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师,坏老师》问:我们为公立学校的老师提供优质资源了吗?

《好老师,坏老师》问:我们为公立学校的老师提供优质资源了吗?_第1张图片

一些我们以为本该如此的事情,其实并非理所当然,比如,美国的公立学校。

美国之所以能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原因很多,最重要的,当属这个国家向来重视教育。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就是“先有哈佛,后有美利坚”,说的是1620年,一群清教徒从英国的普利茅斯港登上木制帆船,经过漫长的危机四伏的海上航行后抵达美国的科徳角。他们在新大陆安顿下来后,首先想到的是要筹建一所像英国剑桥大学那样的高等学府。1638年,哈佛大学开学,而美利坚合众国,则要再等上140年才建国。

这个故事,说明了哈佛大学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更说明了新大陆对教育有多么重视——这后一条,在读完美国记者达娜·戈德斯坦撰写的《好老师,坏老师》一书后,在我心里动摇了。

当然,哈佛大学是一所私立大学。不过,在哈佛大学引领下重视教育的美国,公立私立学校的水准不应该与私立学校比翼齐飞吗?

还真的不是。

凯瑟琳·比彻是生活在美国康涅狄格州一个安静、古朴的小镇里奇菲尔德。这个传教士的女儿觉得研习《圣经》“很烦人,令人生厌”,却也不愿意令父亲失望。假如不是担任大学教授的未婚夫意外身亡,凯瑟琳·比彻也许会像19世纪初期大多数美国女性一样,结婚、生子,诵读着《圣经》度过平凡的一生。然而,凯瑟琳·比彻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美国女性。仔细阅读未婚夫留下的笔记和教案后,凯瑟琳·比彻觉得女性也应该学习这些知识而不是仅仅学习家政。在弟弟的帮助下,凯瑟琳·比彻开始招收一些女孩教授她觉得应该掌握的知识。自己的教学经验告诉凯瑟琳·比彻,女性教师的教学效果非常好。彼时,美国女性还无法上大学,因而也就无法从事像医生、律师这样的工作,面对现状,凯瑟琳·比彻越来越觉得教师是唯一一种能够让女性获得“影响力、尊重和独立”的职业。在未婚夫去世一年后,凯瑟琳·比彻利用父亲的社会关系建立了哈特福德女子学院,用全才的标准要求学院的女孩们,以帮助她们走出学院后能胜任教师职业。哈特福德女子学院步入正轨后,凯瑟琳·比彻游走于全国各地,宣传女性学习的重要性。

苏珊·布朗奈尔·安东尼就是在凯瑟琳·比彻的感召下,才选择不嫁人而去纽约的一所学院做女童教育主管的吧?起先,安东尼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热情,随着她所仰慕的雇用她的校长退休,取而代之的又是一个喜欢体罚的19岁的青年,安东尼厌倦的女童教育主管这个工作,在父亲的支持下她回了家。在家的那段日子,一位名叫伊丽莎白·卡迪·斯坦顿的年轻母亲牵头发布了《感伤宣言》,宣言中反对以性别为基础的薪酬制度的观点深得安东尼的赞同,她想起自己在学院工作时却只能得到比男同事少得多的工资,不禁激动起来……

安东尼和《感伤宣言》之后,达娜·戈德斯坦又讲述了以夏洛特·华腾、玛吉·海利、海伦·托德等人为主角的差不多10来个故事,这些故事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即女性在美国公共教育亦即公立学校中担任教职时所尽的义务以及在过去100多年里为争取自己的权利所做的努力甚至斗争。

读着这些对美国人来说未被尘封的往事,我一个中国读者彻底惊呆了。因为“先有哈佛,后有美利坚”的认知,我以为美国的教育始终处在世界先进水平,无论是私立学校还是公立学校,都应该世界教育领域的翘楚,所以,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教育似乎一直在向美国看齐,什么愉快教育、不允许给小学生留回家作业、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等等,似乎全是美国的舶来品。落后的向先进学习,这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好老师,坏老师》用历史事实告诉我们,美国公共教育的过往和现状始终处于一言难尽的状态。这一真相让我目瞪口呆外,还让我相信了那个听来的故事,货真价实。

华裔女性王老师跟随夫婿搬迁到内布拉斯加州的一个小城后,举目无亲。百般无聊之下,看到城里一所公立学校正在招聘教师,她想反正自己也不会被选中便去凑个热闹,想不到校长验证了她的教师资格证后没有二话就录用了她。为什么?谜底在她走进她带教班级的教室后,解开了:原来,这是一所学生素质很差的公立学校,教室里的老师传授知识的时间远远小于解决学生间纷争的时间,像王女士这样小巧玲珑的个子,走到学生中间几乎就被他们淹没了。有意思的是,凭借东方人的智慧,王女士将一班学生管教得服服帖帖。饶是这样,王女士还是在学期结束之际向校长辞职。她觉得她的付出与薪酬不等价。

当时,听在上海一所名校担任老师的朋友转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以微笑表示了我的不相信。对了,朋友为什么会向我转述这个故事?因为我替那些早晨7点必须进教室、晚上班上最后一名学生离校了才能回家的老师们鸣不平了,“那么辛苦,绩效工资才那么一点!”朋友想用事实告诉我,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公立学校老师的工资不过尔尔。我怎么肯相信?所以,达娜·戈德斯坦的《好老师,坏老师》给了我当头一棒。

《好老师,坏老师》问:我们为公立学校的老师提供优质资源了吗?_第2张图片

只是,一本批评当今美国公共教育的著作,达娜·戈德斯坦为什么要从175年美国的公共教育开始萌芽那会儿讲起?

近年来美国人对公共教育非常不满。有一年美国《新闻周刊》刊登了一篇题为“拯救美国教育的关键”的封面报道,报道的配图是一块黑板,黑板上用孩子稚拙的字体写了三遍“我们一定要把差劲的老师开除掉。”这篇报道激发了同为记者的达娜·戈德斯坦要为公立学校老师吐一口恶气的念头,她用美国公共教育100余年的发展史和一直延续至今的公立学校老师的工资与付出不成正比的大量数据,问了社会一个问题:我们又为公立学校的老师们提供了什么优质资源?

你可能感兴趣的:(《好老师,坏老师》问:我们为公立学校的老师提供优质资源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