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你的虚荣抹杀孩子的天真

别让你的虚荣抹杀孩子的天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当今社会,凡事好跟风,怕别人说自己out了。孩子的业余教育,也是。

    去年,流行学吉他,大街上一群孩子背着吉他;今年,流行跆拳道,又一伙宽衣大库的“韩国人”;明年,国家出了个围棋冠军,一个个都成了围棋天才。

    有些家长说起来,总是夸耀“俺孩子会*,*,*……”总想给人留下一种孩子就是一个“小天才”,学啥啥会,实际半斤八两,本职不专,杂学繁重,孩子丧失了,本有的天真。

    孩子不能成为家长炫耀的资本。

    越成熟的家长,逢人说起来,都是孩子的不是,即使守着孩子都也说他的不是“这孩子不行啊,太懒……”而内心却引以为傲。炫耀跟表扬是两码事,表扬是发自内心的鼓励;炫耀是对外显摆的浮夸。

    大人深切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孩子需要什么,这在繁复的世间,显得尤其重要。不少家长,对“兴趣爱好”的定位就有误!兴趣爱好,是无关本身专业的,一种休憩;闲暇之余,你愿意为之付出,不谈回报,不问目的。一个孩子,一上午能坐在那,看半天书,玩半天泥巴,和一群小朋友疯跑玩耍……都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应该让孩子多涉猎社会的各个方面,但一定要讲目的(考证),那便是痛苦的开始。孩子的自尊来自内心的对自己的肯定,不在于别的的看法。一样爱好,要是能让孩子更加自信,她愿意学,而不是痛苦的逼迫,会增加自信;反之,她不愿意,你强加给他,就会逆反。

    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谁会全面发展,谁能全面发展?那些得到真正幸福的人,恰恰在于多方面的无知,一方面的专注。鼓励孩子更多的尝试是有必要的,在尝试中发现自我,成就自我。但不应该强迫他在多方面“全面发展”。季羡林说自己对篮球一窍不通;学者汤一介的父亲是国学大师,琴棋书画照样一窍不通;更不用说,数学考个位数的钱钟书了……

    攀比,没有错,但不能事事攀比。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有些家长盲目跟风,造成孩子身心疲惫反而不美。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或者身体协调能力强,适合运动,或者比较感性,观察细致,适合文职……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发展经历,孩子的特点,细微观察,为孩子选择最合适的“兴趣爱好”,而不要跟风。像很多事情一样,面对选择多样的选择,我们应该擦亮眼睛,静下心来,多观察自己孩子的天赋所在。

    “国际范”也是一个流行词,我们生怕孩子“土鳖”,没见过世面。但每个孩子都应有自己的“个性”,而不应屈从于流行。再说,我们为什么强迫孩子有“国际范”?气质是一种从内而外的修养。心理学上讲“一个人,内心对自己的评价,才是其自尊常驻的根源。”  你的孩子会不会弹钢琴,不会下围棋,知不知道“莫言”,与气质无关。

    “互补”教育更要不得。让一个好动的孩子学画画,让一个好静的孩子连篮球,就是一场灾难。

    每每我们大人为孩子做出一个决定,一定要深思,这样做是真的为了孩子,还是自己的虚荣。别中了跟风的毒,为了虚荣,毁了孩子。

    每一个幸福孩子背后,不是有多么贴心的家长,而是有个懂他的大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别让你的虚荣抹杀孩子的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