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Sir先讲个八卦。
从前,有一个穿背心的小鬼,捏着一张红桃K,盘坐地上,盯着奶奶家的电视机,看《赌圣》。
啥时我才能这么威风啊,小鬼想。
星仔和洪爷决战时,洪爷翻牌。
小鬼闭上眼,红桃K掉到了地上。
当他睁开眼时——
喔,红桃K变成了手机,电视变成了电脑,星仔变成了星爷……
小鬼,也变成了Sir。
当时以为遥无止尽的少年时代,一眨眼就没了。
是不是好肉麻……
肉麻不是没原因的,因为这几天Sir看了一部片。
它用长达三小时的片长,讲了一堆流水账,看似无聊透顶。
但正是这部片,带着鲜活的细微气息,给Sir还原了自己的童年。
可能说晚了——
《少年时代》
Boyhood
没错,导演就是那位偏爱呈现时间变迁的,理查德·林克莱特。
你们都爱的,大名鼎鼎的《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时》《爱在午夜降临前》,就是他玩的。
在《爱在》三部曲中,我们看见了伊桑·霍克和朱莉·德尔佩,从青年到中年的变化。
在《少年时代》,我们则看着一个家庭经历了十二年。
一个单亲妈妈(帕特丽夏·阿奎特 饰),抚养两个子女,姐姐萨曼莎(罗蕾莱·林克莱特 饰),六岁的弟弟梅森(埃拉·科尔特兰 饰)。
影片把视角集中在梅森身上,呈现了他的成长。
要知道,那么多成长片,套路类似——
孩子有问题→改变→问题解决→成长。
可《少年时代》,跳出了这个套路。
戏里,演员一点点长大,但这种成长,你似乎看不见。
梅森,对世界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总有自己的小想法。
如果你往空气里弹一滴水,弹得好就会变成黄蜂
长大后,爱上摄影。
感觉……顺理成章。
姐姐萨曼莎,总是倔倔的。
小时候,妈妈要搬家,她不愿意,耍赖皮。
不 妈妈 我们不搬 不搬 不搬
长大后,倔性不改。
你已经满十八岁,可以不听父母的
俩姐弟,小时候老是互相不爽。
大了之后,还是一样。
我不要和他住一间
这部片里,好像看不到明显的成长,难道是导演刻意隐藏了?
想看一个孩子不懈努力,打败他人的怀疑,最终考上大学吗?没。
想看一个孩子跟酒鬼继父斗智斗勇,最后用爱拯救家人吗?没。
这也叫成长片???
其实,以Sir对导演林克莱特的了解,他对于大起大落的情节,天生有警惕。
他觉得那种人为的戏剧性,假。
前面提到的《爱在》三部曲,就是从头到尾的唠嗑,唠嗑中不仅见了爱,还见了聚散,见了人生。
他觉得这样的爱情故事,才真。
林克莱特拍《爱在》的灵感,起源于一次经历。数十年前,他在一个陌生城市经停一晚,邂逅了一个女孩,跟她共度了一夜。
这一夜没有改变什么,只是改变了他的艺术观,他从此觉得,我就要拍这种东西——
“这个感觉,这个在我们之间流动的东西。”
这就是他想还原的爱情的模样。
在《少年时代》里他做的,也一样——
不走先幼稚、后懂事的成长路线,太窄。
用细节,还原成长本来的模样。
怎么做呢?
拍真实的成长,首先要塑造真实的小孩。
一个小孩就不该是机智过人的样子,不是什么天才,不是什么“小鬼当家”。
小孩嘛,就是小孩。
他从无知开始——很多事情对成人来说理所当然,对他来说却是新鲜的,所以他不知道如何应付。
你看,酒鬼继父强行剃掉孩子梅森的头发,他一声不吭。
拿杯子砸他,他不知道怎么反应,只能望着妈妈求助。
不在继父边上时,梅森会反复看一个喜剧片。
喜剧片里,一个小女孩跟一个大人讨债,大人却怕得要命。
- 我要拍死你。
- 嘿,你知道吗?你要放轻松。
- 我要我的钱!!!
梅森不敢反抗大人,只能从这种弱小凌驾强大的荒诞情景中,获取替代满足。
无力、又爱幻想,才是大多数小孩开始的样子。
那么小孩的成长呢?
前边提到,小时候的萨曼莎,知道要搬家,就耍赖皮:
“不妈妈,我们不搬、不搬、不搬。”
长大后,同样听说搬家,她虽有意见,却只是委婉问问——
那我(在新家)怎么洗衣服呢?
因为这时她已经长大,明白妈妈的苦衷,即使有不满,也不会再无理取闹。
Sir之前还提到,她和弟弟从小到大都是冤家。
但在弟弟的毕业派对上,长辈让她发言。萨曼莎终于挤出一句“Good Luck”,竖起一个大拇指。
成长不是单调的60分到100分,不是1米2长到1米7,不是女大十八变……
成长不是大鸣大放,而是你不用心,就看不到。
成长,是一百万个孩子身上的“微转变”。
有时,你甚至需要记清楚孩子的某一段历史,再把它和孩子现在的表现,做出比较。
比如在日夜陪伴他俩的单亲妈妈眼里,孩子们完全没变化。
但没有抚养权的爸爸(伊桑·霍克 饰)隔一段时间才见他俩一次,所以一眼就能看见他们的成长。
不敢相信他们长这么大了
在他们面前,妈妈总是严厉的、不容分说的。
但每次见爸爸,他们仨都满脸惊喜。
俩孩子发现:妈妈天天陪,却总是在挑他们的缺点。
你不如跟你那令人讨厌的态度说再见
而爸爸偶尔见两次,这两次给的关心与爱,好像比妈妈一个月给的都多。
所以对待这样的爸妈,姐弟的表现也不一样。
爸爸看得见,他们就想更拼命展示自己。
爸爸 我忘了给你看我打篮球的照片
妈妈看不见,所以他们更安分、也更不遮不掩。
估计当妈的都爱抱怨,自己操劳多,孩子反而不领情……
这种感觉,我们太懂。
很多父母不知道,你对孩子成长的渴望越明显,孩子就越反感——难道我现在不好吗?
或者,难道我的努力你就看不见吗?既然看不见,那不如不做好了。
父母常说孩子不懂事,但父母在教育上,其实也不太“懂事”。
他们虽然是成人、过来人,可他们忘了自己的童年,然后,也就误会了“成长”。
在Sir看来,成长不是一种结果,而是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幼稚、成熟、懂事、不懂事……常常是交替出现的。
你会为孩子的不懂事发火,也会因为他偶尔的懂事而感动。
你会诧异6岁孩子就知道体贴妈妈,也会愤怒18岁的大孩子吵一架、就无情地摔门而去。
片中的孩子最后出门远行、离开妈妈时,妈妈也崩溃了——
嗯……但这,就是成长的结果。
长大、离开、独立,这就是成长的“结果”。
因为这种父母伤心难舍的时刻,正是离开的孩子张开臂膀拥抱自由之时。
影片结尾,梅森进入大学后,邂逅了一个女孩妮可。导演让他们说了这么一段充满哲理的话。
- 大家总是说我们要把握当下
我觉得应该反过来说
当下把握我们
- 对,当下永远不变,好像永远定格在这一刻
这段话难理解吗?有点。
但为人父母,静下心来,一定想得通。
《少年时代》在3小时里呈现的成长,现在看来一点都不长,因为那是父母与孩子长达12年的相处。在这种长与短的奇妙交汇里,Sir真的读懂了成长这件事:
不要被廉价的成长故事感动。
与孩子相处的真谛是,让当下把握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