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炮”的进化史

“娘炮”的进化史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最近央视有一个节目叫《开学第一课》,它的广告全用的是一些所谓的“娘炮”,引起了社会强烈的讨论。

后来央视迫于舆论压力,又开始全面禁用“娘炮”等小鲜肉。

“娘炮”不同于太监,太监是由于生理上的改变而变得比较娘的,古代还是有很多充满阳刚之气的太监的,比如郑和。

还有像岳不群和林平之,他们虽然表现得像太监,但也不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娘炮”。

“娘炮”也不是那种男儿身女儿心,他们是一种类似天生的,也就是他们从一出生就认为自己是女孩。当然“娘炮”更不是什么人妖之类的。

其实“娘炮”自古就有,它是一种畸形的审美情趣:男子“为妇人之饰”,尤其是上层社会的一些名流,过分注重其仪容的修饰与化妆,用面脂、唇膏等女用化妆品粉头饰面,一度成为一种时尚。

隋唐五代时期是“娘炮”盛行的时代,当时的男子中的确有很多“娘炮”,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便是典型的“娘炮”。

《旧唐书》上说张氏兄弟是“傅粉施朱,衣锦绣服”,那张昌宗更是被美誉为“人言六郎面似桃花,再思以为莲花似六郎,非六郎似莲花也。”

男子弄得油头粉面,扮装得像一个“娘炮”,大概跟武则天、太平公主等大唐权贵妇人喜好“小白脸”有很大关系。

武则天挑选陪侍美少男的标准就是“洁白美须眉”,既然上层权贵妇人喜欢“小白脸”,朝野上下就竞相仿效之,男子做美容、化女妆,装饰打扮标新立异,日渐成为一大时髦。

隋唐五代时期的时尚男子还流行“以香熏衣”,用香熏衣之俗,大抵始于汉代,至唐朝已经十分盛行。

这一时期的男子还流行戴簪花,簪花本是古代女子将花朵插戴在发髻或冠帽上的一种装饰美化,其花或鲜花,或罗帛等所制。

杜牧的诗里便写到“尘世难适开笑口,菊花须插满头归。”

对于“娘炮”人们有许多的看法,有的人认为“娘炮”误国,说什么“少年娘则国娘”。

我是觉得这有点夸张了,几个所谓的“娘炮”还没那么大的能力。

而且这么大阵仗的反娘炮,其实也没多大效果,喜欢“娘炮”的人还是会喜欢。

我还是认为“娘炮”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它存在的意义,有些人喜欢“娘炮”也很正常,只是不要把它变成一种社会主流文化就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娘炮”的进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