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语言,孩子的起跑线

      “不许动!”

      “不许碰!”

      “快点来吃饭!”

      ……

      一大早,屋子里就响起我对儿子的咆哮声。

      无论我怎么喊,儿子全然听不到,继续玩水、碰插座、不肯过来吃饭……每次我强硬阻止他时,他就会哇哇大哭表示抗议。一个本来很美好的早上,就在我的喝斥声和儿子的哭闹声中度过了,一股焦虑夹杂着些许无力感充盈着我的内心。

      “你要给予儿子多一些耐心。他还只是个两岁不到的小孩,你怎么可能要求他按照你的指令来做事呢?他还不懂。你需要引导他呀!”先生安抚我,可是我一点都听不进去。

      直到上班路上,听了一段关于《父母的语言》的解读音频后,我脸上发烫,我为我对孩子的粗暴的语言而表示自责,我要反思我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了。

      《父母的语言》的作者萨斯金德博士和她的团队发现:在孩子三岁前,父母的语言是刺激大脑发育最好的教育资源。

一、3000万的词汇差距

      你知道吗?父母的语言能塑造孩子强大的学习脑。父母与孩子间的互动沟通就能影响孩子在4岁前对语言的掌握和理解,这个差距可以达到3000万个词汇。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3000万个!

二、这么大的差距从何而来?

1、神经可塑性

      我们每个人出生后每秒钟能够产生700~1000条类神经连接,然而数量如此庞大的类神经连接如果长期保留,那么大脑将不堪负荷。因此大脑会有一个“突出削减”的过程,削除不必要的神经连接,淘汰较弱或不经常使用的部分。

      孩子早期的语言环境,即父母提供的语言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先天潜能的发挥。这是决定特定神经元回路的优势、持久性和修建其他神经元回路的必要刺激因素。因此,父母对孩子说的词汇量和对孩子说话的方式,将会对孩子日后的社交、情商和认知能力的开发产生深远的影响。

2、数学空间词汇的差异性滋养

      父母语言的神奇作用远不止简单的词汇导入,而是会影响孩子数学、空间推理和读写能力的发展。

      平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意识地加入数学、空间等词汇。比如爬楼梯时,可以这样跟孩子说:“来,宝宝,你看!这是第一格楼梯,第二格楼梯……第二格楼梯在哪里?你指给妈妈看。”

      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逐渐养成对数学、空间词汇有清晰的概念。

3、培养成长性思维

      父母的语言具有“迷惑性”,是因为父母的语言对于孩子的思维塑造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孩子难免受到周遭环境中不利于他们成长的语言影响。

      比如父母一直夸孩子“你好棒呀!你好聪明呀!”像这种来自于对天赋的肯定,容易让孩子形成固定思维。他们会认为自己天生“聪明”,于是当他们面对无法完成的事情时,会更容易放弃,因为他们“不够聪明”。这是父母需要警惕的。

      父母对孩子的肯定与赞扬,应该是基于对过程的称赞,这将有助于孩子形成成长性思维。具备这种思维,孩子会认识到自身的能力是来自于不断的刻意练习,而非天赋,他们将不惮于自我挑战,坚持探索。

4、培养自控力

      自控力也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父母的语言在日常互动中可以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如果父母一直使用命令式的语言,如“不可以”、“不能”、“不行”等带有训斥的语言时,孩子将会畏畏缩缩的,不敢去探索世界的新奇和自己的边界,逐渐丢失了自控力。

      如果父母采用的是鼓励式的,建议提示型的语言来管教孩子,引导孩子提出意见或选择,孩子的自控力就会得到提示。比如采用“因果思维”的方式和孩子对话,可以促使孩子去探究事情的因果关系。

5、道德观的建立

      父母的语言对孩子宽容的品质和良好的道德行为都有影响。

      前面提到要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离不开父母基于行为的夸赞,同样的,为了帮助孩子变得善良,父母需要基于个人的称赞,当孩子做错事时,是基于行为的批评,而非基于人格的批评。

三、优化大脑的亲子沟通方式——3T原则

1、共情关注(Tune in)

      共情关注要求父母要有意识地去观察孩子在关注什么,再去和孩子谈论。孩子不会像成年人一样有强大的执行力,他们只愿意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关注点来及时作出回应。

      比如我们在给孩子读绘本时,他会走神,不会跟着我们的节奏来。他有可能会去摸摸积木,这时你可以说:“哦,宝宝想摸摸积木吗?来,我们一起摸,摸完了哦,我们来摸摸绘本,好吗?”

      又比如你在读这一页绘本时,孩子想要翻回前一页,这时你可以说:“宝宝喜欢前一页的小猫咪,是吗?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关于共情关注,对我触动挺大的。我在带孩子时,时常采用强硬的手段或暴力的语言,总想让他跟着我的节奏走,结果是孩子哭闹得厉害,而我是生气,焦虑。现在想想,多惭愧呀! 我们要了解孩子的特点,观察、理解他们,并对孩子的行为及时作出回应。我们要不断解释孩子的感觉,让他快速学习语言。

      父母在与孩子沟通过程中,要尽量采用儿向语言,也叫婴儿语。比如拉臭臭、吃饭饭、吃果果等叠加词,研究表明儿向语言音调优美、韵律动人,婴幼儿更喜欢听。只有先吸引婴儿的耳朵,才能让他关注说话的内容。

2、充分交流(Talk more)

      多跟孩子交流。

01、 多向孩子描述日常活动

      比如教孩子刷牙时,可以这样说:

      “到刷牙时间啦!”

      “你的牙刷是紫色的,妈妈的是绿色的。”

      “现在我们要把牙膏挤到牙刷上。”

      “来,一点点挤,干得真棒!”

      “好,现在准备刷牙了。开始刷吧,从上到下,还要刷刷舌头。”

02、少用代词

      少用代词,如“这个”、“那个”等,这会让孩子感到困惑,不利于接触更多的词汇。

      比如你喜欢孩子画的图画,你可以这样说:“我很喜欢你画的小狗。”

03、脱离语境,调动孩子的想象力

      比如可以和孩子聊聊一起做过某事的经历、孩子喜欢的玩具等。让孩子根据目前自身的词汇来理解未知的概念。

04、“扩句”

      是指语言的扩展。

      比如孩子说“抱抱”,父母可以这样回应TA:“宝宝是不是累了,要妈妈抱抱?”

      久而久之,孩子会表达:“妈妈,我好累,抱抱我吧。”

3、轮流谈话(Take turns)

      轮流谈话是亲子交流中最重要的一环,对于开发儿童的大脑起着决定性作用。

      父母和孩子的“轮流谈话”中,要注意应该多开展开放式问题,而非封闭式的谈话。

      比如你想让孩子不要乱动水杯时,你可以这样说:“水杯的水很烫的,会烫伤你的,不能去乱动它,知道吗?”

      家长通过语言,培养孩子对于事情的因果关系进行思考,让他们逐渐地学会解决问题。

4、关掉它(Turn it off)

      数字时代,电视、电脑、收集抢占了人们的注意力,孩子也不例外。然而电子产品做不到关注孩子,与孩子进行深度交流。所以请把电视、手机关掉,与孩子进行亲子互动和回应吧。对于孩子来说,在与父母的语言互动中能得到反馈,知道自己的言行何不合乎规矩,与他人是否融洽。这样的互动对于培养孩子的情商是多么重要啊。

      听完此书的音频分享,我深深地反省自己的言行,惭愧、自责,我不能让我的每一句话,渐渐变成了孩子未来的模样。所以我要改变自己说话的方式,关注自己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次交谈和每一份互动。

      最好的教育是免费的,愿你我都能好好说话,说好话,让语言的魅力陪伴孩子健康成长,笑迎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父母的语言,孩子的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