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王守仁,是怎样成为三不朽圣人的?

大明王朝历经二百七十六年,堪称真正意义上的群星璀璨。前期有常遇春这样的猛将以一当十,勇不可当。中期有于谦这样的能臣忠肝义胆,力挽狂澜。后期更有聪明绝顶的张居正革新除旧,铁腕铮铮。

但若说谁才算是明朝第一人,却只有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于一身的圣人王守仁,才是真正的当之无愧。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王守仁,是怎样成为三不朽圣人的?_第1张图片

立功:智计百出,平叛反盗。

立德:为官清廉、为人高尚。

立言:创立心学,弘扬思想。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孔颖达疏:“立德, 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

一,王阳明从小就比其他人更加善于思考

王守仁是浙江余姚人,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很多人也更喜欢称呼他为阳明先生。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王守仁,是怎样成为三不朽圣人的?_第2张图片
王守仁雕像

很多时候,普通人之所以是普通人,是因为我们常常被现有的社会,道德和思想所束缚,既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自然也谈不上挣脱。圣人之所以是圣人,就是因为他们常常比其他人更加善于思考,也更加善于质疑

当所有的读书人都认为天下最要紧的事情就是考取功名时,十二岁的王守仁却觉得并非如此,天下最要紧的事情应该是好好读书,然后做一个圣贤的人。同样因为他的善于质疑,当英宗被俘的事情发生后,王守仁猛然醒悟,读死书救不了国家,只有学好兵法武功才能为国效忠,为民效力。

由此可见,王守仁从不轻易局限在一种观念里,他的思想和行为都以现实为出发点,随着社会和生活的改变而改变。

除了向父亲表明自己弃文从武的心志外,十五岁的王守仁就敢写折子献策给皇帝,并且独自出游居庸关,山海关一月之久。

对他来说,只有真正看过,走过这片山河大地,才能妄谈经略四方之志。

可这一切对王守仁的父亲,成化十七年的科举状元王华而言,感觉就太糟糕了,他认为儿子的行为实在是过于离经叛道,难以管教。于是他给王守仁找了一门婚事,不指望他平天下,只希望他以后能够齐家治国。

理想越丰满,现实越骨感,王守仁很善于钻研他所感兴趣的领悟,太感兴趣了,就会不知今夕是何夕。这不,他居然因为和一个道士讨教了一夜的养生之道而错过了自己的婚礼……

第二天才被岳父“提”走。

二,虽仕途不顺,仍平盗反叛

王守仁十岁熟读四书五经,擅长举一反三,十二岁作诗《蔽月山房》,名流千古。

但是王守仁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哪怕他再聪慧,也会得不到很多东西,甚至为了坚守自己内心的正义感,他会失去的更多。但是他比普通人更强的是,他总能够从人生的得到和得不到里获得更高层次的感悟,并且把这些感悟融合成自己的“道”。

01、世间事没有绝对的好坏

王守仁是一个有性格的人,却不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所以他还是按照王家的历代为官惯例,选择入仕。

可是极聪明的王守仁也极散漫,或许是年轻不经事,他的心思大都在兵法上,而不是在学问上,哪怕朝中大臣都惊叹于他的天赋才华,也依旧屡试不第。

父亲安慰他下次再考就一定会中的,王守仁却笑笑说:“你们以考不上科举为耻,我却以因为考不上科举而懊恼为耻。”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王守仁,是怎样成为三不朽圣人的?_第3张图片
王守仁故居雕像

直到二十八岁,王守仁参加礼部会试才终于考上了,成功成为朝中百官的一员,后来太监刘瑾弄权,朝野不宁,王守仁不愿意和这些人同流合污,自然得罪了刘瑾,被贬去贵州龙场做驿站驿承(掌管驿站的官,主邮传迎送之事,品级为未入流)。

即使如此,刘瑾还是不放过他,派人中途追杀,还好王守仁脑子灵光反应快,让刘瑾的人信了他跳水自杀的邪才躲过一劫。

王守仁从小生于富贵之家,虽然在思想上也初现峥嵘,但也还没有做好苦修的准备,所以他是很不愿意去偏远荒僻的贵州的。

他躲开了刘瑾追杀,还顺便游山玩水一番,最后才去南京拜见了父亲,王华看到他还好好的真是老泪纵横,但王华还是跟他说:“既然朝廷已经委命你了,这就是你的责任,你还是上任去吧。”王守仁想了想,父亲都不能留下自己,也没地方可去了,也就去了贵州上任。

时间长了,经历的多了,我们就会发现世界上原就没有绝对好的事,也没有绝对坏的事,更多时候都是福祸相依的。

在贵州的这一段经历对王守仁而言确实苦闷了些,但却也让他的道有了新的领悟,对世事的看法也有了新的眼光。

使他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使他明白圣人之道从来不来自于外物,而是来自于自己的心,只要凡事遵从良知,天理就自在其中。

02、平叛贼,定宁王

正德五年,王守仁复官做了庐陵县知县,刘瑾身死后,他更是官运亨通,一路高升,先后担任吏部吏司主事和监察御史,巡抚南、赣、汀、漳等处。

王守仁一上任,就发现这简直就是个天大的坑,他所管辖之地的治安真是一个比一个更不堪入目。

不只是盗贼横行三十年之久,而且官府里还全是他们的耳目。先前任上的官员甚至因为能力有限而各种借故调离……

此时此刻的王守仁,俨然不再是多年前的他了,无论是贵州那几年的苦修,还是后来朝堂上的尔虞我诈,王守仁都坚守住了自己的本心,也不再盲目于世间的任何挑战。

他先是安抚住了衙役,并且成功策反他们做我方间谍刺探情报,然后汇集兵力,讨伐盗贼。

得益于这些年来对兵法的研究,王守仁进攻出其不意,手段奸诈果断,短短三个月,就平息了所有的盗匪。

一事刚平,一事又起,宁王朱宸濠起兵造反了(就是唐伯虎点秋香里的那个宁王)。

消息传到北京当然是上下一片震惊,只有一直很看好王守仁的尚书王琼说:“不用慌,不用慌。有王伯安在,咱们等着听好消息就是啦。”

王守仁确实没辜负王琼近乎盲目的信任,宁王反叛的问题他不到一个月就解决了,甚至于朝廷都来不及出兵。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王守仁,是怎样成为三不朽圣人的?_第4张图片

王守仁为什么能够那么快就平定宁王的叛乱?

1、王守仁早就在各种蛛丝马迹中预料到宁王会反,他从一开始就有所防范。

2、王守仁利用计策离间了宁王和其下属,促使宁王心生怀疑,做出错误的决策。

3、王守仁在对抗匪患的过程中积攒了不少实战的经验,又根据他对宁王性格的判断进一步做出反应。一边和吉安知府伍文定征集粮草和将士、发檄文征讨宁王,一边故布疑阵,让宁王以为他有十六万大军,不敢轻举妄动,从而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3、王守仁虽然在十几天的时间里成功募集到八万临时军队,但他心知这种士兵根本无法和宁王筹谋多年的战斗力相比,所以他避其锋芒,直捣宁王的老巢南昌。假如宁王不管后路,王守仁的计策就会彻底的失败,但是有离间计在前,宁王拿不定主意,果然中计回救,然后很快就一败涂地了。

《明史·王守仁传》:当是时,南中盗贼蜂起。守仁至,亲率锐卒屯上杭,佯退师,出不意捣之,连破四十余寨,俘斩七千有奇,远近惊为神。十四年,命勘福建叛军。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守仁急趋吉安,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 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守仁计取南昌,宸濠惧,尽发南康、九江兵。丙辰复战,官军却,守仁斩先却者。诸军殊死战,贼复大败。

三,从格别人的物到致自己的道

王守仁十八岁去拜见娄谅时,娄谅给他讲的“格物致知”的学说让他很感兴趣,于是他读遍了朱熹的著作,并且下定决心要“穷竹之理”,就这样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悟出来,还把自己给病倒了。

于是,王守仁第一次对备受推崇的“格物”学说产生了质疑。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王守仁,是怎样成为三不朽圣人的?_第5张图片

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而且他是善的,他将善赋予人便成为本性,将善赋予社会便成为“礼”,而人在世界万物纷扰交错中,很容易迷失自己禀赋自“理”的本性,社会便失去“礼”。他还认为,由于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所以万物“之所以然”,必有一个“理”,而通过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可以达到认识真理的目的(致知)。

要知道明朝从建立那天开始就是奉行程朱理学的,以此作为国家的官方哲学,甚至就以这个标准来选拔官员。在当时的社会中,程朱理学已经是一种被普遍接受和高度赞扬的学说,也许有人和王守仁一样做不到“格物致知”,但是更多人会首先怀疑自己心意不够而不是学说有错误,所以王守仁的质疑绝对是划时代并极具勇气的

后来被贬到贵州龙场的王守仁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也是在这个时候,他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更多的领悟。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

王守仁认为,《大学》原无经传可分,更无经传可补,格物致知本于诚意,应以诚意为主,并主张知行合一,也就是既要知道,也要做到。他的这些思想和朱熹是完全对立的,甚至就是在驳斥朱熹的学说。

王守仁认同陆九渊的“心即理”学说,并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认为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本体便是理,心外无理;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心外无物。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王守仁,是怎样成为三不朽圣人的?_第6张图片
陆九渊

他认为朱熹的注重外界一事一物之理是务外遗内、博而寡要的,应以格物为正心,要求发挥良知的作用,以良知为评判事理的标准和解释经典的根据。

陆九渊心即理学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王守仁认为,人的心灵就是良知,良知就是天理,所以不能够在良知以外去求天理,良知是造化的“精录”,“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生,真是与物无对。”

这就是王守仁的心学体系,在本质上强调知行合一,在方法上要求简单直接,而良知说则是心学的宗旨。

《明史·王守仁传》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旨。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中,数年无所得。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王守仁有自己的思想,除了自己始终践行外也十分希望能够传达给更多的人,所以他从三十多岁开始,每到一个地方,都会修建学院,利用从政之余的时间进行讲学,在讲学中明悟更多的道。

他五十四岁辞官回家,就先后开办了稽山书院和阳明学院,并且在余姚龙泉寺讲学,听者三百多众。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王守仁,是怎样成为三不朽圣人的?_第7张图片

在历史上,王守仁是和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的人物,是中国历代以来十大思想家之一。

作为一名哲学思想家,他不仅弟子满天下,王学思想深深的影响了明朝,影响了历朝历代,甚至传到了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等国,影响了更多的国家和个人。

直到近代乃至今天,王守仁的心学也深受许多人的推崇。张居正,曾国潘,梁启超,孙中山以及日本的稻盛和夫等人都是曾是他的粉丝。

你可能感兴趣的:(“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王守仁,是怎样成为三不朽圣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