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醉在三月里

图片发自App

(一)

此刻,没有风,也没有太阳。

照样泡杯红茶,红茶放在窗台上,香气袅袅给三月的最后一天增加了一些春天的气息。

周末永远是最适合回归自己:睡足够的觉,做最喜欢吃的菜,看最喜欢的电视节目。

去菜市买回自己最喜欢的食物:海带苗、竹笋、菠菜、胡豆、西兰花、蒜薹、草莓,让我念念不忘的是紫绿的春天,买时掂量在手里,轻轻剥开一层,使劲嗅上一嗅,仿佛闻见了整个春天。

回家,在厨房忙活一阵子:一盆凉拌蔬菜(海带苗、竹笋、菠菜)、一盘春天炒鸡蛋、一盘胡豆炒冬菜。端上桌时,胃口打开且大开。

那盘春天炒鸡蛋,咬一口,满嘴生香,不用借助酒力,可以就此醉去。

(二)

我想醉在三月里,不单单因为那盘“春天炒鸡蛋”。

因为三月有你——桐下写吧。

“你在三四月忙碌,七八月自然就会有收获。”这是我的一个学生告诉我的。

于我而言,21天只是一段时间而已。每天写下,每天思考,这已经是一种习惯。

21天已过,写下的热情不会减,写下的文字也不褪色。

读写友们的文字,很多时候赛过读一本书,而且是一种隐形的提醒与借鉴。

宁才是“温柔的坚持”的高手,无论遇到的孩子多么有个性,或者多么无厘头,她都能循循善诱,让孩子体面又舒服地做回自己。

敏是“用心感悟生活”的高手。这生活包括教育,也包括我们的烟火气。所有的学生在她面前,都是一个完整的人,都是一个充分值得欣赏的人。

梅依旧在用“聊天式”的写作方式,细腻的感悟着这个多姿的春天。

楠依旧在新的工作岗位“充分地吸收”,跟着她,我也学到了不少。于她而言,所有的经历真的都是一种财富。

……

在孩子面前,我们都变得“慈悲”了一些。在教育面前,我们都变得“谨慎”了一些。无论“慈悲”还是“谨慎”,我们都想做得更好。

(三)

回望这个三月,除了每周该上的课,记忆里留下了什么呢?

三场读书分享会。

——两场我们的桐下读吧,每次都把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完全放进去。或许并不专业,并不完美,但只要我们没有当成任务来做,自然身心愉快。我们的寒假读书分享,我们的“钝感力”分享,我们的笑声,我们的困惑,都在这里链接。

——一场以数学为主题的名师工作室读书分享会。虽然没有参与完整,但能感受到“专业成长”的涌动。这样的读书分享,绝不是让“思想在原地打转”。

一场故事汇。

——3月23日的故事汇,现在都记忆犹新。见识一些,也开阔一些。也许这句话很适合:“你爬上山顶,不是让别人看见你,而是让你看见别人。”


图片发自App

一个共读课程。

——用心聆听文芳的《教育的勇气》共读课程,只花了9.9元。这9.9元,千值万值,价廉物美。其实我很少参与网络上的这种活动,因为怕自己不能坚持。而这次,毫不犹豫地选择坚持听,还打算坚持用文字回应,实在是因为文芳的分享,对我来说太有吸引力:相当于读了好多本书,且能不定时的回想。

呵,这个三月我一定长高了不少。

(四)

也许我重点应该记录那些课,那些孩子。

那就去三月我的文字里寻找影儿吧。

某些时候,我也愿意醉在自己的课堂里,自己的研究里。

希望我的课能与江小白的那句话匹配:除了数学,就是哲学。

(五)

对面屋顶有棵不知名的树,树上的叶片基本成型,两只麻雀在枝头闹春。

我想,它们也愿意醉在这个三月里。

(六)

午睡,梦见有高手(不只一位)指点我的文字,就愿醉去。

愿三月的这份醉赠予四月,也赠予看到这里的你。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想醉在三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