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假设这样一个场景:刚毕业的你独身一人来到北上广深闯荡,准备大干一场,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心仪的公司工作,但是公司并不解决住宿问题,需要你自行去解决,于是你找到了一家房屋中介公司,现在中介给了你两个选择:
一种比较便宜,但是离公司远,而且环境差,优点是租金便宜。
另一种是离公司很近,住宿条件好,但是价格比较贵。
那么,你会选择哪一种呢?
我的一个朋友是这样思考这个问题的: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选后者。
为什么?
虽然感性上前者省钱,但是耗费了时间,而且住在环境差的房子里情感体验也不好。
但是理性上她告诉自己,从长期来看,后者收益肯定大于前者。比如上班方便有利于自己的作息规律,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每天有多余的时间可以学习一门新的知识,打磨一种新的技能,思考未来的方向等等。
另外,作为一名刚进入职场的新人,不管是学习能力还是记忆力都是比较好的状态,此时如果不投资自己,更待何时?
对于我的这个朋友的答案,你同意么?
2.
万维钢老师在他的日课中讲到这样一个例子:
有一个抛硬币的游戏,规则是:
如果硬币正面朝上,你就输了,你得给我1000元钱。硬币反面朝上你就赢了,我给你1500元。你要不要和我赌一次。
可能很多人会拒绝这个赌博,因为毕竟存在一个输1000元的风险。
但是如果我愿意跟你连赌一万把,那你还愿不愿意玩呢?
当然愿意!玩一两把你可能会输钱,玩一万把,你是稳赚不赔!
为什么呢?
学过统计学的人肯定知道:对你来说,这个赌局的数学期望、也就是你的平均预期收入,是- 1000×1/2 + 1500×1/2 = 250元,
如果赌一万次的话,小的波动就会被抹平,总体概率你肯定是赢的,按照统计学上的算法,你的总收入应该是1万×250=250万。
看到了吧,相当划算。
可是生活中根本就不会有人跟我们玩这样的游戏,这个思考实验有什么意义呢?
万老师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另外一个道理:系统人生理论!
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的作者)曾提出过的一个建议:
生活中的确没人跟你连赌一万把,但是你可以把一生之中大大小小的概率选择当成一个系统来全盘考虑。只要每一次遇到数学期望为正的时候你都选择赌,那么长期看来,你必然是赢的。
当然,这些选择有个前提,那就是就算某一次赌输了你也可以承受。但这个要点在于,大事也好小事也好,赌钱也好赌别的也好,不管是什么形式,你应该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考虑。
这样一来,就算这次失败了,你也可以根本不用不在乎。因为我们的人生是一个系统。
3.
笑来老师说过:我们很多人被“活在当下”这个流传甚广的名言感动得热泪盈眶,可事实上我们却被困在永恒的当下……, 我们大部分人从来没有想到过“活在未来”,而且应该“活在未来”。
笑来老师因为笃信知识就是力量而“活在未来”,于是不管别人怎么说,按照这个道理所指引的方向和方式行动与生活,许多年以后,笑来老师确实一直在用知识赚钱(比如讲课、写书、投资和创业等)。
细想一下,其实笑来老师的“活在未来”这个思路其实就是系统思维,要不计一城一池之得失。
如果我们把人生看做是一个系统的话,在回到刚开始我们谈到的关于租房的问题,你是否也会同意我这个朋友的做法?
在我们的整个人生旅程中,不论是考试,上学还是判断某件事物的好坏,我们都应该用系统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如果我们把眼光放眼整个人生,我们还会为某次考试发挥失常而纠结么?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中间可能我们会失望,懈怠,我们也会纠结于某件事情,但是当我们把人生看做一个系统的话,其中的酸甜苦辣咸都是调节我们人生的五味瓶,得意时勿得意忘形,失意时也能泰然处之,勇敢面对。
凡事从当下出发,不被过去的存量绑架,避免短视,建立系统的思维。
正如万老师所说,没有系统的人一惊一乍,有系统的人心静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