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要素

成功的要素

成功的原因有很多种,导致失败的因素则是千变万化,并不拘泥于某一种原因。有人说是细节;我重视了细节就能成功,反之必然失败。有人说是战略;人生赢在长远布局,输在目光短浅。也有人说是机遇;抓住机遇就会成功,抓不住就怪自己的运气太差。所以的因素加起来,其实都能归结到我们的思维能力上,“细节”“战略”“机遇”都来了,你当时在想什么?每个人都会有机会,就看你在当时有没有抓住。

有这样一个打工者叫李勇,四川省绵阳市杨家镇人,1987年2月,21岁的他到广州打工,可一直没有找到正式的工作。7月底来到深圳南头边关检查站碰运气,却没有边防证过关。

他在南头关口徘徊时,一个与他年龄相仿的人拉着他找到个“蛇头”各交了50元后,从铁丝网下面的一个洞爬了过去。李勇当时还心痛花了50元钱,而那个同伴则兴奋地高喊道:“深圳,我潘石屹来了!”

李勇细问之下才知道,这个大他三岁的潘石屹是甘肃天水人,居然是从河北廊坊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辞职来闯深圳的国企职员。

两个人在布吉镇一家工地挑砖,每天10元,晚上加班每小时1元。一个月后,两人各领到了350元工资,潘石屹决定离开。李勇恋恋不舍;“一年可以存好几千元呢!”潘石屹劝他说;老弟,只要我们找到更好了机会,不要说几千元,就是几万元,也不值一提。李勇这才决定跟潘石屹走。

1987年11月,两个人应聘为深圳福田区正泰贸易公司做业务员,销售电话机,底薪200元,按业绩提成。因为潘石屹点子多,很快被提拔为业务经理。

李勇至今记得,海南建省的消息传来时,潘石屹拿着报纸,满脸激动;我们一起闯海南吧?李勇大吃一惊;潘哥,去海南人生地步熟的,每月能挣五六百元吗?潘石屹却说,你放心吧,海南刚刚建省,机会多的是,我们去,一定会不错。

1988年5月底,俩人各自带着1000多元的积蓄来到了海口。

然而,相比深圳,经济极其落后、人满为患的海口,想找到一份工作绝非易事。

三个月过去。俩人已经身无分文,只好找到海口市东英镇的一家砖厂打工。砖厂当时太简陋了,建在山上,不通电,只能点煤油灯照明,挖土、和泥等所有工序全靠人力,一天下来累得要死。

20多天后,潘石屹找到砖厂老板,提出如果自己当厂长,工地混乱和效率低下的问题全都可以解决。答应我,你不会吃亏,管理好了你还会赚大钱。第二天,砖厂老板答应了。

潘石屹立刻开始改革,买来水管,引水到砖厂和泥,又买来小型发电机,方便夜间照明和加班。不出一年,砖厂老板把潘石屹的薪水从500元涨到1000多元,而李勇也被提拔为组长,每个月也增加了300多元的收入。

后来砖厂老板转向经营房地产,把砖厂转让给潘石屹。但好景不长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当地户籍人口少,海南房地产疯狂开发大大超出了市场的正常消化能力,1990年初,房地产热急剧降温。潘石屹承包的砖厂难以为继,苦撑数月后关门大吉,赚到的钱也基本赔光。

这次打击之后,李勇痛下决心,明明知道潘石屹过不了安稳日子,自己为什么还要跟着他瞎折腾啊?

1990年8月25日,潘石屹与相处三年的李勇在倒闭的砖厂分道扬镳。而李勇在海南打了两年工后,回到老家结婚生子,此后还在四处打工,养家糊口。

而潘石屹在海南炒楼花已经赚到第一桶金300多万元。1993年底,潘石屹嗅到海南房地产泡沫即将破灭的信号,万通公司由此转战北京,1995年他和海归妻子张欣创立SOHO,事业越做越大。

记者采访李勇时,李勇感慨地说;以前,我以为潘石屹的成功很偶然,可现在不这样认为了,因为每次在生活的岔道口,我只图安稳,害怕失去现有的一切。而潘哥每次再折腾的时候,都有了更高的起点,这就是我和他的区别。

李勇的反思的确有道理,他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贪图安逸,有馒头吃,就不再奢望蛋糕。而潘石屹的成功是与他的折腾息息相关,只有敢于折腾,永远不满足与现状,才能赢得机会,才能不断占据更高的人生新起点,获得新的成功。李勇和潘石屹的人生之所以产生这么大的落差,其原因正在于此。

我们对身边失败案例分析中发现,多数人其实不是输在高端的环节上,而是输在了思维和行动力上,还有对当时环境估计不足,对自己的成功期望过高。没有对不可预见的事情做出评估。所以才导致失败。所以的问题其实到最后都是自己当时的思维出现了问题。倒在了一些与自己大脑有关的基本思维常识缺陷上。无法控制自己的贪婪,在做决策时没有对未来的风险做出评估。在执行力上做出不理性的行动,这些都是我们这么多年来养成的思维习惯。

惯性思维导致我们常识性错误,从而思考就出现了问题,导致我们做出了错误的决策。人们潜意识里的惯性思维总是喜欢为我们设计一个圈套——让我们认为“大家都知道并认同”的就是对的。这是一开始在获取知识源头就接受的思维常识假象。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比如说:魔术等等很多方面。人们把思维常识定义为正确的、是不完全对的。这些“常识”的理解正确与否,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水平,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就。

很多传统看法虽然被人们认同,但不意味着它们是正确的。越是人们极力推崇的常识,你就越要保持警惕,不要盲目信奉。在遇到一个问题时,你是先判断该不该做,还是先分析结果?这是俩种完全不同的思维常识,也是思考习惯。不同的思考习惯,取决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和人生价值观。同时也会左右我们的人生走向。你处在什么位置?遇到什么问题时,你的回答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的常识应该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分析得失,而不是去发现问题的对不对。至于做不做关键在于是你发号施令,还是你去具体实施的人。你没得选择。好的决策者需要分析得失,理性决定,有些事情,分析得失比较重要,有些事情,认清对错较为关键。成功者的一个重要素质,就是能分清什么时候讨论得失,什么时候又该讲对错。

当我们遇到辣手的难题时候,通常会立刻思考俩个问题:

我做这件事情为了什么?

怎么样才能做好这件事情。

前者思考的是我们做这件事情的目的,进而权衡利弊得失,而后者只有一个结果,我一定要做这件事情,寻求思考解决之道。人类本性导致人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总是习惯纠结于“目的”然后根据利益导向做出行动选择。这本身就是惯性思维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功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