就有足够的、大把的时间一直去对治与转化我法二见的种子。因为一个方面是再也不用轮回了,再不用造五蕴的梦了;另一方面,可以见到阿赖耶识的种子了,这对治起来就很方便。所以就一直到成佛,最后对治完了,净化彻底了,就圆满成佛了,大圆镜智,一点障碍都没有。那个时候就叫圆满成佛证得了正遍知,正确遍知一切法。

法界有什么?只有心、心里面的信息。正遍知就是遍知了一切众生心和心里的信息。所以佛还有什么不知道的?所以智慧是这样开的,不是要修个什么智慧,那修得到猴年马月才能修圆满?是把障碍破了,本来具有的智慧功德就开发了,所以整个修行的过程是这样子的。这个道理其实说清楚了以后,真找不出漏洞来的,佛的智慧真的是圆满的,虽然说是用语言安立的一套模型,但是这一套模型都已经非常圆满了,足够我们觉悟成佛的!

其实学懂了唯识的基本道理,你心里面会很清晰整个修行的方法、理论、次第、步骤及结果,都会很清晰的,那修行就不会出问题了。今天的时间,还有一点时间可以提问。



答疑开示

1、学员:师父好!上一节课里面有讲到分段生死和变异生死,我想请师父解释一下。

则金法师:分段生死就是指我们凡夫的六道轮回,一期一期的、一段一段的。你看这一生几十年过去了,又变个样。或者说这一辈子做人一期生命,下一辈子说不定要做六道其他的道去了,所以它好像是一段一段的,那么这是指我们的整个六道轮回凡夫境界而已。

变异生死就是指圣人的境界。为什么圣人还有生死呢?以前讲过,其他先不讲,太复杂了反而容易搞懵,我们就直接讲大乘。大乘证初地才叫真正的是圣人。就是亲自证到五蕴皆空,五蕴永远不起来了,永远地消失了。但是他看凡夫的五蕴就像看电影一样的,没有一点障碍,而且可以很自在地去做梦,在凡夫的梦当中去显现。那种情况对圣人来说就不叫五蕴了,五蕴是我们觉得有色受想行识。色——物质是很真实的,比如说外境,这个桌子是不是硬邦邦的感觉很真实?这个才叫五蕴。如果我知道它是心识影子,对我一点障碍都没有,那对我来讲就不能叫五蕴了。

我们凡夫的境界对于佛菩萨来讲,对于已经证圣者初地菩萨以上,包括佛,就是跟影子一样的。那么证到了五蕴皆空的当下就突破五蕴障碍,五蕴就消失了,真实有的心现前了,真实有的心现前了以后,是不是就彻底解决问题,圆满了?不是。他原来存到心里面的,阿赖耶识的染污种子,认为五蕴有的种子还很多。种子虽然不起现行了,不造轮回梦了,但是它还会障碍你的潜力的。所以这个时候就要慢慢地去净化它了,直接净化它,对治它了,还是以五蕴皆空的智慧去对治它、转化它。

所以从凡夫到最后圆满成佛都是般若智慧,所以般若智慧才是佛母。那么随着你对治的境界不断地提升,转化的阿赖耶识染污的种子越转越少,越转越少,你的境界能力是不是越来越高?所以如果我们说整个阿赖耶识以十为单位的话,初地菩萨净化了一分,二地菩萨净化了二分,三地菩萨净化了三分…一直到佛圆满,全部净化完了,随着净化的过程,境界都不一样了。有变化就叫变异生死,就是境界不同了,发生变化了嘛。有时候叫变化的变,容易的易,变易生死;有时候又叫差异的异,变异生死。但是用差异的异更准确一点。为什么呢?差异的意思就是不同了,境界发生变化了,变易只是说变化了。所以一般来说变异那两个字,差异的异更恰当一点,但是有时候也用容易的易,问题不大,你知道什么意思就行了。

所以这就是圣者的境界,从初地到佛,到了佛以后就不存在变异生死的问题,就彻底圆满了。所以叫佛佛道同——所有的佛境界、智慧、能力都是一模一样的,平等平等的。(变易生死也包括圣者示现的化身)。


2、学员:师父您好,我有个问题,刚才讲三性,善,恶,无记,我们晚上做梦的时候,有时候做到善的梦,有时候做到恶的梦,那么这个梦的这种状态到底是哪个性?

则金法师:请坐。梦中的情况,我们接下去讲第六意识的时候会讲,梦中是属于一种第六意识的状态,叫梦中独头意识。这个意识的力量很微弱,它不像清醒的时候意识清明的状态当中发生的起心动念和言行。清明状态下的起心动念和言行的力量、后果会很大,但是在梦中这个力量比较微弱,所以可以忽略它的善恶。但是严格来讲也一样,也留下了善恶的性的业力的。比如你在梦中杀了个人,你杀了以后还觉得很高兴,这个其实也留下了恶业的。你在梦中行善行得很高兴,其实也留下善业的。无记就是非善非恶或善恶不明显的,也会留下来无记业的,都有的。但是因为梦中的意识很微弱,力量微弱,所以一般是不记了。

学员:那比如说到了三恶道的里面,畜生,饿鬼,地狱道的时候,它有没有善行?

则金法师:一般三恶道就没有什么造业的能力了,它都是受报,消它的业报,恶业消光了以后它才能够出来。

学员:那么它都是无记?

则金法师:对,基本上都是承受果报、消业的。包括天道,天道是享受快乐的,他是消他的福报。他也基本上不造恶不造善,大体上是这样子的。所以他也是消他的福报,消完了以后他又要下来重新开始了。那么三恶道就是因为造了恶业,随业受报的。三恶道就是基本上消罪报、消恶业,所以也没有太大改变命运的机会。你看上面的天道,跟下面的三恶道都没有太大的机会改变命运,人道是中间的状态。人道的第六意识力量非常大,说力量大,意思就是说他可以激发出很强烈的意愿,他知道苦乐,他有苦有乐,他想离苦得乐的意愿,这个观念,力量非常大,所以他在这种强烈的愿望的驱使下去做的事情,这个业的后果就很严重。行善就有明显的善业、得可乐的果报,造恶就有很严重的这种痛苦的果报。所以人是改变命运的非常关键的一个机会。

人身修道很好的,是修道的法器,所以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就是这么来的。所以大家要把握好这个人身的机会,好好把自己命运,轮回的命运改一改。一旦失去这个人身,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再来。特别是掉到三恶道,一旦掉到三恶道去了,因为三恶道的众生很愚痴,在愚痴的情况下,就会带动生生世世留在心里面的那种愚痴的业,同时它愚痴形成惯性了以后,就会导致它一直这样停留在恶道。你看佛成佛的时候,他说七佛以来尤为蚁子(蚂蚁)。他看到一个蚂蚁在地上,他说七尊佛后相继示现成佛,这个蚂蚁在这个过程当中一直在做蚂蚁。七佛出世时间跨度多大?我们下一尊佛是弥勒佛,要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七佛还是蚂蚁!所以堕到三恶道真的是很不吉祥的一件事情。不过在座修行人很多,在修行佛法的,基本上堕恶道的机会可能不大,也不要太担心,把握好当生的机会,好好积功累德、积累资粮就好,也不要太担心,阿弥陀佛!


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阿弥陀佛!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解第15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