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育札记】灵长类的自然教育(中)

首先,我对自然教育的认识仍然是非常粗浅的。自然教育的发展本身涉及到了博物学、保护生物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内容,又是一个极为新兴的概念和行业,而我并未专门从事于此项行业的实践。所以,以下的思考仅来自于少量的培训和实践,在此写下也是为了向各位交流学习。

上篇链接:http://www.jianshu.com/p/8458bea99d91

(一)广西白头叶猴探索之旅

我所服务的内容仅为广西白头叶猴自然教育项目(介绍之一,介绍之二),我们还成功获得过众筹。渠楠的介绍,网络上也有一些如百度百科,一部分源于好未来,一部分源于黄乘明老师带领的科普营。后来保护小区成立,政府推进美丽乡村,也有一些报道(报道一、报道二),我们当然也有啦,比如刘先生做的我们屯里的人视频。

为白头叶猴这个物种,我也尽力写过一些科普性的文章,包括:石山上的苦行僧——白头叶猴、安能辨我是猴王、当小飞机遇见大猴王、弄邓偶遇等。剪辑过两段视频,其中上传了一部在网上。有一段时间,还考虑过做白头叶猴的动画脚本,后来实在抽不出时间精力,也因为合作伙伴的变动而作罢。

我们举办过两次白头叶猴体验营,2月份一次,8月份一次。我主导设计了白头叶猴和喀斯特生态系统两个部分的课程。熊猫写的游记到渠楠看国宝也蛮好的。

10月份的时候,劲草项目工作坊在广西组织召开,我主要介绍了自然教育体验营中白头叶猴课程的设计实践。下面的内容就是当时的总结,因为当时是PPT做的,时间有限,所以我就直接贴图了。

(二)渠楠自然教育实践的思考

渠楠自然教育基地的特色是融入了乡村社区参与,在今年的自然教育论坛,我们也被归为这一类型,目前社区参与为整个自然教育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后勤服务,我们也在基于乡村的自然环境特色和壮族文化开发课程。但目前现在还做不到的是让社区人员直接来带课程。我们有一些探索,未来还会继续加强实践。

【自然教育札记】灵长类的自然教育(中)_第1张图片
保护小区建设是渠楠自然教育的基础
【自然教育札记】灵长类的自然教育(中)_第2张图片
白头叶猴毫无疑问是这里的旗舰物种,这里是全世界最好观察这一物种的地点之二,这是仅仅我国分布的物种,数量也非常少,从观赏的稀缺性上看很高。(如果当年要是在这里做研究生,想想都幸福。突然想到这里,我们也可以考虑专门在渠楠培养实习生或者志愿者开发自然教育) 白头叶猴也是我国被研究最多的灵长类之一,很多灵长类的研究方法都可以对这一物种开展,其习性也非常特殊,作为科学研究和学习的对象,有很高的价值。

白头叶猴自然教育的课程设计,全部是基于这个物种的特点出发的。尤其是它的观赏性和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科研学习价值。但是问题在于体验营的时间很短,不可能超过一个星期,其中在白头叶猴上的时间更少。所以,我们目前仍然局限于对观察之上。

【自然教育札记】灵长类的自然教育(中)_第3张图片
对白头叶猴的观察和知识学习,这是第一次冬令营之前所做的。另外还有白头叶猴面具的绘画。
【自然教育札记】灵长类的自然教育(中)_第4张图片
对白头叶猴的栖息地——喀斯特生态系统的观察和知识学习,最后小小护林员任务保留了一个,而增加了对石灰岩成分的化学实验。

这奠定了目前这两门自然教育课程的基础,也发展了课程的目标。

【自然教育札记】灵长类的自然教育(中)_第5张图片
作为一家推动生态保护为使命的非营利机构,我们对白头叶猴自然教育的开发必然带有保育的色彩,这也是为什么能够看到“小小护林员”这种课程设计存在的原因。

但是,如何到达最后一步,我们还有很多路要探索。

【自然教育札记】灵长类的自然教育(中)_第6张图片
设计框架

目前完整的设计框架,在冬令营期间占据2个半天和1个6分之一天。

(三)渠楠自然教育实践的子课程的介绍

【自然教育札记】灵长类的自然教育(中)_第7张图片
讲座,最简单明了的知识传输方式。由于和白头叶猴保护区的合作,我们有很多很好的照片以供参与者浏览。

但是只有半个小时,我们还在考虑到底讲座更适合作为分享环节和引入环节。

从科学性上,作为引入环节有助于小朋友更好的了解这一物种,学习观察方法,但是也容易给小朋友带来框架上的限制,此外由于观察条件毕竟比不上拍摄条件,所以也容易导致观察时降低新鲜感;作为分享环节,就需要更多的准备工作,对小朋友要提到的问题和思考有很多的预案,以有助于他们理解。

因此,尽管2015年的两期都是讲座在前,2016年的会调整到观察之后。

【自然教育札记】灵长类的自然教育(中)_第8张图片
观察,观察白头叶猴自然具有天生的吸引力,目前成功率比写PPT时更有信心。但是如何在这种环节引导这么多家庭和人,我没有什么经验和信心。

2015年两期志愿者培训我都不在,因此在这一课程的实践上一直没有发挥志愿者的实力。2016年我会专门试试。

【自然教育札记】灵长类的自然教育(中)_第9张图片
实验,幸好两期都有化学老师的参与,我才没出什么纰漏,哈哈。这是非常有趣的一个环节,两次都是志愿者作为老师带课的,他们也非常有经验。我们的实验器材准备也越来越好。

问题在于对于小朋友到底有没有意义,他们能够理解多少。这是刘先生给我的问题,我也在思考。

(不过我很喜欢化学,虽然我初三才学习化学,但我一直记得有本书叫做《生活中的化学》,非常有意思,那时最大的苦恼是不知道哪里可以买器材做实验。)

这个课程如果我一直参与决策,我一直会尝试下去。

【自然教育札记】灵长类的自然教育(中)_第10张图片
探访溶洞,得益于渠楠独特地理条件,我们有很大的一个溶洞可以从事自然教育。条件非常好,各种喀斯特现象十分突出,还有很多动物。

五感体验是这个环节的特色。不同于景区的设置,我强烈鼓励看、听(这个还不够,有讲故事环节)、摸。

在第二期强化了对黑暗的感觉。唯一的问题在于,关于溶洞的知识储备还远远不够。

【自然教育札记】灵长类的自然教育(中)_第11张图片
小小护林员

小路的广西之旅也有设计这个吧?

我们也还会继续实践这一环节,就是夏季时没有合适的场地。小小护林员是能够融入保护理念和游戏特性的。但是作为一个很少玩游戏的人,这一点难度很大。

【自然教育札记】灵长类的自然教育(中)_第12张图片
课程思考(一)自然教育课程的参与方式

目标是逐步弱化解说,逐步强化分享。真的很有难度。

【自然教育札记】灵长类的自然教育(中)_第13张图片
课程思考(一)自然教育课程的价值

参与感是自然教育最为注重的部分,2016年的修改全部基于这个目标的。但是强化参与感需要对目标群体的认知。所以我想通过第一篇提到的PEN(灵长类教育网路)的实践经验完善这一部分。

二,普遍提到的问题在于目前的课程设计中,没有家长参与的设计。好吧,这一点也很难。这次冬令营可能还是一个问题。2016年夏令营再想办法。

【自然教育札记】灵长类的自然教育(中)_第14张图片
渠楠自然不一样,感谢支持!

敬请期待灵长类的自然教育(下):融入参与的灵长类的自然教育。或者加入我们的自然体验营提意见或者担当志愿者,哈哈!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然教育札记】灵长类的自然教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