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节选
如果说冯小刚拍电影都是“唯我独尊”,那陈凯歌的电影满满都是“少年意气”。
2017年底的一批电影的确让我惊喜,两个月的放映期内,能挑出好几部让人称好的作品,《妖猫传》是其中之一。
看电影之前,就看到了网上各种抨击的言论,说故事情节不连贯,继《无极》之后的又一烂片等等,豆瓣评分也一度从7.2跌至6.9,至今又回至7.0,说实在的,我觉得这个分低了。
这一出梦回大唐,作者写了17年,剧本由王蕙玲亲自操刀打磨5年,陈凯歌又花了6年时间在襄阳建了一座与历史等比例的长安城,种下2万颗树苗,用3年时间等他们长大,他用一草一木,甚至于宫殿里的一个小浮雕来还原唐朝,重现那个精神和物质都达到巅峰的时代。
耗时长的未必是好作品,可用心打磨的必定是精品。
当那座长安城出现在眼前,除了“美”,似乎也找不到其他形容词,太美了,不同于《霸王别姬》中程蝶衣回眸的凄美,那是一种由历史支撑、隔着时空的恢弘美。
不说剧情,不谈悬念,单单那座城池,还有二十分钟的极乐之宴,就值得起8分。
这部电影很有争议,喜欢的人很喜欢,讨厌的人很讨厌,就市场而言,可以说是最大的成功,两极分化的评价总好过水过无痕的一致中评。
陈凯歌守着自己的文艺,却恰好契合了商机。
陈凯歌试图用杨贵妃来做整个大唐的标签,试图以她的陨落做整个朝堂衰败的象征,想探讨爱情、人性和以及遥远的文化。
想表达的东西太多,电影能展示的又有限,所以画面切换之间难免有些唐突。
可陈凯歌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创造脱离现实的美感,从将他推上巅峰的《霸王别姬》,到把他拉下神坛的《无极》,再到如今对东方魔幻的再次尝试,其实,他从来没变过,带着满身的少年气,一直在坚持自己喜欢的东西。
电影中的杨贵妃同时诠释了幸与不幸的两个极端,荣宠至极时,是凡人不可近的高贵感。
时逢政变,沦为红颜祸水时,站在破旧的阶梯上,望着那个曾经许诺一世的男人,心里清楚“假死”只是骗局,眼神中沧海桑田变换,嘴里却只说出淡淡的一个“嗯”,那是命运不可违的疏离感。
这个饱受争议的演员,我觉着选得真好,美丽、包容、温柔、慈悲,好像单纯无知,又好像看尽红尘,明明离你很近,却感觉隔着千山万水,这个人物很虚,虚得像一个符号,我想,这就是陈凯歌所追寻的象征意义吧。
电影中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李白,演得太好了,好到让我觉得天才与疯子的一线之隔在他身上都不存在。
“云想衣裳花想容呗”,据说这个“呗”字是陈凯歌现场灵光一闪临时加的,太有才了,李白的风骨和神韵用这一个字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写完清平调时,那份啼笑皆非的癫狂,一半是为了这首好词,一半是因为这首好词给了皇权。
而那句语带不屑的 “娘娘喜欢,那就俗了” ,又轻而易举将皇权踩在了脚下。
至此,我突然很想去了解李白的全部生平,拜读他的全部诗作。
陈凯歌这部电影其实是圆了他自己的大唐梦,与旁人关系并不大。
豆瓣上有人留言,说看完《妖猫传》,再回去看《无极》,突然懂了当年陈凯歌为什么说《无极》只有十年后才能看懂,也突然觉得欠陈凯歌一个道歉。
接受采访时,提及网友的这番言论,陈凯歌回答:“如果一个人,作为一个创作者来说,要用6年的时间去替自己‘正名’,要替自己翻案,我觉得太没劲了,太无知了。”
这并非场面话,陈凯歌可以说是电影行业的天之骄子,出身于电影世家,饱受文学浸染,自己又有天赋,天时、地利、人和,他一样不少,所以时至今日,还带有满身的少年意气,还愿意为自己的执念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足够有资格的人,从来不在意否定,也有能力为自己的执念买单。
所以拍《黄土地》时,还是学生的他就要求剧组花了几个月修出一条山路。
拍《荆轲刺秦王》,用4年建造了一座秦王宫。
拍《赵氏孤儿》,他在象山搭了一座赵氏孤儿城。
《妖猫传》,他在550亩的沼泽地上造了一座长安城。
虽然《妖猫传》告诉了我一个残酷的道理:有时候,真相比谎言可怕,更可怕的是,很多时候,谎言不是用来骗人,而是用来渡己的。
但依旧庆幸,陈凯歌让我看了一场千年前的罗曼蒂克消亡史。
电影本就是造梦的行业,即便是稍纵即逝,至少是场盛大的华梦。
《妖猫传》应了他的那句“世俗的欲望都是美丽的”,电影中的白龙、李白、白居易似乎又在诠释着:大千世界,繁华如梦,是为执念,皆为幻象。
千年前的痴狂,拍得何尝不是他自己。
歌一曲大唐风流,赞一章盛世王朝。
陈凯歌身上,还是目光可及的少年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