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永不妥协的抗争致敬——写在七七

学他们的文化,可他们的文化最初的积淀不是来自盛唐?

用他们的语言,可他们的语言最初的借鉴不是源于汉语?

最好的解释,灭人之国,先去其史。

他们扣开了国门,在已经占领的区域出台各种规范,建构各种制度。以社会外在于个人而又超越个人的视角筹备着一个充满强制性的军事社会。他以为消灭了介于国家(政府)与个人之间社会的存在,愚民政策便能大行其道,可是他忽视了这个可爱的中国社会的复杂性与特殊性,血缘、地缘、业缘,无论哪一个因素都可以迅速的组合成一个群体,为着可以生活在自愿合作与可以自我控制的社会而拼尽全力。他用他的“我族中心主义”恰恰的触痛了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内心深处“中华文化要断绝了吗”的这根最痛的神经。于是“忠孝仁义”国民性,“不做亡国奴”的社会人格在绝境中被爱国统一战线激发出来,危难之际,存亡之秋,我们引以为豪的灿烂了五千年的文化,我们为之传承的延续了五千年的价值,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为着共同的目的,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事业,他们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行动者,那个时代的先行者。

他们面临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如何行为?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而想法是行为的萌芽。如果说竞争是合理的,那么这场战争可能无法这么惊心动魄,历史也可能是平淡无奇,但这是一场冲突,是你死我亡的消灭与反抗。中华民族的一员,这一先赋身份容不得我们选择,而反抗或者助纣为虐的身份却可以自致。理想中的角色可能是文安邦,武定过,横刀立马战轩辕,然而太多的“我们”仍是平凡至极,运粮,缝衣,这些实际角色与想象中有太大的角色距离,然而赤诚之心,热血难凉。他们不敢忘记炎黄子孙身份带来的殊荣与自豪,只能合作,共同的去对付外在的压力,寻求安全感,相互支撑。这些个人单纯的想法便为以人际吸引、规范指导,刺激内化的社会整合方式打下了基础。可以看到的是以集体为代表的互动,最终靠着的是组织化的程度而取胜,持久的战争考验的是民族的耐力,在消耗中不断的进行社会整合,梳理社会结构。

二、如何看待?

假设作为生物人,情感是冷漠的,则社会人,其感情却是丰沛的。在一个阶级统治为代表的极度分裂的社会,为着主子的利益舍生忘死,这是不可能的。被管理了太多,奴性或许铭刻在骨子里,被剥削了太久,低头已经成为了生活常态。这场战争是国与国的争斗,也可以是反压迫,反剥削的契机。为什么会在农村将星星之火行成燎原之势。我想大山深处的“我们”没有那么大的格局,没有那么广的胸怀,眼前的苦难已经让“我们”卑微如蝼蚁,城头变化大王旗,最底层的“我们”生活何至于还会更差,但是眼前的若可以改变,哪怕抛弃一切,或许会奋力一搏。所以,对“我们”的刺激,不是知识分子的血,牺牲的生命可以替代,而是实实在在的可以流通向上,现状得以改变。于是,战争对于知识分子是不想国破山河在,对于底层是反抗求生活。令我佩服的是那个时代的精英们意识到了二者之间的统一,构筑起了意识形态领域牢不可破的防线。

三、如何期待?

“为了比每个人的家园和生命更重要的信念而战“、“争自由反奴役的挣扎以及争文明反野蛮还有争正义反邪恶人类的未来取决于他们的胜利”。这注定是一处无法逾合的伤痛,一点无法忘却的历史,一页无法更改的史实。如何期待社会问题被弥合,在已然形成对面反抗性社会组织中贡献力量,需要身份认同与角色认同,内化组织目标以检验成效。

结语

战争的消耗与机会对双方都是平等的,社会力量整理,组织化过程的速度与持久度是决定社会存亡的至要关乎。而文化则扮演着重要的弥合社会裂度,人心差度重要角色。

历史不可改变,国殇仍需铭记

因为珍爱和平

所以我们回首战争

为曾经的屈辱

为不屈的抗争

更为长鸣的警钟

鲜血与抗争写就的历史警告我们

壮大自己,才能坚守和平。

你可能感兴趣的:(向永不妥协的抗争致敬——写在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