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锅高手的绵里藏针,听不出来话的,注定是背锅侠

最近接到一些手机客服的来电,说要送我一个免费的大礼,给我一个50个G的流量包。第一次听到的时候,我真以为有这么好的事儿,信以为真。可是谁知道她讲到最后,就问我,要不要开通这个服务。这时,我才恍然大悟,这哪儿是什么大礼包,这分明就是一个5G套餐呀。你给我介绍了半天这么多大礼包的好处,不就是想让我从18元的套餐升级到38元的5G套餐嘛。


太会绕弯子了。全程都不讲补差价的事儿,从头到尾讲的都是一大堆好处,搞得跟免费送似的。实际上,要收费的事儿,一直憋着不说,等到最后你都觉得没问题了,然后告诉你,这个服务就给你办了哦。


哦,原来是新服务啊。简直把消费者的心理变化把握到了极致,先用这些免费的大礼吸引你听下去,到最后才把真实的目的和盘托出。


这时候你才意识到,又被营销了一把。


甩锅高手的绵里藏针,听不出来话的,注定是背锅侠_第1张图片


我庆幸我的理性还存在。她说:先生,那下个月这个套餐就生效了。我立刻清醒过来了:我现在手机不是有套餐吗,怎么还要等什么新的套餐生效。于是就问了几句就明白了:这哪儿是什么免费送大礼,明明就是推销新的套餐,你却把它说成免费送大礼。

这套路,我也是醉了。

我说:不用了,现在这个套餐我就用得很好,不需要做任何变更。你们把这个产品包裹得严严实实,等把免费大礼包这个事儿讲大半天,讲到我都接受了免费,你最后才告诉我,对不起,我们不免费,你这样不是忽悠人吗。


这个套路有点温水煮青蛙的感觉:在你不知不觉中,把服务推荐给你了。关键是他们表达得非常隐晦。她不是说”先生,这个新套餐38元,您购买了就可以享受这个大礼包,她颠倒了顺序,她说的是:那下个月这个38元的套餐外加这个流量大礼包就生效了。全程没有提“购买”这个能引起用户警惕的词语。


侵犯用户对产品的知悉权没有,没有。最后他们机智地告诉你:新服务生效了。注意,这句实际上是在很隐晦地告诉你,这是个新服务,我们满足了你对消费品的知悉权。虽然很隐晦,但是却规避了不满足你对消费品知悉权的法律风险。

这就是她话术相当高明的地方,当然,这个套路也是我作为一个普通用户,最不愿意接受的地方。前面的大礼包等诱饵让你放松了警惕,降低了防备,结果就在这种没有戒备心的情况下,她们露馅儿了——还是以最隐晦的方式。用户的心理完全被这种话术体系牢牢掌控着,以最安全的方式入侵用户的消费者心理,然后最后再隐晦地告诉你,我这就是个新产品营销方法,用你的贪婪,促成你的下单。

这种感觉,让我这个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用户感觉有人在用方法在套路我,有一种智商被鄙视的感觉。


实际上,职场上也有很多这种套路————绵里藏针的甩锅行为,你根本意识不到别人在甩锅,于是被别人成功地在头上扣了一口锅,成了责任人或者背锅侠,把本来不属于自己的责任背在身上,中了他人的套路。最后出了问题,你才会恍然大悟。


看看下面这些话,你熟悉不熟悉?

“签字吧,没有什么风险的,签完就结束了”,为了让你尽快签核一个文件,以便于你的领导继续签核。

你要不要仔细审核该文件?还是说凭借哥们儿义气就不审核了,直接闭着眼睛签字?


有一句话:实际上你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份你要签字的东西,尤其是在工作中的。

当你闭着眼睛签了这个字,一旦出了什么错误或者问题,你的领导第一个追问的就是你,而不是他。他只承担撰写的责任,而你没有尽到你本该尽到的把关责任者的责任,属于严重失职。

这个时候,你还想找你这个哥们儿讨论一下承担责任,那有两种结果:

一方面是你们开撕,他会认为你自己把关不严格自己签字,出了问题他想甩锅给他。

另一方面,他承认自己有问题,文件准备得不好。那么接下来,你不可能靠他承认的这个错误来在你直属上级这里洗清你的责任。因为你作为第一个把关者,你没有发现文件里这个错误,并且,你还堂而皇之地签上了自己的大名。那么你说,你有没有错?

当然有。

所以: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确保你对你所要签字的材料认真阅读,仔细检查,确认没有问题,再签上你的大名。另外,你也不知道,这个埋雷会在哪里爆发,造成巨大的损失和困境。

当然,职场里面这种话的场景其实非常多,都要仔细用心去听:

“这个问题好像是小刘比较熟悉的场景啊,小刘,发挥你的特长的机会到了,你就先看看吧。”你瞧,轻轻松松地把一个项目问题丢给小刘了,一方面捧,一方面好像看起来是给人机会,让小刘成为这个问题的责任人。如果小刘二话不说,那么下次会议,这个问题的责任人就是小刘,会被一直跟进。

“这个事情看起来好像和小张比较接近,你帮忙先瞅瞅吧”,小张点了点头,于是乎,这个问题责任人就真的成了小张,可能小张和这个问题八竿子也打不着。就这么顺嘴一说,小张如果仅仅把关注点放在“瞅瞅吧”这几个字上,觉得无所谓,也就是看看。那就真正是吃了“糖衣”,后面真正挂责任人追进度的时候,那可就是真正的“炮弹”了。

甩锅高手的绵里藏针,听不出来话的,注定是背锅侠_第2张图片


所有的这些话,有一个共同的模式,前面是糖衣,后面是炮弹。本来是一个需求,一个责任,一个任务,这是它本质的东西,但是直接让别人来承担不现实啊,谁也不愿意承担自己职责之外的事情。那么,这个时候,他就学会了包装,让这种需求,责任,任务,成为你的特长,和你有关系,是你体现能力的机会,这样子就达到了两个结果:

  1. 让你知道,是因为你才是最和这个事情相关的人,所以让你来负责。

  2. 让你知道,这种事情,是因为对你有好处,体现你价值,发挥你特长,才让你负责。

但是仅仅这两点还不够,一定要体现出它的责任性,否则他以后没有办法追责。但是这个活儿还没有安排下去,责任性强调得过多的话会导致你的反感和拒绝任务。

因此,要非常含蓄地说出这件事情的责任性。

“你先帮忙看看”

“你先瞅瞅吧”

“你来问问谁吧”


看起来极其友好,但是你不要被这种友好所蒙蔽,你应该看出来这是一种责任,正常的表达是这样的:“这个事情就把你作为这件事情的责任人了,解决不了你可要负责的”。


实际上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但很多人就因为这种糖衣化的表达悟不出来了这层含义了,所以,闷头闷脑,挂了一堆不知道属于不属于自己的任务,最后,这种任务完成不了了,被追责,被投诉,吃了大亏,影响了职场生涯的发展和自己的绩效。


你想想:哪个老板愿意给一个天天完不成任务,整天被人投诉的人一个高的考评。


当然不会。

所以,首席谋略官是说:仔细地在职场里面听人话,辨别出来有些人送的绵里藏针的糖衣炮弹,学会让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任务离自己远一点,减少自己的绩效风险,争取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你可能感兴趣的:(甩锅高手的绵里藏针,听不出来话的,注定是背锅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