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很心累?那是因为还差这样一个习惯

14年初加入幸福进化俱乐部,从7月份接触“掌控每一天”的课程开始,就一直紧跟在永澄老师后面学习。也是从那时开始,明显感觉自己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坚持早起、看书写笔记、学习积累、沙龙分享、组织or参与线下活动,我所属的游乐场是积极向上的、充满正能量和快乐的,我跟他人的相处方式是有价值可交换的,我看到的自己的未来是美好的、幸福的。是的,这样的导师、群体、能量让本觉得弱弱的我自信地成为一名UP+,也是这些陪伴着我走进婚姻的殿堂、开始孕育之路,到现在成为一名新手宝妈。

诸多问题是从今年4月份月子里逐渐出现,我意识到n多问题(明白人都能想到的产后抑郁、哺乳带娃、婆媳关系等)的出现和自己的身份转换、新的环境和生活有关系。有意识的无能让我看到问题的出现、也察觉到小我强大到吞噬理性的、资源的我(关于“理性的资源的我”可以查看我听了永澄老师分享会做的笔记http://www.jianshu.com/p/ac2fd7dd0f13),
但我无奈、无能,尽管家人给出意见和解决问题的建议,但一个问题的解决似乎能迁出其他问题的出现,多个问题交集在一起,整个人就凌乱、崩溃了。有那么几日凹糟的状态,虽然讨厌负能量的自己,但没有放弃跟小我去抗衡,因为爱我的老公一直在身边安慰、鼓励和帮助我,我爱的宝宝完全信任、依赖和需要我,说过要陪伴一个生命的成长,怎么可以有那么差的状态呢?于是我撇开他人的干扰,慢慢调整状态:
重新阅读《不抱怨的世界》,在字里行间去反思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逐渐减少甚至不去抱怨;
继续看书,因为一个人的脑袋带宽是有限的,我想用书中的美好来填满脑袋,以免再沉溺生气、失落中;
开始学习画画,一是静心,二是,我不想等宝宝长大了,我却连亲子画画的快乐都给不了他。

有意识的有能帮助我解决了一些问题,让我大多数时候以很好的心态不念过去、不系未来、活在当下。可是,还会出现反复的情况,比如别人做的某事不顺我意就开始生气,看不惯他人在面前刷手机就莫名其妙地发烦,没能有足够的奶水给宝宝吃就有严重的挫败感,有意识的有能往往出现在事后,比如,对别人生气、甩了脸子以后,反思自己不应该那样做,如果当时怎么怎么对待,是不是更好些,反思完了遇到类似情况还是情不自禁又犯了生气的毛病。

在听了两遍永澄老师的分享和整理完笔记后,像是有点心领神会的感觉,像是明白了为什么总是固病重犯,因为没有养成积极主动地分身术的习惯。用永澄老师的话来说,作为高效能的人,总是生气、抱怨,精力和能量都用完了,还怎么去高效呢?确实,如果我的脑袋里装的都是不快乐,又怎么能发现生活的美好呢?眼里看到的只有别人的缺点,又怎么能理解和发现别人做的好的一面呢?没有人能伤害到你,除非你愿意。原来能做到不被生气、发怒、挫败等信念困扰,不因负能量而消耗精力的人都是会分身术的,也就是能站在事情外面、抽离出来再看事情的,原来我是可以分身成感性的小我和理性的资源的我,原来小我为什么会有那些不待见的行为是可以用TMBRT模型来分析的。为什么明白这些可以避免反复的情况?因为分身术是积极主动的刻意训练,积极主动的分身思考时,大脑是个有意识的大脑,在遇到刺激时能先出分析(TMBRT)再做出反应。其核心思想就是主动使用自我意识在任何刺激和回应之间拥有更多的选择权,然后成长为自己最期待的那个样子。所谓的积极主动时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创造有利于自我发展的外部环境,不要把外部环境问题赖给他人,并通过自我意识做出选择,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所有的问题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由此体现积极主动的四个层次:意愿、资源、选择权和自我决定。以我经历的一件事情来理解积极主动的本质:
意愿:也就是平时理解的积极主动表层的意思,比如说“你这个人要积极主动”就是要主动做点什么来提高意愿度。
月子里,婆婆提出要回老家,这事对我和老公都挺意外的。我俩先是回想一下是不是这段时间哪里做的不对的地方才上婆婆有回家的想法,主动和她沟通后也没发现什么问题但也没解决这件事情,最后闹的挺不开心,而我也由此对婆婆很生气,表现为不想跟她说话、不让她插手带宝宝的事情等。我妈妈就多次打电话跟我说,要我主动跟婆婆说话聊天、多说好话,不要闹脾气、做事情要多听老人的。 于是我又找机会跟婆婆沟通,因为我还是希望她能留在我们这,多少帮忙做饭、带孩子的,但她说到底就是想家了还是得让她回家,强留就是我们在用道德绑架她。我们是宝宝的父母,该对他负责,而我们的父母能帮忙照顾一下是情份、不帮忙照顾也是本份,我们还是要从心里出发尽力维系跟我们的父母的良好关系。
资源:对外界要有控制能力,不要认为外界没有资源,任何一个人的资源都是充沛的,要敢于张嘴要--对此,我经历了,就相信不疑。
老公说,既然婆婆想回家,不如让她高高兴兴地回家,说不定她后面自己就想来了。是的,婆婆后面还是提出回来帮我们照看一下,婆婆能来,也是我们带娃资源中的一个,虽然要一点点教她怎么带孩子,但慢慢地还是能够“授权”于她,让我能抽出身来放心地去上班。
而在她不在我们身边的时候,先是我爸妈帮了我们一把,再是小区里的老阿姨、甚至我出门买菜的大叔、每天带孩子一起玩的邻居还有一些同事,或多或少都帮了我们,这些不都是充沛的资源吗?之所以生气婆婆会在那个时候提出回老家,是小我在作祟,她想掩饰我的无能、掩饰我独立带孩子的害怕心理。如果当初能明白,也不会纠结太多吧。
选择权:即刺激和回应之间有选择权。
想让自己能有选择权,就不能允许小我放肆,理性的资源的我才会在刺激和回应之间做出选择。之前,遇到婆婆要提出回老家或者白天总睡觉不把心思放在带孩子事情上时(触发器),小我就会跳出来保护我免受伤害(动机),于是不高兴、带着赌气的心情带孩子、做家务(行为)。婆婆看到了就会去做点事情(小我在说,你不是还得弄么,得到一个奖励)。后面再出现类似情况时,还是这样做,触发器敏感度就会提高,于是出现了小我霸占了全部主动权,她的强大不代表我有多么厉害。而现在,我能念起即觉,跳离出来分析再做反应。比如婆婆不会兑奶粉的事情,小我立即反应--这么小的事情都做不好,还能干什么(她的反应速度总比理性的资源的我要快!),这时我得分身,理性的我会站出来,本来就是因为我奶水不够才会添加奶粉,这怪不得她,与其责备,为什么不教她怎么做。于是告诉婆婆怎样看奶瓶刻度,多少水兑多少奶粉,先倒温开水再放奶粉等。而婆婆会弄了以后就没再出问题(甚至后面奶水多了,都不用兑奶粉了)。
由此我想说,事情和结果都有两面性,就看自己怎样选择,我们之所以会成为今天的自己,是过往的每个选择的结果,会走不同的人生路径,庆幸,我选择成为更好的妈妈、媳妇这条路。
自我决定:即知道自己究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是积极主动核心的本质,清楚自己究竟成为怎样的人,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我跟老公说,婆婆不能做到满分的婆婆,我可以做个满分的媳妇。其实我知道我做不到满分,这样说是在给自己增加点信心、对美好的生活充满希望,但这也说明了我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有了这个信念,再出现问题我先想自己的这个目的和目标,成为好媳妇、当个好妈妈,处理好家庭关系,以最好的状态陪伴新生命的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妈很心累?那是因为还差这样一个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