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历程》读后感

《美的历程》读后感
时间:2017.4.11~2017.4.15,共计5小时3分钟
第一次阅读

翻开这本书之前,以为这是本充满厚重感的历史书,没想到,它读起来那么轻松,乃至变成了我每日辛苦之后的充电站。这本书很像一本“美”从出生到长大的相册,当你从头翻看,你会意识到,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她的每一步变化与社会形态有关、与经济发展有关、与人的需要有关。在这些娓娓道来的讲述中,让我感受到一个学者的深厚积累,以及他的热情。

绘画、诗歌、舞蹈、文学等艺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自诞生伊始便是作为一种精神载体而存在的,它是服务于当下社会的。图腾符号、原始歌舞,作为巫术的礼仪符号,向氏族成员传达着一种精神契约——我们同根同源,臣服于同一个的神明,共享同一种利益,因此我们凝结成一个社会,作为一个共同体彼此支持,共同对抗自然。在历经漫长岁月之后,人终于掌握了对抗大自然的力量,社会经济发展,人的生存不再像以前那样收到威胁,人作为个体的意识开始觉醒,到了魏晋时期,关于命运、生命意义等话题的思考开始变成文化主流。尽管人不用再担心被猛兽夺取生命,当时的中国社会却依然是战争不断,力量之间的博弈方式极其原始,普通百姓的精神成熟着巨大痛苦,因此,救人精神于水火的佛教应运而生。然而在历史向前滚动的车轮中,佛陀的容貌也在发生变化,从面相冷峻到慈祥,从瘦到胖,从居于简陋庙堂到华丽的佛堂,这种审美标准依然由现实生活所决定。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原先代表身份和权利的士族门阀逐渐没落,代表资本的地主阶级兴起,经济的发展必然使得不愁吃喝的地主阶层逐渐追求细腻的官能享受,自此,诗、词、曲兴起。资本的发展使得整个社会的经济水平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艺术也逐渐从庙堂之高走到民间,到明清时代,艺术作品便多变成了对世俗人情的描述。

美是一种有意义的形式,而意义便是符合当下社会的共同需要。当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会很自然地在各种艺术形态中去比较高下与好恶,而实际上,这种好恶并不具好坏价值的意义。我们的基因中刻下了太多历史的痕迹,正是这些痕迹,造就了当今社会的多元。

读完此书,好像走了一趟来路。我们从书中了解历史,从历史中了解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美的历程》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