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成长需要时间

1845年,亨利·戴维·梭罗在瓦尔登湖畔修建了一间小木屋,开始“返归自然”,同时努力保持并倡导着“人的完整性”。1996年,索申仁波切出版《西藏生死书》,希望该书能启发一场宁静的革命,改变人们对待生和死的态度,从而找到“究竟的快乐”。但现实是,多年过去了,我们对于精神转化和真正为自己、他人负责的态度依然迫切如昔。也许,精神的成长需要时间。

1.要学会简化我们的生活

每个清晨的降临都是一次令人愉快的邀请。为了充分利用自然光,不知何时,我开始并习惯了“朝五晚九”的生活。踏进校园时,六点刚过,学生还在睡梦中,偌大的操场仅我一人。

走上第四跑道,我开始了十圈中的第一圈。如果选择跑十圈是考虑了时间、体力和锻炼效果的话,并图个“十圈十美”的话,那选第四跑道则更多是受了《易经》的影响。《易经》六爻两两相对,分别代表天人地三才,在三、四跑道,除了便于可左可右选择外,更可避免处于“不三不四”的尴尬。我轻轻吸了口气,迈开了步子。早起,就意味着早睡。舍弃晚上觥筹交错中的喧嚣,便可在早上独拥一大块绿茵地,随心所欲地踩着自己的步调,放松而富有。舍得并存,上帝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人。

仁波切提出在一个复杂的时代,要学会简化我们的生活。梭罗在屋子里仅放三把椅子,寂寞时用一把,交朋友用两把,社交用三把。其实在很多时候,三把椅子就够了。如果愿意,你甚或可以独占一个南瓜,坐在上面数着自己的星星或在云朵下面避雨。

2.让心灵深处存留有幻想

晚上在草地上恋爱的情侣留下的食物残渣,给鸟儿提供了丰盛的早餐。跑道上或草丛里,斑鸠悠闲地踱着步子觅食,并不时“咕咕”地提醒你别惊扰它们。这里的斑鸠并不惧人,仅在你靠近时方勉强挪到一边。当你猛拍几下手或突然冲过去想吓吓它们时,它们便不情愿地轻振翅膀飞远几步,再“咕咕”叫着向你示威,或不屑地直接飞入林中。

如果一只唐纳雀从绿叶间飞过,会不会点燃这些叶子?幻想之际,一只棕栗色的小狗突然从斜刺里冲过来,唬我一跳。看我无伤害之意,它绕着在我脚下穿来穿去,毫无陌生感。如实反复多日,我开始习惯晨跑中有只小狗的陪伴。直到有一天,它没再从斜刺里冲出来,接连几天如是。再后来学校放暑假,操场被上锁关闭。自此我未再见到过它。

梭罗曾丢失过一头猎犬,一匹栗色马和一只斑鸠,他一直在找寻,曾有旅行者听见过猎犬吠声,奔马蹄声,甚至还看到斑鸠隐入云中。我依旧认为我会再遇那只小狗,想必那时它的眼神更加清澈,毛发更加光亮。

3.你脚下的土地是最美的

昨夜落了一场雨,空气里掺杂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我喜欢这种味道。小石湖畔青草的气息更浓,那里人迹罕至,时有白鹭划空,芦苇摇曳;时有斑鸠唤伴,秋虫传情。闭上眼睛,会听到鱼跃水面,樟叶坠地。曾很是迷恋在这里孤独而自由地穿行,但现我久已不去哪里。雨后的青石路上,时有蜗牛散步。就算你再努力睁大眼睛,一不留心,也会踩到它们。但最终阻却我的不是蜗牛。

一个滴露中含着阳光的清晨,当白鹭背着天空飞翔时,斧子砍倒了湖畔那参天的樟树。一间间工棚席地而起,工程车往来轰鸣。缪斯沉默无言,鸟儿不再鸣啭。这情有可原,树木已遭砍伐,你怎能再期望鸟儿的歌唱?

从运动场大门上的铁锁前走过,我来到了大石湖。在宽宽的沥青路上,你不用担心脚下的蜗牛,也不用担心有小狗从斜刺里冲出唬到你。偶尔你还可冲着湖对岸的上方山吼两嗓子,并有幸听到回声——那唯一与你有血缘关系的声音。梭罗说:感谢上帝,斧头可以毁掉森林,但砍不掉云朵。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和欣赏音乐的耳朵,不管居于何处,脚下的土地许都是最美的土地。

4.莫让恶意怀疑阻却智慧

第四圈,脸庞上的汗逐渐多起来,我摘下了眼镜。通常在第三圈的时候我就会摘下眼镜。此时场内当日的境况已基本熟悉,一个人对陌生境地的不安和警惕感也业已减弱或消失。跑道不再清晰,人影也开始模糊,但我确信不会撞到他人或踩着鸟儿。

这是第四圈还是第五圈?一直在念叨着的数字突然模糊起来。我的记忆怎么老出问题?我何以变得如此不专心?我开始怀疑跑步的目的,怀疑跑十圈是否合适,怀疑……不知何时,我们被训练着去无端甚或恶意地怀疑一切,以把自己当成有智慧的人,随时指出什么是错的,并否定他人以善意或平常心完成的事情。在没有内观的智慧,又缺乏勇气将怀疑的狗转向怀疑本身时,怀疑成了抗拒智慧的借口。

时下“浸润之谮、肤受之愬”甚多,我能淡定吗?我们总是为自己找着这样那样的借口。西方有谚语:为了自己目的,魔鬼亦可以援引经典。如果跑步只是为了数圈,那有必要在这里数吗?如果不是为了圈数,那又何必在意多一圈还是少一圈呢?但关键是,我们何以如此的多疑和散乱呢?

5.所关注的是否是需要的

第五圈可能是最艰难的一圈。你已经付出了很多努力,却走过不到一半的路。刚才我可能记错了吧,怎么可能才第五圈呢?应该是第六圈了吧?于是我再次陷入焦虑和迷乱。我们每一秒都被混乱席卷,并不自觉地沦为善变心的牺牲品。

在一个迷恋年轻、性爱和权力的社会,我们总是将生命消耗在竞争、执取、拥有和成就上,总被无关紧要的活动和琐事压得喘不过气来。内观于心,我们所逐求的,有多少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抛开美服和美食带来的所谓“安慰”,喧嚣、游戏和消遣的背后,是否隐藏着一种模式化而又不为人察觉的绝望。你是否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奋不顾身去找寻一个东西,但结果是一旦拥有它,便成了它的俘虏。

许是热了,有人脱掉上衣光着膀子在跑。突然想到梭罗提过的一个问题:要是人们脱掉了衣服,它们相对的等级地位还能保持到什么程度?这很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6.在痛苦中自我深度净化

昨晚醉得一塌糊涂。那本该是一场欢快的送别,一个同学、同行、朋友辞职了。在半醒半醉时,我固执地认为他放弃了法律信仰。我把自己灌醉了,他陪着我醉了。酒醉的我在雨中狂奔,直至精疲力尽,瘫坐在地,于是不再挣扎,不再努力。

清醒时,牛反刍似地,我回忆着当晚的点滴。记忆慢慢集聚。他本是一个理智沉稳的人,那样选择,自有他的原因。三十好几,有妻有子,如果生活尽如人意,谁愿意放弃与自己相伴十四年的法律而再起炉灶?我本理解,也该祝福,但与此相反,我选择了对他人求全责备并用所谓的愤怒将自己点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没有人希望被他人的信仰“拯救”。伤人即是伤己,很长一段时间,我自责、痛恨于自己当日的作为。

仁波切说,不管我们经历了什么,都是生命的一部分。若如是,就让痛苦成为自我深度自然净化过程中的一部分吧。那么,就按梭罗所言:我更要痛饮一番;到空中去钓鱼吧,天上的河底到处嵌着卵石般的星星!

7.过去所为造就现在模样

第七圈了。我依旧呼吸均匀,步子轻健。第一次跑第七圈时的样子犹在眼前,气息上下失联,双腿犹如灌铅。有坚持就有改变。跑步如此,生活亦如此。

佛教讲究因果。佛语曰,前因今果,今因后果,如是依因感果,果上造因,因果不昧,乃前后相继,生死无尽。仁波切说,现在的你,是过去的你所造就;未来的你,是现在的你所造就。欲知过去,反观现在;想知未来,亦观现在。人生如是。

仁波切又说,我们一生的所作所为,造就了我们去世时的模样。也许,我们是要认真掂量一下这话的分量,然后选择并决定我们的今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8.最终是自己在审判自己

如果十圈跑道看作人生百岁,第八圈时你是可以回看已走过的七圈。提起审判,便会浮现法官穿着法袍,坐于法台,手持法槌,在法意与人情中衡平着两造间的恩怨情仇,明辨着人世间的是非曲直的情形。回望一册册沉甸甸的卷宗,回想一份份白纸黑字的判决,连同当事人那一张张喜怒哀乐的脸庞,有多少案件是情理法的合拍与同频共振?此时,内心是坦然无悔,还是愧疚自责?

追忆之时,有两件事非常重要:我们曾经做了哪些事?我们当时是怎么样的心境?孔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心经》云:“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内省无疚即可无忧无惧,可不迷不乱,可究竟涅槃。一个简单的内省不疚,我们能做到多少?犯错之后,你小心翼翼、诚恐诚惶地过着日子。这种感觉仅存于你心中,且无法逃避,因为逃避只会加重你的痛苦。

纵使“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天父也可原谅浪子。我们是要学会给予希望和找寻宽恕。但问题在于你能够真正原谅自己吗?曾经的所作所为在你眼前重现,你有不被原谅和不可原谅的感觉,才会痛苦。生活之内,此即审判,只不过法官是你自己。到最后,究竟是我们自己在审判自己。

9.勿幼稚或自满对待死亡

《瓦尔登湖》和《西藏生死书》似都与“生死”有关。许是巧合,1949年,徐迟出版译作《华尔腾》(即《瓦尔登湖》);1986年,海子认为《瓦尔登湖》是他当年读过最好的书。1989年,海子卧轨自杀,自杀时带有《瓦尔登湖》;1996年,徐迟跳楼身亡。此年,《西藏生死书》面世,谈论的内容中包含有生死。

天天都有因意外、他杀或自杀而死亡的例子。也许对于明天或来世何者先到,我们无从知道。但我们终会面对死亡。不可否认的是,不管因恐惧而拒绝正视死亡,还是将死亡浪漫化,都是视死亡为儿戏。因为,只有你经过痛苦和死亡的洗礼,才知道生命是多么脆弱,也只有懂得生命是多么脆弱的人,才知道生命有多么可贵。

我们是需要清醒一下,真诚地问自己:如果今晚就去世,我该怎么办?也许,我们是该学会面对死亡并与之谈判,告诉它我们既不怕死,也不怕活;告诉它我们活着是因为有更重要的使命,且我们随时在为死亡未雨绸缪。

10.为旅客仅暂住此生此身

最后一百米,我放慢了脚步,不再冲刺。从冲刺到缓行,从篮球到羽毛球再到跑步,对抗性越来越小,参与者越来越少。随着年龄的增长,肌体和心里上的原因,致使你的运动由复杂到简单,你的生活也随之简化。这无可抗拒也无需抗拒。

藏语的身体为“I”,意思是“留下来的东西”,像行李一样。诚然,我们只是旅客,暂时住在此生和此身。《金刚经》语,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我停下脚步,择一草地曲肱而枕。渐渐地,各种声音都消失了,善解人意的风也不再讲故事了。心灵开始镇定清净,没有瑕疵,净除烦恼,变得柔软、随适、专注和不可动摇。头顶,几朵白云以稍带滑稽和无所归属的模样从天空经过,但未曾弄脏天空或在留下任何记号。

精神的成长需要时间_第1张图片
灵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精神的成长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