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明月清风原创作品,任何形式的转载请联系作者。
2017年12月,中兴一位42岁工程师欧某跳楼自杀,轰动一时。究其原因,是无法接受被劝退的现实,想不开,做出了极端举动。该工程师是南开的硕士,在华为做了八年,在中兴又做了六年,按理说是非常优秀的人才,却走上了一条决绝的不归路。
细思量,欧某跳楼自杀这一悲剧,是典型的遭遇中年危机无法化解的案例。
中年危机,又称为“灰色中年”,高发在39-59岁,人在进入这个阶段后,承受着自身生理及行为上的不适应和心理上的不平衡,加上家庭和社会的地位受到挑战,使得他们内心矛盾重重,产生焦虑、紧张、压抑等负面情绪。如果内心矛盾得不到解决,负面情绪得不到排解,就会爆发出来,严重的就会出现像欧某这样决绝的举动。
那么,该怎样面对中年危机,如何化解中年危机呢?
王阳明先生说:一切生活问题,都源于“做人”这颗种子。也就是说,用“种子法则”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那么,怎么用“种子法则”解决生活问题呢?
著名文化学者费勇教授在《做人》一书里做了详尽的解答。《做人》是一本切实可行的“做人“指导手册,是有关日常生活困惑的答案书。费勇教授以浅白的语言解读王阳明的五个生活法则,而“种子法则”是这五个生活法则中的第一法则。
1、想让生命之树枝繁叶茂,首先抓住大的“核桃”
有一位小和尚每天很忙碌,但没有进步,便去请教老和尚。
老和尚让他拿出来化缘用的钵,向里装核桃,直到放不下为止。然后,又让他往里放大米,居然可以放进去。直到大米放不下后,又让他往里倒水,也可以放进去。又拿一勺盐,还是可以放进去。钵里放满核桃之后,还可以放进这么多东西。
老和尚问小和尚,明白了吗?小和尚茫然。
于是,老和尚让小和尚再拿来一个钵。先放水,再放了一勺盐,再放米,把钵装满米的时候,水开始溢了出来。老和尚让小和尚再放核桃,一颗也放不进去了。
小和尚这才明白老和尚的意思:如果把那些小的、琐屑的东西放满了,那么就不能再放大的、核心的东西。但如果抓住了核心的、大的东西,那些小的、琐屑的东西就能被包容进去。
这个故事中的钵好比我们的生命,在我们的生命过程中,如果首先抓住大的核桃,就可以容纳很多别的东西。但如果我们总是在一些细枝末节上劳费心思精力,那么,一辈子都无法把大的核桃装进去。
这个故事的内核在王阳明的心学里,叫“种子法则”。
王阳明把我们的生命比作一棵树,树的成长,首先要找到种子,并且在种子上下功夫,让种子发芽,扎根泥土,然后才会枝繁叶茂,长成参天大树。而这颗“种子”,就是做人的“本原”,也就是“志向”,即知道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且找到了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根源,那么每天的努力,都会促其进步,像一棵树那样,越来越强壮。但如果没有找到根源,只是向外追求,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很快衰老,就像把一棵没有根的树种在水边,很快就会死亡。
说到这里,我们回到文章开头的欧某跳楼自杀事件。
用“种子法则”来分析,就会看清本质。欧某没有找到自己的“种子”,即做人的“本原”,所以纠结着一个职位放不下。
他就像一棵没有根的大树,虽然从表面上各方面很优秀,似乎看不出什么问题,但随着年龄增长,压力增大,终究支撑不住。而那个被劝退的职位,只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2、化解中年危机最有力的武器是,认清社会角色
我们一般人从出生到离世,大多是按部就班。在中国古代,读书人基本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现如今,也差不多 ,上完学找工作,一直干到退休,一辈子就这样过了。
但有极少数人,他们活着不仅做事,还做人。对于他们来说,活着,不只是延续生命,而是干一番事业。干一番事业,不只是获得社会的认可,而是在做事的过程中,成就一种人格。王阳明就是这极少数的人。
他17岁娶亲回余姚途中,经过上饶,听说理学大师娄谅在此,就前去拜谒,向他请教如何才能成为圣人。
娄谅告诉他,“圣人必可学而至”。
娄谅这句“圣人必可学而至”成了王阳明终生的追求,先内圣而后外王,也成了王阳明心学的大方向。
王阳明在云南当清吏司主事,也就是主管云南的司法案子时,发现监狱系统腐败,他尽自己所能平反了一些冤假错案,心力交瘁。
一次,办完公事,去九华山拜访一位隐居的高人“蔡蓬头”询问如何学习做神仙。
“蔡蓬头”回答;“尚未,尚未。”
王阳明再问。
“蔡蓬头”直截了当说,“我看你一团官相,做什么神仙呢?”
这说明当时的王阳明内心有着道家出世的想法。
还有记载,后来,王阳明去杭州游玩,见到一个和尚,已经闭关三年,几乎不曾开口说话。王阳明对和尚大喝一声:“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什么?终日眼睁睁看什么?”
这句话颇有禅机,可惜和尚只会打坐,并没有真正的觉悟,被王阳明一喝,居然开口讲话。王阳明就与和尚进行了一番关于人性话题的讨论,说得和尚第二天还俗回家,奉养老母去了。
王阳明几经探索,一直到龙场悟道后,才完全专注于圣人之学。1505年,他开始讲身心修炼之学,完成了从“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到“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的转变。
从此,王阳明确立了自己的社会角色:尽职尽责的官员和不懈的老师。做官和讲学,是他“成圣”的直接途径,他在做官、讲学中做人,在做人中成圣。
在确立了自己的社会角色后,王阳明才彻底把许多不公平的待遇和困境看淡看清,是他内心的笃定化解了面临的诸多危机,甚至死亡威胁。
有人会嘀咕,王阳明是圣人,我们是普通的平凡人,与我们相距太远。
朱熹说:饮食是天理,美食是人欲;夫妻是天理,三妻四妾是人欲;所以要存天理灭人欲。
王阳明在《传习录》里反复强调,你要找到一个一以贯之的东西,这个一以贯之的东西,就好像树的根,这个根,就是天理。
不忘天理,就是从欲望的泥沼中跳出来,回到人的本性。也就是说,人性本来都是圣贤的境界,人人都是圣人;人性本来都是佛的境界,人人都是佛;人性本来都是“自然”的境界,人人都可以是“真人”。
从王阳明的经历,可以看到,他的成长道路并不平坦,历尽艰难,几经探索。因为最终他掌握了本原,弄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即抓住了事情的主宰,所以再大的苦头对他来说也虽苦有甘,他也能够克服。
我们作为平凡的普通人,学习王阳明的心学,不是为了成圣成佛,而是学习他抓本原,确立 “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志向,把这个志向作为种在我们心底的种子。
这颗种子,在王阳明心学里,开始叫“天理”,后来叫“良知”,这颗种子会让你的生命不断成长,不断自我完善。
一个人一旦有了这一颗种子,做什么事,都如做同一件事,做任何事,都会为你带来源源不断的的能量。
有了这颗种子,你就像吃了定心丸,做什么事,都会内心安宁,中年危机的一切烦恼也都会迎刃而解,再也困扰不了你。
在《幸福之路》里,罗素说:从世俗的角度看,能挣多少钱,是衡量人智力水平的公认标准,在大众眼里,挣钱多的人聪明,挣钱少的人就愚蠢。于是,每个人都在争分夺秒地赚钱,并乐此不疲。
金钱确实能增强人的幸福感,但金钱并不是人生的全部追求,如果只一味地抓金钱,而忘了自己的初心,不但不能获得幸福感,还有可能迷失人生,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欧某,如果他不是迷失了初心,只揪着那份职位不放,也不会走极端。
其实,幸福有很多要素,根植内心的那“种子”是获取幸福的力量源泉,金钱职位只是幸福的组成要素。
如果为了金钱职位等所谓的成功,而舍本逐末,忘记了“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代价就太大了。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像王阳明说的那样,内心根植了一颗“种子”,找到了应当做什么样的人的志向,学会了抓大放小,一辈子都不会有中年危机,也不会有什么人生危机。一辈子都会“废寝忘食”,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并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