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才华,在古代你也可以做职业女歌手

 

只要有才华,在古代你也可以做职业女歌手_第1张图片

1

职业女歌手并不是现在才有的。

要知道,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一首诗,其实就是一首歌。

所以先秦时代,就已经有人以一副好嗓子谋生路,甚至青史留名。

《列子-汤问》有记载,战国时期的韩国,有位唱歌很不一般的女子,叫韩娥。

曾经流落齐国,无依无靠之际,清歌一曲,就连吃瓜群众都纷纷掉下眼泪。

这还没完,关键是她离开了三天,人们还是觉得很悲伤,以至于茶饭不思,百业俱废。

于是又把她请回来,唱了一首欢快的歌,人们又快乐的生活起来。

成语,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由此而来。

这个故事很有名,秦国著名歌手薛谭,师从秦青时,训练辛苦,有一次就想放弃。他师父就耐着性子给他讲这个故事,以此来鼓励他继续完成学业。

只要有才华,在古代你也可以做职业女歌手_第2张图片

2

汉武帝也很爱音乐,因为音乐,才遇到了让他念念不忘的李夫人。

他在位时期,成立了乐府, 一方面管理礼乐和军乐等,供祭祀宴会享用。

另一方面管理俗乐,即到民间学习、收集音乐,根据采集成果编写歌辞和曲调。 也就是输入新鲜血液。

还专门建立了乐户制度,培养职业音乐人,。

到了隋炀帝这儿,这个很有才华的皇帝,写得一手好诗,又很爱玩音乐。

他在位期间,又将宫廷七部乐增加到九部,把周、齐、梁、陈的乐家子弟编成正式乐户,擅音乐及百戏的,置入太常,置博士弟子递相教传。

那时候乐人增加到三万人。

唐代承续了隋朝的教坊制度,还有太乐署,既管雅乐,又管燕乐。

重要的是还对乐工,也就是“音声人” 进行绩效考核 。

“音声人”在宫廷十五年之内要经过五次上考,七次中考,学会五十支比较难的曲调才能毕业。

换到现在,那就是音乐附小、附中、大学、研究生这样的一路读下来。

担任教学的乐师也不例外,每年也要考核,有上、中、下三级,满十年再进行一次大考,决定去留。

唐玄宗酷爱音乐,不仅把教坊从太常寺中独立出来,并且在长安、洛阳二京广设教坊,

此外还在民间选才色兼备的女艺人入宫,像扬州美人薛琼琼、江西擅长高音的许永新等。

亲自教授法曲,凡有误,纠正之,谓之皇帝梨园弟子。

这一时期,女音乐人没有人身自由,万一遇到良配,是不能私定终身的。

除了这点不好,其他都好。

如果精选为“内人”,个人的福利待遇就更不错,有吃有穿,还给分房子。要知道那可是在帝都,古代的房价也不低。

对待官员,唐代政府很人性化,甚至还给官员配家伎,以供享乐,费用也属于中央财政拨款 。

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家就有两位精通歌舞的家伎——小蛮和樊素,她们的开销是可以向上报销的。

像李白、白居易、李贺、元稹,姜白石、晏几道等这些文人,幸亏他们欣赏歌舞,喝醉了还不忘写几首诗词,如果没有这些诗词, 许多女音乐人可能就被历史遗忘,会被当做不存在。

金元以后, 伎、妓合二为一。一字之差,但档次可是掉了很多级。

有才华的妓女中大多数能擅歌舞剧曲之艺,女音乐人的身份不少兼为妓女。

清代时期,教坊制度被取消了,家妓、民间乐伎还在,不过多是出卖色身,已不再是传统的职业音乐人了。

 

3、

不要以为,古代女音乐家的作用只是为达官贵人,唱歌表演。

在佛教的发展历程中,她们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佛教在汉朝时期,就已经传入中国,古代女艺人们就在各大寺庙进行演出。

这其实是艺术与宗教的相互合作。

来这里演出的女音乐家,很多都是人老珠黄或主人去世,从宫里或贵族家里出来的,为了谋生进了寺院。

而寺院刚好利用她们的才艺,来吸引人们去信奉佛教。

这样音乐人成为扩大佛教宣传的得力人手,

虽然古代的艺人,身份地位低下,但仍有很多编制外的人从事这一行业。

除了个人兴趣、制度约束外,这也是一种阶层流通方式。

要是以为只有科举考试才能使底层的人,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那就大错特错了。

古代的音乐人是可以游走于权贵之门,出入宫廷,有的嫁入豪门,甚至皇族。

历史上有不少女歌手、女艺人,凭借才艺或者姿色,实现了命运的大反转。

如汉高祖刘邦的戚夫人,汉武帝的爱妃李夫人,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

都是当时著名的歌舞艺人。

她们凭着自己的才艺,何止是解决了自己的温饱问题,简直就是将自己的阶级档次,像是乘坐直升飞机一样,从泥里上升到云里。

多一门才艺,真的是多一门出路。

也难怪现在的家长,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他们就很喜欢给孩子报才艺特长班。

所以呢,

尽管中国古代女音乐家的身份,经历了从女巫,到优伶、伎乐,再到妓,身份一直在下降,命运也多令人哀叹。

但是如果没有这个群体的存在, 觥筹交错之间,诗词里,就会少许多红袖添香的韵味。

 

你可能感兴趣的:(只要有才华,在古代你也可以做职业女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