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别人是骗你的呢?

下午出门去逛街,遇上一件有意思的小事。巴士一路向前行驶,我坐在前排靠近驾驶座的位置,一边看着车窗外的风景,心里一边琢磨着新上架的秋装新款。路过一站巴士停靠,一个年轻的妈妈牵着她儿子上了车,车上人很少,座位都是空的,他们就在我的对面坐下了。

“妈妈,我们为什么要坐前面啊?”小男孩稚嫩的声音吸引了我的注意。他似乎想坐到后排的座位上去,有些不解地问他身旁的妈妈。

“你不是晕车么,晕车的人最好坐在前面。”年轻妈妈停下了刷手机的动作,转头对儿子说道。

“晕车就不能坐后面么?”小男孩继续追问。

“坐后排容易晕车呀。”妈妈几乎想也没想就接过了儿子的话茬。

“为什么呢?为什么后排就容易晕车呢?”小孩显然没有被妈妈的回答说服,还是不停地往下问。

“这...”年轻辣妈低头看着手机屏幕,不时地敲击几下,似乎是在回复朋友的讯息。儿子的问题显然问住了她,她略微迟疑了一下,并不能拿出有说服力的证据,于是只好实话实说:“我也是听朋友这么说的。”

这样的回答显然不能令小男孩满意,他摇了摇妈妈的手臂,继续问道:“那如果别人是骗你的呢?”语气里除了孩子的好奇之外,还充满了质疑。

年轻妈妈不知如何回应儿子的发问,下意识地抬头往四下里扫了一圈。碰巧的是,后排有个乘客是她认识的熟人。她跟朋友相互示意了一下,然后转过头跟儿子说;“走,我们到后面去,妈妈刚好有点事要和叔叔聊聊。”边说边把小男孩从座位上抱下来,然后牵起他的小手,往巴士后排去了。

我也把注意力从这母子俩身上收回来,重新看向了车窗外的风景。但小朋友的那句“如果别人是骗你的呢?”还在我的脑子里回响,并未立刻消散。到底坐在巴士的后排是不是比前排更容易晕车?这个问题我并不想深究。只是,在面对一些其他更重要的问题时,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像小男孩一样多问一句“为什么”?对别人的说法抱持一些质疑,不盲目地听信,而是更加深入事情的本质呢?

当你听信别人的说辞时,有没有想过,如果别人是骗你的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别人是骗你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