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大学:比起没钱,你内心更恐惧的可能是......

新生大学:比起没钱,你内心更恐惧的可能是......_第1张图片

你曾经被哪个恐怖片震撼到了?

我敢保证,看完下面的内容,你就不会觉得那个恐怖片算什么了。

《纸牌屋》的制片商拍了一部不错的巴西电视剧,名字叫做《3%》。

故事描述人们一生只有一次机会获得更好的生活和地位,但每个人都必须经历残酷(而且并不公平)的选拔过程 —— 只有百分之三的候选人最终能获得成功。

这些幸运儿在社会阶层中高人一等,而其他人将面对缺电、缺水、缺食物的可怕生活。

故事本身虽然也不错,但是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反倒是其中的一个情节。

真的是细!思!极!恐!

选拔到了第四步,需要大家组成一个团队,来完成一个团队任务。

而这次的任务,就是要通过一段黑暗的隧道。

看着就吓人,估计里面会出现各种恐怖机关和魔鬼关,让我回想起小时候曾经在娱乐场十分受欢迎的鬼屋。

主人公们走进了这个隧道,走了一会儿发现根本就没有任何恐怖机关。但真正恐怖的事情,却慢慢开始发生了。

每个人都发现,其他人开始指责自己。

而这些指责的内容,可谓是针针见血,拳拳到肉。每一句话都戳中了他们内心深处最恐惧也最软弱的地方。

害怕被抛弃的人,会听到别人说出放弃 TA 的话;曾经做过背叛的人,会听到别人对于背叛的指责;如果你害怕某些特定人物,他们甚至会以一种幻象的形式找到你。

原来测试者在这个空无一人的隧道中释放了某种 “神经气体”,它会激发你的潜意识,让你自动脑补出自己的恐惧。

这其实要比任何人为制造的恐惧都要大,因为它是私人定制的。

无独有偶,在《黑镜》第三季中也出现了类似的情节。

在未来世界里,主人公作为游戏体验者,测试了一款虚拟现实的恐怖游戏。

他被关在空无一人的别墅里。随着游戏的进行,不断会有各种恐怖的东西登场。

他们不是《午夜凶铃》里的贞子,也不是《德州电锯杀人狂》里的疯子。

而是一只蜘蛛,或者是童年欺负过你的同班同学。

这些看似没有任何恐怖因素的东西,其实深深地植入在我们的大脑潜意识里,比起贞子,我们更恐惧的可能是他们。

真正的恐惧从来不在别处

一个恐惧的大小,其实并不仅仅取决于恐惧本身。

除了那些让你恐惧的事物本身之外,我们自身的承受能力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同样是十公斤的物体,对于一个成年人,可能并不重,但是对于一个两三岁的孩子,那看起来就是永远也抬不起来的重物。

这也是为什么在马戏团里,驯兽师在地上插一个小木棍就可以拴住一头成年大象。

因为对于大象来说,在它还是小象的时候,就一直被这个小木棍拴住,它已经习惯了自己不可能挣脱的 “事实”。

对于我们也是一样。

我们还比较脆弱,没有任何抵抗能力的时候,即便是再小的恐惧,在我们看来可能都足够大,甚至威胁到生命。

这样的印象虽然随着我们的成长会逐渐淡去,但它很难完全消失,多半都残留在我们的潜意识当中。

等到某个情景或者某个事物,激发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恐惧,它就会把我们迅速拉回到当时的场景,让我们沉浸在这样的恐惧中。

所以真正可怕的,从来不是外界的灌输,而是内在的唤醒。

自证语言,添油加醋

我们在做噩梦的时候,之所以会越陷越深,除了因为我们知道自己真正害怕什么之外,我们还知道它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我们会最害怕。

更重要的是:我们甚至希望它赶快出现。

面对恶劣的环境时,我们都有一种自证语言的倾向。

比起 “不确定”,我们更希望结果是 “确定的”,即便这种结果是消极的,也好过悬而未决。

换句话说,我们宁可要确定的坏结果,也不希望自己在那边等待不确定的结果。

所以我们在做噩梦的时候,总会出现这样的情景:

现在的状况已经很糟了,下一步该不会是更糟的结果吧。

但结果往往是:Bingo,恭喜你回答正确。

你在崩溃的同时,都会进一步去想下一个更坏的场景,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地让自己深陷下去。

虽然这只是梦境,但是它对于你的现实生活有重大影响。

你会潜意识地去躲避那些会激发这种情绪的事情,尽管你在用各种其他的理由搪塞,但实际上你不做这件事,可能仅仅源于深层次对于蜘蛛或者其他东西的恐惧。

克服恐惧,获得新生

我们不可能没有恐惧,因为这是生存必要的情绪。这就好比你在丛林中看到了一只老虎,本能的恐惧会让你逃跑,而这恰恰为你的生存提供了保障。

这并不代表,所有的恐惧都有它的合理性。

有些恐惧深植于我们的内心,不经意间阻碍着我们的发展,这个时候就要想办法去克服它们。

分清现在过去的差异

我们内心像那头大象一样,其实也是在不断成长的。

过去的恐惧,只是因为你还不够强大。实际上它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恐怖,对于现在的你来说,它只是插在地上的一个木棍。

一定要分清自己现在和过去的不同,尝试着去挪动一下那个木棍,你会发现大多数恐惧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改变自己的语言

当你的字典里总是出现 “永远不行”、“绝对不可以”、“总是没办法” 这些极端词组的时候,你就要小心了。因为它们极有可能是你不愿意面对的内心恐惧。

我们通过使用这样的极端词组,来暗示自己根本不可以做某些事,从而远离那些曾经的恐怖。

就像我们说过的自证预言一样,有的时候说着说着这句话就成真了。

所以从现在开始,尽量把这些极端的消极词组从自己的大脑里抹除,防止它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思维定势。

假装自己可以

万事开头难。所以开头的时候,不妨先从假装开始。

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洗脑,既然对于过去的恐惧只是你脑海里的妄想,那么我们就用正向的积极暗示来对抗它。

英文里有一句: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说的就是 “美梦装着装着就成真了”。

所以大家不要放弃,梦想不光要有,还要时不时拿出来装一装,说不定哪天就实现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生大学:比起没钱,你内心更恐惧的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