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印象中的留守儿童是什么样的呢?会以为就像记录片里那些皮肤漆黑,眼神充满渴望的小孩;或者是常年缺少父母关爱、无人管教、叛逆的少年,或者是看到生人就怯懦害羞的小孩……
其实不能说不是,但也不全是。每个时期、地域环境不同,这些留守儿童也是不一样的。
下面是一个来自广西12岁农村留守儿童小七的独白,让我们看看她的生活是怎样的。
早上六点半,闹钟响了,小七在温暖的被窝里翻了个身,睁了一下眼,天还是黑的,不想理会闹钟的鸣叫,打算让它叫一会自己停掉,等十分钟后再响再起床吧。
冬天不但天亮得晚,也冷得很,挣扎着不想起床,不一会闹钟就停了,这会的外面安静得好像还是深夜一样。小七躺在被窝里任思绪飘远。
要是夏天,天亮得早,这个时间点,鸟也叫了,鸡也叫了,大人有的起来煮食了,有的在喂鸡鸭还骂起动物来,有的开摩托车轰轰响的出门了。现在天没亮又冷,大人们都没起床,小孩要上学才早起,偶尔听到狗叫,不一会就会听到有小孩喊,那是村里早起的小孩在呼朋引伴,叫村里其它一起上学的同伴起床去上学呐!一般小七都不用他们叫,她也醒了。小七想都有同伴叫了,要赶紧起来了,今天是星期四,再坚持早起两天去上学,就到周末了。周末可以睡一下懒觉,不过也就最多到八点左右,天亮了还是要被奶奶叫起来的。
算了,不想周末了,先想想等下要吃什么早餐吧。校门口那家包子铺,每天路过闻着那小笼包好香啊,以前攒钱尝过一次,真好吃啊。可是小小几个就要几块钱了,一笼也就勉强吃饱。吃上一次,这个月的零用钱就要没有了。
这学期新来了个年轻阿姨拉着推车在校门口卖早点,有八宝粥,白粥,有面包,有豆浆,有包装的豆奶,酸奶,花样是挺多,可是又贵又不好吃,她很少去光顾。
桥头那个阿婆做的面包好吃,学生优惠一块五得两个,平常要是吃面包,她都会去阿婆那里买。
她又想到:身上零用钱还剩七块五,不行啊,不够几次早餐钱就要没了,还是要省点花。要不然不吃早餐了,偶尔不吃也没事吧?反正等到很饿的时候差不多也放学了!
不行,爸爸上次打电话叮嘱了要好好吃饭,不然会长不高,还会得胃病的。妈妈就是得了胃病还操劳过度去世的。算了,还是勤快点起来煮早餐吃吧!
家里不缺米粮,还有半箱面,都是爸爸叫大伯帮备着的。但是用新米煮粥很慢,煮好很烫又不能吃快点,煮面快,十几分钟搞定,平时都是煮面多。对了,昨晚还有一点剩饭剩菜,要不稍微热一下凑合吃吧!
于是不等闹钟再次响起,小七爬起来,穿好衣服去洗漱,热了剩饭吃。吃早饭时,看了一眼时间,七点零五分了,要赶紧了,超过八点到校要被登记迟到的,去学校要走四十分钟路,今天要值日还要早到一点,等下要到小伙伴阿青家汇合,万一她又睡过头还没起来,又要耽误一会时间。快速吃完早餐收拾好,小七就出门了。
走到阿青家,看到灯亮着,知道她没睡过头起来了,就放心了。小七发现门半开着,推开走进去,原来村里小虎兄弟早到了。大家平时都是约好一起到阿青家集合一起去上学的,有时这个早点到,这个晚点到,也不奇怪了。看到阿青几姐弟在吃着粥,估计看有人在等他们了,想吃快点,可是粥太烫了,他们吹一口再嘬一口,姐妹俩还在拌嘴“谁让你煮好粥又不凉粥”,“我喂到你嘴里好不好?要不是我煮,你们别吃得了”。
看着他们吃得猴急的样子,小七想起了她的哥哥姐姐。那时她上一年级,姐姐上三年级,哥哥上六年级,他们俩经常要争论明天谁早起来煮早餐,到中午就争谁煮饭,谁去洗衣服等,一般说好的轮流来,就是偶尔谁做多谁做少了,有点情绪小脾气要吵一下。后来哥哥上初中寄宿学校,就剩下她和姐姐俩偶尔吵一下了。现在姐姐也上中学了,就剩她一个人,没得争了,早餐要自己做,午餐也要自己做了。
等了大概五分钟,他们差不多吃好收拾好,可以一起出门了,这会的蒙蒙天色也亮起来了。大家一起有说有笑去上学了。男孩基本都和皮仔小虎勾肩搭背走在前面,女孩就小七和阿青,还有小平一起走,就说起了悄悄话。
听阿青抱怨起她做大姐的辛苦,几个弟弟妹妹如何调皮不听话,父母又是如果不公平。阿青是家里大姐,下面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平日都是要多担活的角色。她爸妈都是暴脾气,她爸是泥水佬,之前不小心摔伤了腿,跛脚了脾气更不好了。她妈性子野,村里人都不敢乱惹她,吵架吵不赢的,听说曾跟村里人出去打工,但是没几天就回来了,据说受不了骂就回来了,现在他们都在家里种地。阿青说其实好羡慕我们,不用每天挨父母骂,也不用每天都干好多活。
小七其实很同情她,她见过她父母打骂他们的样子,太吓人了。那时感到自己特别幸运,因为印象中,哪怕犯错了,虽然父母也骂过她们兄妹几个,但从没打过他们。
这会儿正在纠结要不要安慰她,小平却说起话来:“羡慕什么呀,我们跟野孩子似的,没爸妈管的,我爸妈很久没回过家了,上次中秋寄了钱和月饼回来,那衣服短得……连我长多高了也不知道。”小平爸爸妈妈都外出打工了,常年不在家,他们兄妹几个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小七想了想自己,也不知道算不算好。她现在和奶奶住一起,母亲在前年去世了,哥哥姐姐都上中学了,爸爸出去打工了。因为医治母亲花了很多钱,要还债,还要供几个孩子上学,他只好出去打工了。
以前还小的时候,爸妈都在家种地,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农活。中午放学父母做工还未回来,所以他们不但要煮好午饭,还要去河边洗衣服,晚上放学就去地里干活或者放牛。特别是暑假的农忙天最苦,又晒又热。最怕台风来了,把将熟未熟稻谷吹倒还淹了水,收割吧,稻谷才半熟没啥收成,不收割,都泡发芽了更是颗粒无收。往往这时候,必须全家出动抢收稻谷,父母更是拼命,早出晚归,午饭也叫孩子打包去田里给他们吃。有时候更惨的是收割在家里晒得半干的稻谷,一阵忽然而来的暴风雨,怎么赶收都来不及,又被淋湿泡水发芽了,发芽的稻谷就变便宜货了。印象中每年都有这样的时刻,好像年复一年的重演一样。
后来母亲不在了,父亲一人种那么多地很吃力,天灾更是难定,最后他决定出去打工,叫伯父伯母帮照应一下孩子。每年大概回来两次,清明节和春节,她很期待父亲回来的日子,因为父亲一回来就会做好多好吃的。平时她和奶奶吃,都很清淡软烂,吃的都是奶奶种的菜和家里鸡下的蛋,圩日的话,伯母赶圩就会带点猪肉来。
现在吧,不用像以前那样总有干不完的农活了,但是周末假期也要帮伯父伯母干点农活的。下午放学,就去帮奶奶锄地种菜,挑水淋菜。
相对阿青,要轻松自在些,好像好多了。
聊着聊着,就走到学校了。校门口很多人很热闹,有老师,有家长,有围着早餐摊点的学生,看到这么多人就知道时间还早了。小七他们在镇周边的村子,村里小没有小学,所以都是来到镇上上学的,他们都没有家长接送,都是几个小孩结伴上学来回的,有时走得快就早到些。
进了校门就要开始上午的校园学习生活了。小七特别喜欢在学校的学习时光,老师夸她学习好又乖巧,同学们羡慕她学习好又受老师看重。而她其实是享受被关注的感觉。
上午十点四十五分就放学了,中午有三个小时是回家吃午饭休息的时间,下午一点四十五上课。小七和阿青们结伴回家,他们回家都要自己做午饭,有的是家里没大人,父母出去干活没回来,有的是在家但没那么早做饭,都是等他们放学回家再做。小七也是要自己做饭吃,吃完饭还抽空把今天的家庭作业给写了,不然加上下午课的作业,晚上怕没空写那么多,还是早点做完比较好,预留四十分钟时间赶路,能写多少是多少,要是写完时间早可以看会电视。
下午去上学路上,阿平说:“听说有人收狗耳子(苍耳子),十几块一斤呐!”大家都来了兴致,讨论一番决定晚上放学,周末有空都去采摘收集这个去卖。他们对挣钱特别感兴趣,听说村里有鱼塘收购某种草,他们就去找那种草割去卖;听说有人收福寿螺,他们又去荒田里摸螺卖;听说野绿豆(决明子)有人收购,又去山野收集……他们的零花钱就是这样挣来的。
在用钱上,他们家长都管得严。小七见过阿青姐弟问父母要钱,要买什么都问得很详细,有时不给的,说等父母买,有时给钱他们买,但也要骂骂咧咧一顿,警告他们:“不准乱花钱,不准去买三无零食吃,要是发现骗我,就打断你的腿。”不过恐吓没用,阿青弟弟还是会拿去买零食吃掉。
小七不乱花钱,也不常问大人要钱,偶尔问奶奶给钱也是学习需要购买东西,奶奶一般不会多问什么就给了,还会多给一点。没花完的,就成了自己的零花钱。但小七还是喜欢自己挣钱攒钱,一来她想爸爸挣钱不容易,自己能分担点就分担点;二来用自己挣的钱去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或零食,没有负罪感。
一晃眼,下午学习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放晚学后,她去菜地帮奶奶干活。奶奶常常跟她叹气说道:“你妈命苦,你爸也不容易,现在你能上学了,要好好学习呀,长大了要多孝敬你爸。”
她每次都默默地干活,任由奶奶唠叨。她虽然没有多说,但心里明白他们都很不容易。心里想:我会很懂事的,我会好好学习的,今年争取又拿年纪第一,让爸爸为我感到自豪!
天黑了,回到家,她还要做晚饭。吃晚饭的时候可以看会电视,偶尔也听奶奶唠叨唠叨。
奶奶洗完澡就准备睡觉去了,她还要写完今天的作业才能睡,作业对她来说不难,一会就写完了。九点左右她也躺床了。
躺下还睡不着,她想起刚刚新闻又在报疫情情况,好像很严重的样子,她开始担心,不知道爸爸那里安不安全,今年爸爸还能不能回家呀?她希望爸爸能回来,更希望爸爸不要有事。想着想着便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