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开始(《数字时代的学与教》共读第四模块)

        福建上杭一中邱克荣老师这节课对我触动特别大,他通过四道习题完成了一节课的教学,特别是他把填空题变成选择题模式,把学生答案变成选项的创新做法,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借鉴。我回想起自己在《化学方程式计算》这节课也曾经用四道题来安排一节课。但是在传统课堂上,学生完成一道题目后,我公布了答案,答案对的同学就没有兴趣再认真听讲下去。如果没有立即公布答案,先听学生有几种答案,发现学生有不同答案时,也并不知道有多少学生答对,也许答对的人很多,就没有必要浪费时间进行全班小组对话。如果能发现确实不同声音很多,组织学生先进行小组对话,再看看这时候学生的改变。但是,没有数据统计作为参考,小组对话中组员思维发生的改变不能被看见,教师与学生就不能进行有效对话。

        而信息技术能够改变这一切,将学生的答案设置成不同的选项,学生通过反馈器进行选择,教师就能直观看到学生的掌握情况。就像福州屏东中学郑天宇老师在学生二次作答后,发现有两位学生的选择发生了改变,那么课堂上他请这两位学生发表看法,而其他人也能通过倾听、对照、反思,最后第三次选择时,所有人都选择了正确答案,达到了不教而教,而学生能真正投入去思考,去对话,这才是以生为本的课堂,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不再只关心答案,他们意识到每个人都可能会犯错,而教师要做的就是鼓励尝试,拥抱错误,通过修修补补,使学生能够真正明白自己犯错的原因,学生从中获得的成就感一定比任何奖励都有用。而且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课堂上就会有不断的生成,每道题的教学决策就会不断发生改变,班级之间的教学决策也会不一样,每道题进度当然也会相应调整。而传统课堂上,对于一部分程度好的学生,他可能答案都对了,这节课他参与度就极大下降了,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一些新思路也会被漠视了。

        王博士在文章中说到:“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的最大差异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会被转换成数据或信息记录下来,有了这些真实的数据和信息,教师得以即时做出决策,调整教学的内容、速度和方式,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效。”

        4月20日,初三学生复课了。对于这段时间的学习,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实践。我构思了很久,最后才意识到现在特殊时期不适合开展小组活动,瞬间觉得很失落。复课后的第一节课内容是酸碱盐的复习。我的教学思路是这样的:第一环节是物质分类,在这个环节,我给出了很多物质化学式,让学生先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进行分类,然后四人一组进行小组对话,确定一个最终方案,最后拍照上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基本能自己巩固消化一部分内容,我只需要跟学生总结一下酸碱盐的特征。第二环节是构建酸碱盐知识网络,对于这个环节,我将学生分为两个层次,A层次学生根据物质分类,将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全部写出来,再小组讨论化学方程式的可行性,最后归纳酸碱盐的通性。B层次学生我先帮助学生回顾酸碱盐的知识网络图,实际上就是给学生提供“脚手架”,然后根据知识网络图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再小组讨论。在学生能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律后,我通过实验验证。当然,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开展学生实验。第三环节是学以致用。这时候如果用到IRS反馈器就非常好,即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

        时间走到5月12日,今天的内容是水与溶液第一课时的作业练习,这是很基础的内容,但是学生对于两个问题还是没有搞清楚: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什么;2、水通电变化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什么。第一题学生要理解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必须是这种物质的构成微粒,也就是学生要明白这种物质由什么微粒构成。很多学生知道水由水分子构成,但是水的化学性质由什么来保持,就不理解,题目中再加一个“最小粒子”就更加迷惑了,第二题,考查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拆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我们老师看来很好理解的内容,学生一直没理清,所以这时候就需要开展小组对话,学生之间的沟通,更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以什么形式开展呢?我就布置一个任务,画出水沸腾的微观变化过程,和水电解的微观变化过程,小组讨论,再找出本质区别。

        这篇文章,一直没写完,今天已经是6月28日,共读的美好时光还将继续,我能感觉到自己的思维在慢慢发生改变,在听课备课的过程中,会想要有更多的学生生成,而那才是最动人的地方!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心”开始(《数字时代的学与教》共读第四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