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思考,快与慢》D23_20170802

今日永澄老师共读时间非常短,大概十多分钟就结束了,不知怎么的感觉心里松了一口气。重启同步共读计划,其实是一件成本非常高的事,这件事关系到自己究竟能不能赶得上,有没有信心做下去。毕竟越是难的事,前期心理阻碍越大。

事实上,自己前期准备功课没有做好,对书本很是不熟悉,在听讲的时候是非常被动,不停地在找老师提到的位置,参与性不强。虽然今天的内容很少,后面在补充幕布笔记时,还是反复听了几遍录音才把老师讲的内容框架整理出来。

完成幕布笔记分享之后,我突然意识到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我对永澄老师布置的作业的态度居然是“不明觉厉,无从下手“。

作业:用作品的形式,尽可能详细地写出注意力与努力的关系

刚才主要的心理活动是我都掉队这么久了,这作业这么难,和我没什么关系!

当我自己反复思考这个问题时,越想越觉得背脊发凉。若是按照自己的这个逻辑走下去,那么我在未来共读中的表现肯定是在不停追课、补课的过程,绝对不会产生什么主动阅读、主动参与的行为。因为一旦觉得“与自己无关”时,势必不会再进行任何的一个探索。

意识问题的严重性后,采取了一下措施:

1、第一时间记录,反思,通过行动制止自己继续掉入直觉的系统一的思考模式中(已完成)

2、先用幕布做做看(待完成)

3、对照同伴的作业,比对(待完成)

你可能感兴趣的:(共读《思考,快与慢》D23_2017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