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圣地亚哥去海钓

如果你跟我一样,对钓鱼一窍不通,我敢肯定,当你细细读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就是海钓也可以达到“爱好者”的水平。

跟着圣地亚哥去海钓_第1张图片

出发前,除了船只等等外,得准备好鱼饵,饵料(书中小男孩马诺林为老人准备的是沙丁鱼,小金枪鱼等等),钓绳,鱼叉,钩鱼杆,用来敲打钓上来的鱼脑袋的短木棍。一切准备就绪。

老人出发的时候正是黎明前的黑暗。他听见别的渔人在稍远的地方下水的声音,船桨划水声及偶尔的人语声。他划向远方,划向有望捕到鱼的海区。黑暗中他只看见马尾水藻在海水中发出的闪闪磷光;他“听着飞鱼出水的颤抖声,还有它那直挺挺的翅膀在黑暗中凌空飞离时发出的咝咝声”。黎明已经过去,“淡淡的太阳从海面上升起来,老人可看见别的船只,低低地挨着水面,离海岸不远,横布在海流之中。接着,太阳越发亮了,耀眼的阳光照在海面上,当太阳完全离开地平线时,平静的海面将阳光反射到眼睛里”。让人的眼睛刺痛。


跟着圣地亚哥去海钓_第2张图片

好了,现在圣地亚哥开始下钓,他是个经验丰富的老渔夫。他先上饵料,他把钢钩从沙丁鱼的眼睛穿过,然后巧妙地把沙丁鱼湾成圆,密密包裹着鱼钩,为的是不让鱼嗅到钢钩的金属味,碰到金属警觉到有异样而离开,上小金枪鱼也同样炮制;他知道在不同的水层生活着不同的鱼,但又不能肯定那个水层面有鱼——当然,深水下面的鱼比浅水的鱼大,这是不容置疑的。于是他放了四根钓线,分别是四十英寻,七十五英寻,一百英寻,一百二十五英寻。再看看他的鱼线——真颠覆了我的认知,我们平常见的鱼线真的是线,很细。圣地亚哥的鱼线让我说叫鱼绳,自然这又是我少见多怪,他的鱼线是“大铅笔一样粗”。不愧是钓大鱼的。他让鱼线笔直地下垂,让小渔船平稳地移动,以免使鱼觉察到异样。

好,现在趁还没有鱼上钩,我们随老人看看海景:“这时,陆地上升起了如同群山一般的云,海岸成了一条长长的绿色的线,后面映衬着灰蓝色的小山。此时的海水变成了深蓝色,深得近乎发紫”。

跟着圣地亚哥去海钓_第3张图片

我们还可以看到海里面很多微生物,有色彩迷人但触须有毒的僧帽水母,还从老人的脑海里知道了海龟吞吃僧帽水母的有趣样子。空中来了一只军舰鸟,鸟儿在觅食,它的下面肯定有鱼群。果然,一群大鲯鳅鱼在追赶飞鱼,飞鱼拼命的飞逃,但它比不上大鲯鳅的速度,一些飞鱼成为大鲯鳅的食物。这期间,老人放了几条细鱼线钓小鱼;那边,一群金枪鱼在追逐一群小鱼——“……一条条金枪鱼在四面八方跳跃不定,搅得海水翻腾起来,它们跳得远远的去追逐小鱼,驱赶着鱼群,把鱼群团团围住”

那只军舰鸟“扑向惊慌之下浮上海面的鱼群”。“这只鸟儿算是帮了大忙。”老人说——它指引哪有鱼群啊。就这当儿,细鱼线有鱼咬勾了,结果钓上了一条约十磅的长鳍金枪鱼。这时候,“太阳升得高高的,那无数星星点点的浮游生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全部消失不见了”。暖暖的太阳让老人想睡一会儿。

跟着圣地亚哥去海钓_第4张图片

圣地亚哥还没来得及睡,好事來了。一根竿猛地一沉,有大家伙来了。“他伸手去拽钓线,把钓线轻轻地夹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间。他感到钓线既没绷紧,也没有什么分量,就松松地握在手里。接着钓线又往下一沉。这回只是试探性的一扯,虚晃一枪,拉得不紧也不重,老人明白究竟怎么回事儿了。一百英寻的地方有条大马林鱼在咬饵,吃包在钩尖和钩身上的沙丁鱼……”。那鱼也是大大的狡猾,对鱼饵,浅尝即止。于是,一鱼一人,一海里,一小船上,斗智斗勇。终于,鱼是太饿了,美味当前,上勾了。大马林鱼上钓的时候,是老人出海的那个下午。

鱼钓着了只是开始。这是一条大鱼,它拖着小船游得飞快,老不敢拉得太紧,怕它感觉到了危险,怕绷断了鱼线,怕把鱼的伤口扯大脱了勾,怕它往深水窜下去死在下面弄不上来;老人像他自己说的,鱼很聪明但他比鱼更加能干。他耐心地跟大马林鱼周旋,鱼线拉得时紧时松。鱼游得慢就往回收一段,鱼出力逃就赶快放线,鱼逃得越远,鱼线的重量也成为鱼的负担;为了让鱼更加耗费体力,老人把桨横绑在船后增加阻力,船慢下来了,但鱼更加累。在跟大鱼搏斗期间他又抽出手放了几根细鱼线用来钓小鱼。还真的钓到了一条鲯鳅,刨鲯鳅的时候又从它肚子里面掏出两条小金枪鱼。这几条鱼连同开始钓到那条十磅重的金枪鱼,成了老人这几天的食物,成为他补充体力的能量源——他生吃了他们——不可能弄得熟。在跟大马林鱼搏斗的过程中,他的左手抽筋,两个手掌被鱼线勒开了新的口子,肩膀也被勒伤。几近晕倒。

经过艰苦卓绝的搏斗,在出海第三天的下午。老人终于战胜了大鱼。这鱼大到比他的小船大,比他的小船长,以至于不可能装上船。老人估计它有一千八百磅。回家后其他鱼夫量了鱼长有十八英尺,从鱼鼻开始量到尾,不包括长长的鱼嘴。怎么带回去是个问题,他好巧妙地把它跟小船并排绑在一起。这奇特情形让他想:“现在是这鱼在带我回家,还是我带着鱼回家呢?”他们,老人和鱼开始回家。

但是,老人的战争才完成了上半场。在他们回家航行了“一个小时后,第一条鲨鱼发动了攻击”。由于杀大马林鱼的时候鱼血扩散开形成一条宽宽的血路,鲨鱼闻着血腥味追过来了。这是一条灰青鲨,由于牙齿长得特别,“像爪子一样蜷曲起来的人的手指”,所以又叫“尖齿鲨”。鲨鱼扑向大鱼的尾巴,老人听见大鱼肉被撕裂的声响。他必须保护自己的劳动果实。“他使出全身力气,用鲜血模糊的双手把鱼叉结结实实地刺了进去。他这一刺并没有抱多大希望,却带着十足的决心和恶狠狠的劲头儿”。他杀死了鲨鱼。他一共杀死了四条鲨鱼,两条尖齿鲨,两条产鼻鲨。他杀伤了好多鲨鱼。跟鲨鱼的战斗中他损失了一柄鱼叉——让鲨鱼带跑了,扭断了一把鱼刀,砸断了船桨,砸断了船舵柄,什么武器也没有了。我们的圣地亚哥疲惫不堪,浑身伤痛,累得吐了血,还是没能保护好他的鱼获。

第三天的半夜,老人回到家,回到他的小棚屋,一头睡倒。

早晨,渔夫们发现了圣地亚哥的渔船,还有捆绑在船侧的大鱼,应该是大鱼骨架子——长长的嘴,大大的黑鱼脑袋——还有肉,长长的没有一丝丝肉的鱼脊骨,高高竖起来的鱼尾巴。这是怎样的一个景象?我是被震撼了!

现在,我们回过头看看海明威的圣地亚哥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是一个贫穷的老渔夫。一条小船,一个破棚屋,船帆破破烂烂;连鞋子也没有,吃上顿没下顿。他谦卑又感恩,他感恩帮助他的小男孩马诺林,感恩给他盒饭的阳台饭店老板,感恩帮他照看鱼船渔具的得佩里克,甚至把大鱼头给他做饵料。他是一个乐观的渔夫。比如经常装作晚饭吃黄焖米饭和鱼,用今天的话叫让人笑喷;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打着鱼,因为这个跟了他四十天的小男孩被家长逼着离开他。但他坚信,他一定会打到鱼,就在第八十五天。他敬畏大海。认为大海是对手更是朋友,大海里面的鱼也是有朋友有敌人。他感叹大海里面的小鸟的境况比他还艰难。他甚至觉得杀死了大马林鱼是杀了朋友,但又不得不这样。他很敬佩它们。他更是一个勇敢机智的渔夫。这从他捕大马林鱼,对抗鲨鱼的过程中可以领略到。海明威对圣地亚哥的形象塑造,更多的是具体到对老渔夫动作细节的描写。刚刚出海的时候,“他俯身向前,好抵挡桨片在水中受到的阻力”这是一个前倾的造型;捕到大鱼后,为了抵抗鱼的拉力,“他用后背抵着钓线,看着它斜插在水中,小船不停地向西北方向行进”,这是一个向后倾的造形。一前一后,我们看到了老渔夫充满力量的剪影。还有双手收鱼线,接鱼线,用脚踏着鱼线的动作,真的让你目不暇接,跟着老人一块紧张得喘不过气来。还有他边对抗着大鱼边单手剖鱼,洗鱼,吃鱼等等一系列动作,是那么的熟练而轻巧。让你佩服不已。还有大量的心理描写。老人一个人在海上,无疑是孤独的,他一个人说话,对着鱼,对着鸟。急的时候大喊大叫甚至大骂。至少有六次想到小男孩,“真希望那个小男孩在身边”,“要是男孩在这就好了”。他回想以前捕过的鱼,非洲沙滩上的狮子等等。他更是一个坚强的渔夫,虽然大鱼被吃光了,“此时,他已经超脱了一切,只是尽心尽力地把小船驶回家去”,“但人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刚刚醒来,还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老渔夫就盘算着几天后再战大海,并且根据这次的教训,交带马诺林去准备什么样的渔具。

现在说说小男孩,他只是在开头跟结尾出现。他敬佩老人,想方设法帮助老人,一心一意跟老人出海学本事。为老人高兴为老人流泪。我觉得,小男孩是一个意像。作者是希望读者都是小男孩,甚至小男孩也是他自己。我们都应该向老人学习。尽管,我们一生也许像老人一样,一场奋斗下来,只得一副白骨!

但你必须奋斗。

你可能感兴趣的:(跟着圣地亚哥去海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