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己书(二)世间大多的快乐,都是苦中作乐

有一天早上起来读书,读到“世间大多的快乐都是苦中作乐”这一句时,忽然就发起了呆来。

“苦中作乐、苦中作乐”,我在心里重复地默念着这个词,突然就想到了蒋勋先生说他去柬埔寨旅游的故事。他说,我们说贫穷是“家徒四壁”,柬埔寨人是连壁都没有,但是他们很开心,赤着身子在河里洗澡。

那大概算是“苦中作乐”吧。

还想起了陈晓卿的《至味在人间》,陈晓卿写乡野街巷的美食,让人看了垂涎不已,但他所写的美食,无一是富贵的精致产物,均是辛苦的老百姓慰劳自己的方式。所以,我总说陈晓卿写《至味在人间》,不仅是在写美食,也是在写生活,写自己,写苦中作乐的人们。

因此总认为“苦中作乐”是人生一大智慧。但是是不是“世间所有的快乐都是苦中作乐”,我并不敢肯定,然而思来想去也没有想到更好的标题,于是仍旧沿用原作者的说法。但又觉如此夸张的说法不妥,才特此解释一番。

说来也可笑,自己做运营,每天都被要求去研究“爆款”“标题党”,研究人的阅读习惯。但自己写文章,却总不敢说得太过分,也不敢说得太绝对。像什么“三招学会xxx技能”,什么“你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你不懂xxx”,之类的文章万万不敢写,也万万不会相信。但奇怪的是,像这类的文章反而容易成爆款,于是既惊讶于该作者的“敢写”,也惊讶于读者的“敢信”。但仍旧还是那句话,我也无需自夸,毕竟我在工作的时候,也会写这类的文章。

但就算不是在工作的时候,我也不能保证我文章里的观点就是对的,二十多岁,所识、所知仍旧浅薄,所以有想法,却未必是正确全面的。虽然我总是想尽量保证自己在写文章的时候不要太绝对,不论感情也好,还是事实也罢。但是我能做的仍旧有限,更多的是需要读的人自己去辩证思考。我不太害怕别人说我写的文章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尽信书,不如无书”,总觉得做一个成熟的写者应该尽量避免绝对的“自以为是”,而作为一个成熟的读者应该尽量辩证去思考。

如此,才好。

一下子啰里吧嗦了这么多跟“苦中作乐”并无太多关系的话,算是脱离主题了,却又觉得这一番话不得不说。虽说看我文章的人不多,我也不强求,但是就算只有一个人看,也希望ta能辩证地看待我写的文章,也包括其他人写的文章。

有一年读余华的《活着》,余华写福贵的一生。他本来是有钱人家的少爷,嗜赌成性,输光家财,一夜就成了穷苦人,后来上战场,老婆孩子过得凄苦,战争结束回来之后,儿子抽血死了,好不容易盼着女儿长大结婚,女儿又难产死了,再后来妻子也生病死了,女婿轧死了,外甥也因吃豆胀死了。只留得他,和一头牛。

我以前看福贵这一生,觉得他活着是什么劲呢?一个人孤独寂寞,没有亲人,没有未来,没有乐趣。

当然那个时候也不信《活着》的故事,总觉得余华是在夸大事实。你知道,如果我只是作为第三者在读书,我是没有悲伤的,因为那跟我没有关系。但是有一天我再去读《活着》,却突然意识到,福贵的这一生其实映射了我们多少人的一生呀。

生老病死,至亲离开,希望破灭。

当然那个时候也不再只看到福贵的悲惨,他输光家财,妻子不离不弃。他去战场,妻子守着家。儿子聪明,女儿乖巧。后来女儿也嫁了个好人。外孙苦根跟他的那些年,也给了他多少天伦之乐。

余华说,活着的本身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以前看余华这样说,觉得他把生活看得太下贱,后来自己觉得辛苦的时候再想到他那句话,竟觉得是这么个理。

而福贵的最后,我总觉得是“苦中作乐”在支撑着他的生活。

近来开始意识到没有人是过得特别轻松的,也没有哪种美好生活是可以轻易获得。因此觉得“苦中作乐”这一生存智慧多么重要。

就如陈晓卿的意思,吃一次美食慰藉劳累的自己。

这便是“苦中作乐”吧,有苦,但也有乐。

你可能感兴趣的:(与己书(二)世间大多的快乐,都是苦中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