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破匈奴〉

背景介绍

  战国时期烽火连天,经过了兼并战之后,只剩下七个大国: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之中,秦、赵、燕三国边境与胡人为邻。

  话说此时,北方匈奴部落逐渐强大起来,他们的骑兵数量很多,又很精锐,时常南下赵境骚扰劫掠,赵国军队无法与之抗衡。李牧是战国末年赵国名将,智勇双全,他长期驻守北疆的代郡和雁门,抵御匈奴入侵。


人物介绍

  李牧[?-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赵国柏仁[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1],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2]

  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3],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3]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赵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他的无辜被害,使赵国自毁长城,令后人无不扼腕叹恨。

  百度百科:李牧

扩展阅读

  百科TA说•历史大学堂:〈但使李牧将军在,嬴政不易定江山〉


司马迁〈李牧破匈奴〉

  李牧者②,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③,备匈奴④。以便宜置吏⑤,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⑥。日击数牛飨士⑦,习射骑⑧,谨烽火⑨,多间谍⑩,厚遇战士(11)。为约曰(12):“匈奴即入盗(13),急入收保(14),有敢捕虏者,斩(15)!”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16)。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17),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 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18)。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19),固称疾(20)。赵王乃复彊起使将兵(21),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22),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23)。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24),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25),悉勒习战(26),大纵畜牧(27),人民满野。匈奴小入(28),佯北不胜(29),以数千人委之(30)。单于闻之(31),大率众来入(32)。李牧多为奇陈(33),张左右翼击之(34),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35),破东胡(36),降林胡(37),单于奔走。

  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译 文

  李牧是赵国北部边防的优秀将领,经常驻防在代和雁门两郡,以防备匈奴入侵。并因实际需要,可以自行任命地方和军中官吏,所收得的租税都纳入李牧军中的办事机构,作为养兵的经费。每天宰杀好几头牛供给军士食用,军士们练习射击、骑马,小心把守着警报台,多多地派遣侦察敌情的人员,优厚地对待战斗人员。发出约束命令: “匈奴一旦侵入边境来抢夺,我们应立即把人马物资收拾起来,退入堡垒中固守。如有人胆敢去捕捉匈奴就处斩。” 每当匈奴侵入,烽火台就报警,全部人马都迅即进入堡垒,不敢出战。这样过了好几年,军队也没有什么损失。然而,匈奴认为李牧胆怯,即便是赵国守边的官兵也认为我们的将帅太胆小了。赵王责怪李牧不出兵应战,李牧依然如故。赵王很气愤,将李牧召回,用其他人代替为将。

        之后一年多,每次匈奴来犯,都出兵与匈奴作战。出兵应战,屡次战败,伤亡损失很多,使得赵国的边民不能耕田放牧。于是,赵王又请李牧做边将,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自己有病。赵王便强行派遣李牧带兵守边,李牧说: “大王你必定要用我,那就要允许我像以前那样做,才能接受你的命令。” 赵王允许了他的要求。

        李牧到了边关,像从前一样约束官兵。好几年来,匈奴都没有从赵国得到什么,始终认为李牧胆怯。守边将士得到许多赏赐而不使用他们,他们都愿意为国一战。于是,李牧便为作战,挑选出合格的战车一千三百辆; 挑选出合格的骑兵一万三千人; 挑选出曾获过百金之赏的勇士五万名; 能拉硬弓的善射之兵十万名,并把这些入选的人、马、车辆全部组织起来,进行作战训练。然后,在边境大肆放牧,放牧的百姓遍布边境的田野。匈奴人用少量的人马侵入抢劫,李牧假装打不赢而败走,并把几千人丢给匈奴。匈奴的君主听到这一消息后,便大举领兵来入侵赵的边境。李牧多用奇特的战阵,向敌左右两面包抄攻击,大败匈奴,杀死匈奴十多万骑兵。灭掉了襜褴族,打败了东胡族,降服了林胡族,单于败逃远奔。

        在这之后的十多年里,匈奴不敢靠近赵国的边境城邑。

译文出处

  《史记·李牧破匈奴》全文、翻译和鉴赏 - 可可诗词网


鉴 赏

  《李牧破匈奴》记叙了赵国良将李牧保卫边疆、大破匈奴的战绩;歌颂了李牧不急功,不近利,不逞匹夫之勇,不计个人得失,甚至不惜触怒赵王而罢将失官,一切以战事为重,一切以护边为重的爱国精神;塑造了貌似“不敢战”,实则英勇善战,貌似“怯弱”,实则大智大勇,匈奴“小入”则“佯北不胜”,匈奴“大入”则“大破大胜”,善为奇谋,独具风采的良将形象。

通篇用“赋”的手法,且轻描淡写、平实道来,然淡中有浓、平中有奇、举重若轻。平实的陈述与李牧“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的丰功伟绩,形成强烈的反差,鲜明地托出了一代良将的形象,真可谓“看似寻常最奇崛”,以平凡现神奇,以淡泊寄至味。

本篇还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文章先写李牧“不敢战”,写匈奴“以李牧为怯”,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也因此“让李牧”,“使他人代将”。然正是敌强我弱情况下的良将之“怯”,得以使边疆“如是数岁,亦不亡失”,远远胜过“他人”的匹夫之“勇”,并最终大破匈奴。这种以 “怯”写勇,以“不敢战”写“大破之”的手法,使李牧的形象特别突出,独具异采。

另外,本篇还用“他人”逞匹夫之勇而“出战数不利,失亡多”与李牧的良将之“怯”而“数岁,亦不亡失”作对比,证明了李牧以“不战”为战的策略的英明。同时,文章最后一句“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既补足了李牧护边的功绩,又有力地照应了开篇的“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使文章首尾完整,浑然一体。


本文原载

  司马迁《李牧破匈奴》原文|鉴赏|解读 - 历代爱国散文 - 可可诗词网


李牧将军之死

  王翦,那可是和李牧齐名的将军,不但打仗厉害,鬼心思也是非常的多。王翦知道,凭借自己的兵力,要想打败赵国不是没有可能,可因为赵国有个李牧,想快速解决战斗是不可能的。于是王翦就派人向嬴政请示,到了该花钱的时候了。

  几天之后,邯郸城就有一个谣言传开了,大概的意思就是,李牧和司马尚已经和秦军达成协议,准备把赵国献给秦国。不知道是谣言太过逼真,还是赵王在心里一直就提防李牧,为了保住自己的国家,他就另派将领去接收李牧和司马尚的工作。

  李牧那是正牌的军人,一直信奉的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坚决不肯交出军权,要和秦军对抗到底。这就更引起了赵王的疑心,他就设置了圈套逮捕了李牧,而后处死。那司马尚回到邯郸以后也被闲置了起来。

  现在没有了对手,三个月之后王翦就打败了赵军,而后邯郸沦陷,赵王也成了秦军的俘虏。虽然赵国的公子嘉逃到代地继续称王,可那也只是一个象征意义,到了公元222年,秦军攻下代地,抓住了公子嘉,赵国彻底消失了。

  [上章引自篇末所附链接]

  赵王迁八年[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王翦趁机猛攻赵国,大败赵军,杀死赵葱,颜聚逃走 ,秦军于是攻克邯郸,俘虏赵王迁 ,赵国灭亡。赵王迁被俘虏后,秦国国君秦王政将他流放到房陵[今湖北房县]的深山之中。


  总之,明君贤臣缺一不可。倘任缺其一,轻则枉费忠心,重则国破家亡。

  名将李牧,便是摊上了赵王迁[赵幽缪王]这个昏君,而为后者所忌惮,终是冤死殉国、功败垂成。


  冯王孙:迁素无行信谗,故诛良将李牧,用郭开。
  司马贞《史记索隐》:颇牧不用,王迁囚虏。
  司马光《资治通鉴》:迁素以无行闻于国。

  百科TA说•历史大学堂:但使李牧将军在,嬴政不易定江山


赵王迁 诗作〈山水〉

房山为宫兮,沮水为浆。
不闻调琴奏瑟兮,惟闻流水之汤汤!
水之无情兮,犹能自致于汉江;
嗟余万乘之主兮,徒梦怀乎故乡!
夫谁使余及此兮,乃谗言之孔张!
良臣淹没兮,社稷沦亡;
余听不聪兮,敢怨秦王?

  秦王政流放赵王迁至房陵深山,迁触景思乡而作〈山水〉。闻这歌者,无不哀伤而涕泣。

 〈山水〉全称〈山水之讴〉。


烟雨夜读:赵王迁的山水之讴

  宗庙覆灭,任谁也有切肤之痛。赵王迁的这份忏悔,凄苦悲怨,真挚感人,只可惜,悔之晚矣!江淹在《恨赋》中也写到了此事:「 若乃赵王既虏,迁于房陵。薄暮心动,昧旦神兴。别艳姬与美女,丧金舆及玉乘。置酒欲饮,悲来填膺。千秋万岁,为怨难胜。」

  置酒欲饮,悲来填膺。大国霸业灰飞烟灭,愧对先人;宗族妻子尽皆不在,此恨难平。对着萧瑟山水,思乡之情愈加浓烈,山顶北望,吟哦山木之讴,听者泪水零落。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牧破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