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年货喽

在家里呆了一上午,决定下午到街上走走,走到街上一看,到处是琳琅满目,到处人山人海,什么东西都有,什么东西都想买。现在上个街购物,已变成幸福的烦恼。

图片发自App

想想还是小时候商品单一,没得选择,打年货却成为我们难得的欣喜。印象中爸爸打年货,主要是到同村的一个代销店。那会儿没啥品种,我记得主要是两样,一样是白糖,估计要买十来二十斤,一样是国公酒,也要买一二十瓶,主要是用来拜年的物质,到我们那些舅爷家里,就每人一包糖,一瓶酒,其他的水果百货之类的是很少买的,当然自己家里也会做些米花糖、苞谷糖、红薯干、冬瓜酥、芝麻糖等等,南瓜子葵瓜子是自己家里种的,不用买,猪是自己家的喂的,不用买,整个打年货买东西估计不会超过500块钱,有时没钱,还得赊账,不像现在,就买几斤水果,一张百大头就没了。

新年新气象,当然也免不了每人添身新衣服,一般是在邻村的裁缝店订制的,先量好尺寸,等过年前去拿,然后在大年初一的时候穿上,面貌一新,所以说到今天,每当过年的时候,我总是要换身新衣服,就比如前几天买了身衣服,老婆大人要我穿,我还是舍不得马上换,很享受初一那天从头到脚都是新的感觉,整个人也精神了。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们打年货的地方也由村里的代销店转到我们那里称为"赶场"的地方,这个地方原来是一些农民自发形成的一个市场,大家把自己家里出产的一些东西,拿到这里卖,比如年猪太大吃不完的猪肉,家养的鸡鸭鱼,还有一些自己种的蔬菜,白菜萝卜等。

有聪明的村民抓住机会,从县城贩来了更多的产品,到后来慢慢的居然有人开办了小超市,虽然铺面不大,但生意好得很。我们在这里不仅可以买到县城时兴的水果,还可以买到从县城批发的服装。我还记得,有一年我打弟买了一件浅紫色新西服,式样新颖,质地柔软,穿起来非常舒服。穿上这身衣服,那一年他都蛮高兴的,衣服质量确实不错,此后我小弟又穿了好几年,居然还没有破,应该说是我们家兄弟几个最时髦又最耐穿的衣服,有事出去我也去借着穿几回。

当然也有弄巧成拙的时候,据说邻居二婶家儿子打工回来买了一件燕尾服,睡觉时放在床边上,第二天二婶发现了,看见儿子买了这衣服后面居然搭了一块,很心疼,于是就把后面的搭的一块的地方缝补好了。第二天,儿子看到后哭笑不得。我有时突发奇想,要是到了今天,二婶看到这些女孩男孩穿的牛仔裤,那个大腿破破烂烂的样子,不知道要花多少心思才能缝补好。

到后来爸爸打年货,偶尔也去县城一趟。那是兄弟几个难得的福利,我们有时要抓阄才能决定谁去。县城的人真多啊,几乎什么都有,关键是袋子里钞票太少。可惜我那时运气一般,并没有机会到县城玩,还是读高中时才有机会来到县城。

现在年货品种繁多,主要有水果盆景灯笼猪牛羊肉,还有一些日常的瓜子炒货等,我们走了一下午,就买了几斤饺皮和面条,还有几个糍粑,人太多,车太多,赶紧回家呆着去,还有写作打卡任务没完成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打年货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