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读过《金瓶梅》?人生都不完整了!

《金瓶梅》与《红楼梦》同是中国古代成就突出的小说。

《红楼梦》无疑有很高的评价。即使很多人并没兴趣从头到尾阅读过,但肯定知道这本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而《金瓶梅》作为四大奇书之首,常常引来诟病。

除了大学课堂正常看待,其他场合往往谈之色变。

不要说是现在读者不耻相谈,就连写作者也不愿直书其名,而是代以“兰陵笑笑生”,直到今日依旧是个谜。

在大众看来,这部小说已经成为色情小说的代名词。

可是我们要知道,在明代这类小说产量很多。

《金瓶梅》在删减后,依然是一个独立的小说框架,还是有人物情节的。

而更多被禁的书,可能整本都会删尽。原因你懂的。

与《三国》、《西游》这种世代累积型小说不同,《金瓶梅》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章回小说,作者“兰陵笑笑生”。

成书于明嘉靖或万历时期,尚未有定论。

万历年间,袁宏道给董其昌写了封信《与董思白》:“《金瓶梅》从何处来?伏枕略观,云霞满纸胜于枚生《七发》多矣,后段在何处?抄竟当于何处倒换?幸一的示。”

袁宏道从朋友董其昌手里发现了《金瓶梅》,但是只有一部分,读了之后爱不释手,立马写信向他要后一段。这就有种追剧的感觉,还是一周更新一集的节奏,很揪心。

袁宏道是明代的文学家,公安派代表人物。与袁宗道,袁中道,兄弟三人并称“三袁”。

袁宏道有多爱这本书,从另封信可看出。

《与谢在杭》:“仁兄近况何似?《金瓶梅》料已成诵,何久不见还也?”

袁宏道自己看完了,又借给了别的朋友。但是朋友迟迟未还。

袁宏道有些着急,特意写信催书。潜台词是,借了这么久,背都应该背下来了,怎么还不还我?

袁中道《游居柿录》写到:“往晤董太史思白,共说诸小说之佳者。思白曰:“近有一小说,名《金瓶梅》极佳。”

这就说明了,此书在文人之间流传很广,并受到了很高称誉。

林庚先生说:“没有一个活人可以把《金瓶梅》看上两遍。”

可能很多都会说看不进去《红楼梦》,人物之多,生活之琐碎,读起来确实让人头疼的,名字可能都记不住。

《金瓶梅》就更是如此。作者就像那个时代的一双眼睛,在冷静的观看记录每个人的一举一动。

凡是看过《红楼梦》文本的人,再去看《金瓶梅》。可能会有一种感受,就是那种细节描写方式很相似。

甚至有些情节基本一致,只是人物不同。

第二十七回,写西门庆因为天气炎热不曾外出,在翡翠轩看小厮打水浇花。潘金莲和李瓶儿携手而来,金莲见了开的正好的瑞香花想摘一朵戴在头上。西门庆早已摘下了几朵,浸在翠磁胆瓶里。金莲抢先戴了一朵,西门庆拿了一支给李瓶儿。令丫鬟拿了三支教送给月娘,李娇儿和孟玉楼。

金莲恃宠而骄,争强好胜因此抢先戴花。李瓶儿处处谦让,西门庆又最爱李瓶儿,故此亲自拿给她。

《红楼梦》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一回。周瑞家的送宫花,写到了薛宝钗不爱花粉的性格;送到惜春处,惜春戏言他日出家当姑子就不用戴花了,暗示人物命运;送到林黛玉处,黛玉多心,出语尖酸,认为是别人挑剩下了才给她的。

戴花送花,在两部小说里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一是塑造人物性格,二是推动情节发展。

西门庆爱好广泛,阅人无数。虽说娶了五六房妾室,也偶尔喜欢身边的小厮。常常一回家便在李瓶儿房中和小厮饮金华酒取乐,小厮平安儿恰巧碰见,西门庆便借机出气报复。

这日,管屯的徐老爹送给西门庆两包螃蟹,众姐妹围在一起吃螃蟹,说到爹打平安儿。月娘不明情况,问因为什么打他?金莲回答:“为他打折了象牙了”。月娘老实便说:“象牙在哪里,怎的教他打折了?”潘金莲和孟玉楼嘻嘻哈哈,只顾笑做一块。

因要吃螃蟹,月娘吩咐叫小玉去取葡萄酒来。

金莲快嘴:“吃葡萄得些金华酒吃才好!只刚一味就着酒吃,只得烧鸭儿撕了来下酒。”李瓶儿听了,把脸飞红了。正是:话头儿包含着深意,题目儿哩暗蓄着留心。

《红楼梦》中林黛玉醋味十足的话就更多了。

潘金莲是《金瓶梅》中艺术性很强的人物,尤其是她的语言,极妙。

尽管潘金莲作为一个反面人物,但依然不影响她在小说中的艺术性。既有王熙凤的泼辣,又兼有林黛玉的尖酸刻薄。往往一语中的,杀人不见血。

如上述,三十五回中,潘金莲说的一段话,含沙射影,一语双关,讽刺的别人无地自容,无言以对。

相信曹雪芹在塑造林黛玉时,一定也吸收了潘金莲的语言特色。

其次,两部小说都是以一个大家庭为主要对象,描写一个大家庭由盛到衰,树倒猢狲散。

尤其是有一个核心的男主角,四周围绕着一群女性,以此引发爱恨纠葛。

一言以蔽之,一个男人和一群女人的故事。

大家庭的活动范围主要在花园,如《红楼梦》的大观园。

《金瓶梅》虽没有具体刻画花园,但西门庆与众多妾室的活动范围主要在花园里。

再者,诗词曲以及行酒令在文中同样发挥了很大作用。《红楼梦》中的词曲水平是很高的,这当然和作家自身的文学素养相关。诗词曲在文中不但可以推动情节发展,还能体现人物个性,起到暗示人物命运的作用。

总体来看,《金瓶梅》对后世小说创作是有很大借鉴意义的。曹雪芹的《红楼梦》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不能不提《金瓶梅》的功劳。

潘金莲和林黛玉,一雅一俗,看似完全不同的人物,竟有如此相同的特点,亦是让人可惊可叹。

这便是古代小说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不读《金瓶梅》不意味着就纯洁高尚,阅读了也不代表污浊不堪。

《金瓶梅》的成就和寓意远不止于此。

所以别不好意思了,好好阅读经典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没读过《金瓶梅》?人生都不完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