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从孩子0岁开始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父母如何从孩子0岁开始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_第1张图片

对小小孩子来说,每天的生活就是日常学习的场所。

但是,我们也会经常听到“自家的孩子不肯学习”“怎样才能让孩子喜欢上学习?”之类的父母的声音。

那么究竟如何让孩子养成学习习惯才好?这里有一份建议。


0~2岁的幼儿,制造让孩子接触学习并习惯化的场景

孩子从0岁就开始学习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是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已形成了优秀的学习能力。

小手挥挥,触摸周围,把什么放入嘴里让父母惊慌失措等等,这些其实都是孩子在学习的状况,这些对幼儿来说都是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学习经验的场面。

对于0岁的幼儿来说,读故事给他们听是帮助他们学习的重要方法。

看·读·听·写本来就是学习的最基础部分,所以帮助幼儿从小开始触及“五感”,对于孩子日后的学习及理解都有相当大的影响作用。

另外,父母是自言自语也好,感觉孩子听不懂也好,反正多和幼儿说说话,多多读读故事给他们听,可以帮助孩子更早地学会说话,接受信息的能力也会更快,说起话来也会更流畅(有科学调查结果佐证)。

正常来说,为了说话,我们必须记住言语的声色,而为了记住音色,当然需要无数次反复听和说。

1天10分钟程度和幼儿说说话,10分钟程度朗读绘本故事给幼儿听——20分钟左右的时间不算长,但是对幼儿的学习意义非凡,需要成为育儿期父母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习惯。

1~2岁年龄的孩子,吃饭前,车中,甚至洗澡时等的时间点上,有很多个需要养成习惯的时机。

在这段时期中,孩子在吃饭时坐在儿童椅上的场景比较多,为了养成孩子能坐着好好做着做某一件事的习惯,这段时期也是”坐学(定下心来看书,玩游戏等)”开始并习惯化的的最适合的时期。

另外,孩子在车中时,可通过播放音乐,让孩子熟悉音色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泡澡对于这个时期的幼儿来说也是非常好的游戏,特别是边洗边玩能浮在水面上的玩具,如小黄鸭等,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一边玩一边寓教于其中,比如把小黄鸭沉入水中的次数用数字的形式说给孩子听,孩子从进入浴缸到从浴缸中出来的时间叔叔,还有读读拼音等,都大推荐。

从孩子1、2岁时就需要开始学习对数字的把握,这对于孩子今后的数学感觉(数的感觉)的养成,意义重大。


3岁以后重点是帮助孩子获得达成感,学习时间的集中设定

孩子长到3岁大的时候,父母也会渐渐明白孩子自身的喜好等,通过一些兴趣事,兴趣书籍引导的方法,让孩子自己坐到学习桌前来学习将成为可能。

说是兴趣事,兴趣书籍,终究是简单的东西,比如人物,物品的涂色,或者拼图书,线条简洁易懂的绘本等。

这样做的好处还在于,因为简单可行,所以孩子能自己比较轻松地独立完成,这时候一定不能缺的是父母的表扬,让孩子感知到完成后的喜悦,是引导孩子通过获得小小成就感后增加学习动力的机会。

另外,这个时期还可以着手开始让孩子学钢琴、珠算(为什么教授珠算的兴趣班这么少,珠算时的动脑、动手指是活性化大脑,让孩子更聪明和培养数学能力的最好兴趣)等兴趣,学完后的孩子要回家预习·复习,而这些练习甚至可以放大孩子达成目标后的喜悦。

等孩子入了学上了小学,课堂上老师的教授的形态会成为孩子在学校学习的中心,与之相对的是,在家学习时,重心则应放在预习·复习上。

从时间带来说,推荐培养孩子在早上朗读背诵+预习的习惯,还有晚上睡前让孩子把白天上课的内容讲给父母的习惯。

时间不要多,培养孩子睡前复习的习惯(同样重要的还有做回家作业前的课堂内容的回顾,和睡前的复习都能完成的话,孩子就能循序渐进地理解和记忆学过的内容)。

睡前的复习是借助睡眠中大脑对白天所学内容的整理来获得高质量的记忆,而早上记忆和预习,是因为早晨是长时间睡眠后,大脑处于恢复和振作的最好状态,易于集中,思维也最敏捷,作为物事习惯化的时间来说是最适合的。

这时候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学习内容的选择,5~10分钟能完成,并且不会太难读太难记或者太难阅的内容为好,比如朗读一些日常英语口语单词或者语文课文,快速阅读一下今天要上课的内容等,

太难的内容,反而会让孩子感到挫折,甚至能可能让孩子失去学习劲头,对于早上学习的习惯化带来不好的影响。

如果孩子不想在早上学,父母可以先让孩子从早起一会儿做做活动体操等轻运动开始,先养成早起“做事”的习惯。

而且早起做运动,对于大脑发育中的孩子来说,能给大脑提供更多的氧分,可以让孩子在一天的学习中精神更好,注意力更集中。

等孩子养成早起轻运动的习惯后,父母再慢慢把学习也一并加进来,只要一点小工夫,做起来会容易很多。


构建孩子基础学习能力的期间,父母不能急不能慌

大家都应该知道,幼儿期的学习对孩子的能力、人格的形成会带来巨大的影响,但是这个成长的幅度又是非常的缓慢。

幼小的孩子经常会一天中反复数次玩同一游戏,一点都不觉厌烦,从大人看来这不就是一样的游戏吗,但是从孩子的视点来看,每次玩还真不是在玩同样的内容。

因为孩子通过这个反复玩的过程,其实是在培养自己手指的感觉,把刺激送入大脑,让自己的理解逐步加深,而且每次玩都会获得满足和达成感,并持续产生继续想玩的动力。

在大人看了像似很无聊的事,细细想来,我们大人其实也在做,比如,喜欢上一首歌然后想通过吉他的练习来弹奏。

为了能让自己会弹,肯定需要通过无数次练习反复弹来掌握弹奏技巧,直到自己确实能弹出色后才会去挑战别的歌曲。

在学习上也一样,让孩子反复做适合孩子自身能力的问题,加深理解,才能把基础打牢,特别是到小学4年纪的这段时期,很多都是对大人来说简直是简单到顶的问题,但是孩子还是会做起来很慢,这时候父母可能“为什么这么简单都不会做”,然后开始显得不安,焦躁和不耐。

如上所述,从幼儿到小学低年级,“这个成长的幅度非常缓慢”是正常的事(当然也有成长快的孩子,父母更不能以此来攀比),“现在是巩固基础的时候,是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时期,不能急”——父母一定要抱有这样的心情,不慌不忙、不急不躁地关心和照顾孩子的学习。


为什么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幼儿时期开始培养?

开发新产品时,常常需要考虑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打破现有产品顾客的使用习惯”,让顾客改变现有的使用习惯不是不可能,但是很艰难,你的新产品必须提供现有产品(旧习惯)3倍以上的使用价值,顾客才会在一定程度上愿意接受。

也就是说习惯一旦被养成,要改变起来非常不容易,而且可能会跟随终身。

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孩子在小学时成绩优秀,但是到了中学后成绩下滑严重的情况,而且出现这种情况的孩子孩子大都很聪明,理解能力很高,所以小学上课时听一遍就能明白学习内容,当然也会和好成绩挂钩了。

于是这些孩子对于学习自然有了一种安心感,也开始疏于自主学习,比如反复做习题的基础作业,特别是少做小学高年级后要求运用力的习题,到了初中后,与学习相关的东西都大相径庭的情况下,欠缺了好的学习习惯的孩子还是以老样子来学习时,成绩当然会下降了。

上了中学,小学时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内容都要进行改变才能适应初中的学习,唯一不变的是从幼儿到小学时期养成的各种良好学习习惯,才是持续产出好成绩的高效学习的基础。

另外,父母即使希望孩子能巩固学习基础,但是因为没有积极帮助孩子养成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在父母的严格要求下反而会对学习产生厌恶的心理,加上如果课堂学习也不能跟上时,孩子就会陷入讨厌学习的恶性循环中,再想从这样的“困境”中脱出就会变得很难。

所以,为了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父母必须从孩子还在幼小时期就开始着手,在找到各自适合各自孩子的培养方法后,耐心且坚韧地坚持下去,这一点真的非常重要。


开始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前,父母要有的心理准备

为了让孩子养成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父母的支持和帮助绝对不可少,但是,开始的阶段,父母用严格的规矩来强制孩子执行则会造成孩子沉重的负担。

入学前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的教育方法应该以“学寓于玩”为主,而到了小学4年纪以后,“学习的比重必须要大于边玩边学”。

特别是孩子还小的时候,对于他们来说,学习就是和运动、游戏一样的东西,运动·游戏等的胜败或得点、技术等的“竞争”,会让孩子感知到胜利、及达成后的心理上的高扬,进而会简单激发孩子的积极心和干劲。

学习上也能获得同样的达成感和心理上的高扬,只不过这种感觉稍弱而已,所以父母要耐心地看护着孩子,并让孩子在学习上获得和运动,游戏等一样的心理满足。

另外,父母自身有必要明确以下的4件事:

1)让孩子养成每天至少10分钟学习的习惯是否有必要?

2)孩子自身必要的教材有哪些?

3)最佳的实施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时间带是什么时候?

4)对于孩子开始养成每天学习的习惯的事有什么要说明的吗?

父母在明确这些事后有必要传达给孩子,并且和孩子一起设定学习目标,同时明确这些事也能同时提高父母本身的意识。

在学习的最初时候,孩子可能会感到困惑,心情烦躁,很多时候会出现不能顺利进行的情况,这时候父母也不能用孩子说“不对,错了”等负面的言语,而要用支持的姿态来让孩子认识到父母对自己在学习这件事上的关心态度。

更重要的是,父母自身也应该意识到,让孩子理解自己擅长·不擅长需要时间。

你可能感兴趣的:(父母如何从孩子0岁开始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