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有条件的爱和无条件的爱!

常听见妈妈对孩子抱怨说:我为了你辞了工作,我为了你省吃俭用,我为了你每天变着花样,做你喜欢的饭菜,我不让做任何家务,你要吃的,要买玩的,我都竭尽所能满足你。可为什么我做了这么多,我这么爱你,而你却不知道感恩。

湖南神童魏永康13岁考入重点大学,17岁考入中科院硕博连读。他的妈妈是爱孩子的,她认为学习最重要。为此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全心全意照顾孩子的起居生活。高考前为了不影响她看书,甚至给他喂饭吃。可魏永康全完全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而且不会跟其他人打交道。最终在20岁时被中科院劝退,他也因此对妈妈充满了埋怨。


妈妈们也经常因此而困惑,我对孩子这么好,孩子为什么不知感恩。


事实上我们常常所认为的爱孩子,对孩子好,仅仅是指对孩子生理上的满足,我们给孩子吃最好吃的,给孩子穿最好的,而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感受。我们常常能见到这样的情景,孩子明明说自己吃饱了,可却强迫孩子继续吃。孩子明明说不冷,可却非得让他再加一件衣服。孩子想要陪伴,而我们却拿物质来填充。


或许是我们没搞清楚溺爱,有条件的爱和无条件的爱的区别?


溺爱:孩子想要天上的月亮,妈妈给你摘

溺爱的根源来自于父母的需要。

一类父母是因为自己在成长中的缺失和未被满足,于是尽一切可能对孩子进行满足。(我的一个朋友从小被她妈妈管的非常严,妈妈要求她学习好,懂事,听话。不允许她跟同学出去玩,不给她买她想要的裙子。长大后她有了孩子,孩子要什么她就买什么,没有原则,没有界线。实质上是为了弥补小时候自己的缺失)

还有一类父母,他们最怕听到孩子的哭闹,只要孩子哭闹,他们就会满足孩子的任何需求。(我们经常在超市会看到这样的父母和孩子,孩子要买零食,妈妈不给买。孩子放生大哭,妈妈赶紧买。)

长此以往,溺爱的结果会导往孩子会错误的认为自己是所有人的中心,而周围所有人都必须无条件的满足自己的所有需要。他理所应当的享受所有的一切,不知足,也无法体会别人的感受。


有条件的爱(你只要学习好,我就去给你摘天上的月亮)

有条件的爱是带着控制的爱。有条件的爱是孩子只有做到父母所期望的,或者达到父母的标准才会获得父母的爱。(经常见到有的孩子考试考好了,妈妈态度非常好,而考试考坏了,妈妈则满脸的嫌弃,冷嘲热讽。)有的父母用威胁或者惩罚的方式,我们经常会听到有的妈妈对孩子说,你要不听话,妈妈就不喜欢你了。而有的父母会用让孩子内疚的方式去控制孩子。比方说我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我跟你爸爸不离婚都是为了你。

总用威胁或者惩罚的方式,会让孩子在将来也以威胁和条件的方式来跟他人相处,凡事都会讲求目的和条件。而被用内疚感控制长大的孩子,会失去自信心,并且在不断内疚和自责中长大,凡事都会认为自己不好,严重的还会导致抑郁。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有条件的爱的结果就是:“孩子们学会了抛弃他们自己真实的感情和愿望,而只是接受被父母赞许的那一部分自我。他们拒绝自己的弱点和错误。最终,孩子变得越来越不了解自己,而且在将来也是越来越不可能成为一个心理健全的人”


无条件的爱(妈妈知道你想要天上的月亮,月亮真美)

无条件的爱是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吗?

在婴儿时期它体现在及时回应,全力满足。婴儿因饿而哭泣时,及时喂奶,婴儿向你咿咿呀呀时,你能及时给予相应频率的回应。

(孩子再大一些时,当他犯错的时候,我会批评他,但是我只是批评他的行为,对他的爱则没有消减一分。)

他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建立在情感的交流上,对孩子支持,欣赏并且对孩子错误的行为给与规范,而对孩子的情绪给与肯定。孩子想要多久的陪伴,就给他多久的陪伴,孩子想要多久的关注就给他多久的关注。

在无条件的爱中成长大孩子,他不用关注妈妈的脸色,不用担心做错被惩罚,不用去迎合妈妈,也不用去委屈自己做出改变,这样他才能更加自信勇敢的去探索。


爱是无条件的接纳,而往往我们只接受孩子好的一面,我们打着爱孩子,为孩子的旗号,表面上是为了孩子好,实质上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期待,满足自己的虚荣,满足自己的遗憾。打着爱的旗号控制他,把他塑造成我想要的样子。而孩子却从没因为妈妈不好而埋怨我们。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从今天起真正的去爱孩子吧,因为他也一直在无条件的爱着你。

你可能感兴趣的:(溺爱,有条件的爱和无条件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