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非要在别人的维艰里寻找优越感?

为何非要在别人的维艰里寻找优越感?_第1张图片

范雨素“被走红”后,平静的生活瞬间波澜,媒体和出版社趋之若鹜,这种效应在全媒体时代叫做IP。只要有影响力就有流量,有流量就有利益,就能在考核的KPI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潜在游戏规则早已不分实际的影响,只要有人看,有人买单,就会有人去发力挖掘。

对于这个焦虑的时代,太多看起来美好的事情,都会遭到质疑和流言,只有当别人的维艰之道被公诸于众时,围观的群众才能有所感怀,甚至会忘记自己的生存焦虑,在刷屏的过程中俯下心灵,去感受“被刻奇”的美好。

范雨素的“文笔”而言,就事论事也并非好上天,更多的关注度是停留在情怀和阶层的层面上,认为范雨素是育儿嫂中最会写文字的中年妇女,甚至很多人被感动,在疯狂为10万+助力推波。只是在他们的心中,有多少真正的感动,就不太好说了。

有时候想想,这个世界很是怪诞,人们为了平衡自己的归属感,会不由自主的苛责强者、怜悯弱者。强者做的再怎么好,都觉得是理所当然,甚至会给优秀的名头上扣上各种帽子,只为和自己的水平站齐。对于弱者而言,即使做的不好,也能宽容以待,如若超常发挥,就能被捧上天,而且是含着泪花,捧到天际。

这一点,在余秀华和范雨素的身上基本得到验证。一个是充满对自由爱情向往,要穿越大半个地球去睡仰望的男人,一个是乐观沉静的老北漂,在维艰的生活里依旧充满诗和远方。就这样的两个女人,竟然感动刺激了那么多人的泪腺,着实泪点够低。

这些现实存在的景象,媒体们深知其中的套路,只有这样才会让焦灼的人们,感觉自己有些许存在感,即便躺在地下室的八人间里,也不至于一面倒的情绪低下,因为在生活的起跑线上,还有人在维艰里歌唱梦想,这就自然能抚平心头的不甘和暂时的焦虑。

于此,每每出现这种现象的时候,一头在期盼逆流而上结局,一头在制造逆流而上的故事,两厢情愿的契机,往往最后成为10万+的格局,不信,你扪心自问是不是这么回事儿。

更有意思事情,有媒体把“民工带60斤煎饼外出打工,午餐花1元多”的现实心酸拉倒台面上说,干巴巴的煎饼,还说吃不腻,真是让人感到不解。吃煎饼的过程和“所谓享受”的姿势,在高清的摄像头下,出来的效果是很好,但是所谓的审美和感动,真是很反智商。

说实话,要想平衡一个人的归属感,也不外乎就两种手段,向上推进品质,向下俯瞰心酸,这一点上,众人的喜好往往喜欢后者,总以为比自己不堪的人活出人样,就很感动。有时候认真分析,你会发现在微博上骂明星富豪的那些人和感动范雨素们的那些人,应该是同一拨ID,

这边的吃相越是泪花满满,那边的骂相却更是粗鲁到尽头。趋利避苦是人性使然,也是伦理的根基。只是当情绪的洪流将这些维艰的意识称之为感动时,这不免让人感到矛盾,明明是想追求快乐,却为何希望别人苦呢。

更可怕的是把这种“别人苦”的模型,作为一种感动的物质当作神龛去祭拜时,更让人感到莫名的尴尬和后怕。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何非要在别人的维艰里寻找优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