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轮效应:爱屋及乌、以偏概全

晕轮效应:爱屋及乌、以偏概全_第1张图片
PART 1

      “人们对他人的认知经常会从局部出发,从局部印象扩散出整体印象,即人们一旦认定某个人在某方面具有优秀品质之后,便会认定他在其他方面也有这种优秀品质。”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男女朋友之间交往时,便会觉得双方身上都是优点,没有一点点缺点。

这就是在刚开始喜欢上一个人的时候,虽然仅仅喜欢上了对方表现出来的某一方面的优点,但是自己会觉得对方身上全是优点。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拍广告片的多数是那些有名的歌星、影星,而很少见到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因为明星推出的商品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

一个作家一旦出名,以前压在箱子底的稿件全然不愁发表,所有著作都不愁销售了。

这都是晕轮效应的典型。

晕轮效应:爱屋及乌、以偏概全_第2张图片
PART 2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日晕效应”、“以点概面效应”、“月晕效应”,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

这种爱屋及乌的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晕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一心理效应为光环效应。

和光环效应相反的是恶魔效应。恶魔效应是对人的某一品质,或对物品的某一特性有坏的印象,会使人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一物品的其他特性的评价偏低。

晕轮效应:爱屋及乌、以偏概全_第3张图片
PART 3

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

心理学家戴恩曾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他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很有魅力,有的无魅力,有的中等。

然后让被试者在与魅力无关的特点方面评定这些人。

结果表明,被试者对有魅力的人比对无魅力的赋予更多理想的人格特征,如和蔼、沉着,好交际等。

这也就说明:一个人的某种品质,或一个物品的某种特性一旦给人以非常好的印象,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人们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个物品的其他特性也会给予较好的评价。

晕轮效应:爱屋及乌、以偏概全_第4张图片
PART 4

晕轮效应的产生,与我们知觉特征——整体性有关。

我们在知觉客观事物时,并不是对知觉对象的个别属性或部分孤立地进行感知的,而总是倾向于把具有不同属性、不同部分的对象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是因为知觉对象的各种属性和部分是有机地联系成一个复合刺激物的。

譬如,我们闭着眼睛,只闻到苹果的气味,或只摸到苹果的形状,我们头脑中就形成了有关苹果的完整印象,因为经验为我们弥补了苹果的其他特征,如颜色(绿中透红)、滋味(甜的)、触摸感(光滑的),等等。

由于知觉整体性作用,我们知觉客观事物就能迅速而明了,“窥一斑而见全豹”,用不着逐一地知觉每个个别属性了。

所以我们就会将对人的某一属性和其他属性整合起来,提到某一特征的时候,便会自然而然的弥补其他有关联的特征。这也就产生了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爱屋及乌、以偏概全_第5张图片
PART 5

晕轮效应仅仅抓住并根据事物的个别特征,而对事物的本质或全部特征下结论,是很片面的。

因而,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注意告诫自己不要被别人的晕轮效应所影响,而陷入晕轮效应的误区。

为避免晕轮效应,我们首先要避免将自己的某些心理特点附加给对方,即“投射倾向”。

其次,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初次见面,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如果第一印象好,就会给以后的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初次接触所提供给你的判断材料不仅十分有限,而且往往是比较外在的,往往还具有一定的虚假性。因此,冷静、客观地对待第一印象,在思想上具备改造或者否定第一印象的准备非常重要

再次,我们不能按照预想的类型将人分为不同种类,然后贴上标签。商人,不总是和“唯利是图”挂钩的。千万别忘了人的丰富多样性,因此,应该不断地修正头脑中“刻板印象”造成的假象。

此外,我们在认识他人的问题上,不能仅仅关注表象,而忽视了解对方心理、行为等深层结构。

最后,要避免“循环证实”的产生。也就是说,即如果我们对他人有偏见,我们会自动的去“证实”这种偏见的现象。

晕轮效应:爱屋及乌、以偏概全_第6张图片
END

效应达人,致力于传播科学的心理效应。为您解析现象背后的心理学知识,揭示行为背后的秘密。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心理效应涉及自我,恋爱,教育、健康等许多领域,同任何事物一样,它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因此,正确地认识、了解、掌握并在实践中运用心理效应,从而坚信自己内心的想法,能够更加坚定有力地帮助我们前行!

欢迎大家在公众号和评论处提意见,我们期待您的留言。

晕轮效应:爱屋及乌、以偏概全_第7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晕轮效应:爱屋及乌、以偏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