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难明白,永远只有自己

我们很难明白,永远只有自己_第1张图片
抛却尘世的嘈杂,让心灵沉静下来。

问一问自己有多少次的开心和失落是因为看到花开的欣喜或者小动物的死去,多少次会引起自己内心深处那一根情感琴弦的拨动。

你会不会因为别人有一个名牌限量的包包而伤心,郁闷;会不会因为别人得了一个大奖而羡慕嫉妒,郁郁寡欢;会不会因为哥哥或者妹妹给妈妈买了价值不菲的首饰、衣服而心情不畅;……

心一旦被名利这些世俗杂物所缠绕,你就很难明白,那里,永远只有自己。

孩子的从众行为——无自己阶段

每次孩子刚刚从幼儿园出来就会特别兴奋,每次跟小朋友或者是哥哥姐姐一块玩都是情绪高涨,说话声音特别高,行为有点颠三倒四,此时沟通和管束的效果基本可以忽略。但分开了之后回到家里,就可以和爸爸妈妈很理智,有条理的聊天。

从众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指群体成员在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下其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及其伴随的行为方式。一般3-4人的从众效果最为明显,也就是说,假如有4个小朋友在玩,如果其中3个都要做一件事情的话,那么另外一个基本会选择相同的事情来做。人数过多从众效应消失,这就是应了那句话,茫茫人海却掩盖不了我的孤独。

每个人都需要群体带来的安全感,孩子们更是这样,因为他们的幼小所以并不懂得掩饰自己,喜欢群体活动的他们,是最容易从众的群体,因此,孩子最难明白的就是自己。

有时失去自己,更快乐——有自己意识,却忽视它的存在

参加写手圈训练已经结束,虽然写出来的文字不管好坏,但都可以信手拈来,马马乎乎凑字已经不成问题,并且已经习惯每天写一点自己的心得,因为我一直相信这是自己的爱好。但有时候,就是爱好,也需要有一定的压力和动力,结束后刚刚坚持了几天,心情又轻松起来,甚至还可以悠闲的看会儿《我是歌手》,发表发表自己的听后感,却似乎很难抽出时间写一些自己的东西。

我承认,我是喜欢文字的,不管是看别人的作品,还是写自己的感受,但我也发现,我始终做不了自己,因为我可以违背自己却异常快乐。

想方设法发现自己,发现快乐——正视它的存在,发现快乐

孩子爸爸的同事很多北京本地的,虽然大家年龄相仿,但他们基本都是独生子女,所以现在就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家里老人生病了,今天爸妈有事,明天岳父母有问题,真是累之又累。我很庆幸因为我们出生农村的关系,双方家里都有兄弟姐妹在,虽然只是偶尔回家探望常年北漂,但是家里有他们照顾父母,真的是非常安心的一件事情。

有人问我,这边哥哥出力,那边大姑姐费心,会不会因为没面子而不好意思,我说不会啊,大家都是亲人,我从来不比谁的孝心多,谁的孝心少,更不会因此而有嫉妒的心思,父母有人管有人想着,我们心里踏实,心里满满的只有感恩,所以每次回去都要反复告诉父母,不要因为常年不见就感觉亲,却忽略了眼前孜孜不倦付出的亲人。

感谢他们的同时,我也能让自己快乐,虽然不在身边,有事情的时候,能出钱出钱,能出力出力,能出心出心,因为心里有爱,所以感觉快乐。

做自己心灵的绿化者

和好友一块参加写手圈的训练,每天总是要写一点东西,好友提议我们以读书为题写一些自己的想法,及读书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我不知道好友指的什么到底是什么,我也在想她到底想得到什么,读书又能带给我们什么,如果是古时候因为消息的闭塞只要用功读书就可以参加科举,如果一朝得中,那么自然是书中的黄金屋,颜如玉都是名副其实的福利。

可是现在社会信息极为开放,你是优秀的外省还有更优秀的,国外镀过金的似乎更有说服力,没有得不到,只有你想不到。

你想让自己成为最优秀的,还是想得到黄金屋,古时候的就让它随时代远去吧,生在这样一个充满机会却又陷阱重重的网络时代,能让浮躁的心沉静下来,沉静下来的心安稳起来,安稳的心坚强起来,坚强的心美好起来。这就是书能带给我们最好的东西了。

最美的园丁应该是心灵的绿化者。

认识自我,做自己心灵的升华者

每每看我是歌手都颇为感动,歌声,舞台都在其次,歌手们的精神让我内心充满敬佩。不排除有一些歌手为宣传的目的而参加,但是更多的歌手都是王中王,不需要名,不争求利,为什么依然要参加呢。

每期都会有7位歌手参加比赛,也就是说即使信心满满也只是有7/1的机会获胜,而失败的几率是7/6,继每一周之后会把略弱的一个淘汰,加入一位新成员,也就是说7/6失败的机会每周都在继续增加分子的重量。这么看来参加的人真是非常不明智的。

但是就是这样才感觉可敬,世界上总有一些人在做着看似毫无用处的事情,这么认为的人也许永远也不能明白“自己”到底是谁,更不知道如何做更好的自己,与心灵对话那就不用提了。

向这些为自己心灵升华者致敬。最勇敢的斗士就是打败天下无敌手却依然在和自己心灵做斗争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很难明白,永远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