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耐心什么的都是扯淡!

鲁尼六岁了,就在今年,他学会了很多新本领,自理能力越来越强。比如:

  • 洗澡时,自己脱衣服、

    调节水温,洗完自己擦干身体、涂抹护肤霜,然后穿上睡衣,一气呵成,动作迅速。

  • 独自坐电梯下楼去找同学玩。

  • 独自去小区的超市买东西,并且学会了简单的加减运算。

  • 自己用刀切水果。

  • 自己用筷子吃鱼、自己剥虾。

  • 上完大号自己擦屁股。

  • 学会了拖地、洗袜子。

  • 放学后先做完作业、练完琴后再玩。

……

其实这些事在我看来根本不算什么,我小时候,六岁都会帮全家人洗衣做饭,甚至浇水种菜了呢,不过那是在农村,而且当时家里穷,孩子多,我爸妈都要出门赚钱,没办法,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

可是,如今的生活条件那么好,家里又只有一两个孩子,哪个孩子不是被大人宠着、爱着,围着转啊?要学会独立做这些事,还真不那么容易呢。

我接触过不少跟鲁尼同龄的孩子,发现大部分都还不会自己洗澡,不敢去超市买东西,不会用刀和筷子,不会主动做作业,有些甚至吃饭还要大人喂。

对比之下,我才知道鲁尼的自理能力还算是不错的。

谈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大多数文章都是说,要有耐心,要学会放手,多鼓励孩子,等等。

这种正确的废话谁都会说,可是,当你亲眼看到孩子:

吃饭时把饭粒黏得浑身满地、

洗澡时浴室就像是闹了水灾、

擦完屁股裤子上竟然还黏了屎、

刷个牙搞得一管牙膏都没了、

写作业慢吞吞,总是边做边玩时,

我就不信你还能够忍住不冒火!

这种时候,耐心什么的都是扯淡,反正我是

分分钟眼睛喷火,脑袋冒烟,只想赶紧替他做完结束这个噩梦。

就拿刚开始学钢琴那会来说吧,每次练琴,看着他坐在琴凳上身体扭来扭去,一会抠鼻子,一会挠个头,一会扯衣服,弹着弹着手指又变型,这首曲子还没练熟又换下一首时,我心里急得好像有千万只毛毛虫在一起蠕动,直想去挠墙!

我终于明白那些陪作业的妈妈为什么深夜咆哮了!

我曾经告诉自己,绝不能像那些妈妈们一样陪作业,孩子磨蹭是在寻找自己的节奏,不要去打扰他!

可现实却是,我再一次被自己啪啪啪地打了脸,最终没能忍住,开始嘴上犯贱:

“坐好!不要动来动去!”

“注意手型!你看你这只手指又弯了!”

“手要立起来!”

“不要挖鼻子,脏死了!”

……

不用猜,这样做的后果就是,鲁尼也发飙了,大声说:“我不弹了!你行你来弹啊!”

说完气冲冲地离开了琴房,任我怎么道歉怎么劝说都不愿意再弹,搞得我也是又郁闷又生气。

为了防止被气出病来,我只好把陪练钢琴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了鲁先生(鲁尼爸爸),没想到他倒给我上了一堂“如何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课”。

我陪练的时候,是这样的,啥事不做,就挨着鲁尼坐在旁边,眼睛一直盯着他,所以他稍微有一点点不专心或是有啥小动作,我都一清二楚,于是会忍不住指出来,说得多了,口气慢慢就变得不耐烦起来。

鲁先生呢,就不是这样,他会找个角落离远点坐,等看鲁尼准备弹琴了,他就掏出手机来看,不管鲁尼弹得怎么样,他都不说什么,反正他也啥都不懂,他就会在鲁尼弹完时鼓个掌。

我一开始还觉得他可真会偷懒,这样也算是陪练吗?

可没想到,每次他陪练时,鲁尼反而弹得更好,以前一个小时都完成不了的任务,竟然半个小时就完成了,这可真是令我感到惊讶。

鲁先生得意地跟我说:“看,偷懒才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最好办法吧?你啊,就是管得太多了。”

我嘴里说“是是是”,心里却不以为然:你还不是想为自己偷懒找借口?

可是,接下来又发生了一件事,却让我彻底接受了鲁先生的这一观点。

那天,幼儿园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小朋友们自己用卡纸做纸盒子。

鲁尼一回到家,就忙着搬出了所有的工具:剪刀、尺子、卡纸、双面胶,首先照着书画好图案,然后剪下来让我帮他粘成纸盒子。

可是我一看,他画的正方形没有一条边是相等的,剪的边缘也是歪歪扭扭,根本折不起来。

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亲自动手,给他做了一个盒子,边做边教他如何使用尺子画四条边都相等的正方形。

可是,等到他再次拿起尺子画正方形时,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要么是线画不直,要么是刻度没对准。

我在一旁看得直着急,忍不住又开始唠叨,鲁尼也急了,干脆把卡纸和尺子推到我面前:“妈妈,我老是做不好,还是你来帮我做吧。”

就在这时,鲁先生回来了,我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给小贝洗澡去了。

等我把小贝哄睡着出来,看到鲁先生正躺在沙发上刷手机,说好的陪儿子呢?

我正想发火,鲁尼拿起两个纸盒走到我面前,开心地说:“妈妈,这是我自己做的,漂亮吧?”

我不相信,白了一眼鲁先生,说:“爸爸没帮你吗?”

“他自己会做,不用我帮忙。”鲁先生笑了笑。

“是啊,妈妈,我会做了!你不相信我再做一个给你看。”

说着,鲁尼迅速地拿起尺子画起来,不一会儿果然又做好了一个。

我这才相信鲁尼的确是从头到尾一个人独立完成的,然后作出很夸张的惊讶状:“哇,你太厉害了!”

狠狠地夸奖了他一番,让他得意洋洋,又不知疲倦地做了好几个盒子。

通过这两件事,我才是真正看清了:原来我真的是管多了,偷懒才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制胜法宝啊。

我想起今年以来鲁尼学会的那些新本领,像独立洗澡、自己擦屁股、自己去超市买东西等等,不都是因为我忙着照顾小贝管不了他,才“逼”得他不得不学会的吗?

陪伴孩子时要专心,是我一直以来倡导的理念,可是在孩子学习自理的过程中,专心陪伴反而成了孩子独立的阻力,只有学会“偷懒”,才能让孩子学会各项新技能。

想想看,当孩子在学习自理的新技能时,哪次不是手脚笨拙,折腾半天

啊,比如:

  • 练习自己吃饭时,吃得满身满脸满地满墙全都是。

  • 练习穿衣服时,经常穿了脱脱了穿,折腾超长时间,就怕他冻着。

  • 练习擦屁股时,每次都要用掉一大半卷纸,整个厕所全是纸巾。

  • 练习刷牙时,经常是嘴里挂着泡沫,牙齿上还残留一根菜叶。

这时候,你如果太认真了,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看,肯定忍不住要唠叨,尤其是对于有强迫症的处女座来说,简直是分分钟要爆炸啊!

可是从孩子的角度来看,这时候,他也很绝望很无力啊,本来在跟自己的小手小脚较劲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要忍受你在旁边不停的唠唠叨叨、叽叽歪歪,说他这做得不对,那做得不好,他是什么感受?

这么做的结果就是,你忙得鸡飞狗跳,累得心急火燎,娃儿烦得要死,自信心也严重受挫,他要么大声抗议,跟你吵一架,要么干脆放弃努力,完全交给你处理。

也许有朋友会说,我耐心超好的,我才会不会那么嘴贱呢,娃儿在练习的时候,我只会不停地鼓励他,给他加油,对他说“真棒”、“做得真好”,这样他肯定有动力做得更好了吧?

可是,以我的实践来看,这样的方法对于敏感的孩子来说也是行不通的。

为什么呢?

因为孩子在练习自理新技能时,他心里其实很清楚自己做得不够好,你的夸奖只会给他带来更多的压力和心理包袱,他很担心自己达不到你的要求而让你失望,所以反而更不愿意反复去练习,不去做就不会有失败嘛。

事实上就算你什么都不说,只是用殷切的眼神盯着他看,这个压力也是山大的。

不知道你们怎么样,反正我上学那会,写作业时,最害怕老师突然走过来,站在我身边盯着我看,那时心里真是超级紧张,大脑顿时一片空白,本来会做的题都不会了。

不管学习什么技能,我就喜欢独自一个人偷偷地练习,熟练之后再在大家面前展示,然后害羞地享受着别人赞赏的目光。

所以,我觉得,想要孩子学会新技能,所谓耐心啊,鼓励啊都是没有卵用的,我的经验只有两个字,就是——偷懒

别去理他,别去看他,所谓眼不见,心不烦嘛。

无论练什么,讲解示范一遍之后,马上得体地退出,给时间让娃自己探(zhe)索(teng)去。

一定要管住自己,别看!别看!!千万别看!!!

少掺和!你做得越少,孩子才会越来越独立。

记住,妈妈越勤快,孩子越懒惰!

等到娃儿练习得差不多了,愿意在你面前展示时,你再出来把他狠狠地夸奖一番,这时候的鼓励和表扬效果才是最好的!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就曾提出这样一种养育理念,即不要做100分的妈妈,60分足以,具体含义就是:

妈妈做到60分,满足孩子的基本生活需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把剩下40分的爱以“特别狠心”的方式隐藏起来,留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他自己努力学习成长。

国内60分妈妈的实践者月华老师也说过:

大多数妈妈都在努力让自己成为100分妈妈,随时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认为自己为孩子做得越多越好,其实,这样的爱会束缚孩子的个性自由和能力发展,让孩子变得不自信,更会加重妈妈的焦虑和内疚,让母子关系变得紧张。

所以,为了孩子更好地发展自己,也为了自己少点怒气和焦虑,我们还是一起来做个60分的懒妈吧,哈哈!

你可能感兴趣的:(要想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耐心什么的都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