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书里都是骗人的……吗?

因为听了我在公众号里读的故事,有妈妈给孩子买了一辑《幸福的小土豆》。然后,就有人留言说:

宝宝总是问:为什么书里兔子要穿衣服?为什么书里的兔子会说话?为什么邻居家养的兔子不说话?……

嗯,这种问题,也不算太多,在亲子共读的时候,大概会遇见一万次吧……

孩子的童真可爱,孩子的令人抓狂,都在这种时候显露无疑。孩子稚气的脸庞,有时令我们心花怒放,可是,有时候就真的令人气急败坏:哪里有那么多为什么?!你所有的为什么,都完全没有办法回答啊!老娘从生出来到现在,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现在你来问我为什么,我怎么知道呢?

请各位妈妈,先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刚刚从火星来到地球的小宝宝吧。脑子里一片空白,所有我们觉得人类应该有的常识,这个宝宝都没有。

没有成见,没有规则,没有定论。世界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新的。对于成年人来说,世界是一本早就写好的辞典,一条一条森严分明,我们的想象力即使可以飞驰,也只能是飞驰在高速公路上,横平竖直早有方向。而孩子们的脑海中,所有的想法都飞驰在没有道路的原野和没有阻碍的天空上,没有一点限制。

想象和现实,在孩子们的脑海里,没有边界,自由切换。事实上,他们也不知道什么叫想象,什么叫现实。只是有些事情从没接触过,有些东西从来没见过,而已。

但是,还是有些孩子,比另一些孩子,更容易同时接受想象的天马行空与现实的规则条理并存于自己的世界里。他们拥有更宽广的视野,和更有弹性的界限感。绘本世界和现实世界,都可以让他们兴奋不已。飞奔的想象力和新鲜的规矩,他们都愿意去习得。

这些孩子,是从小接触绘本的孩子。书里面,猫咪会说话狗狗穿衣服小熊猫学走路摔倒了要妈妈抱,书里面也有地下100层的房子和能够飞上天的帆船,书里面还有怪兽和女巫,从来不按牌理出牌。但与此同时,绘本又是有逻辑的,语言、图画、结构和情节之中蕴含的逻辑,要求着孩子理解能力的发展。

从小就接触大量绘本的孩子,他们的想象力被打开得比较早。在很小的时候,他们的世界就显得很大。看得越多,能理解和接纳的不同就越多。这就是那个著名的圆圈理论:你拥有的知识是一个圆圈,这个圆圈越大,圆周就越长,能接触的外延就会越大。孩子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得到拓展以后,他们会没有那么容易一惊一乍,在面对很多新东西时显得淡定,脑子里有旧东西做基础呢,接纳起来不太费力。

但这还不够。慢慢长大,看见现实中的小动物并不会说话,也不能直立行走,现实中的汽车并不能随意变身,房子也不会时大时小,再淡定的孩子们,也还是多多少少有些疑惑:为什么我们看到的书里面的情景,和现实不一样呢?

这就到了拼爹妈的时候了。对,父母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孩子的父母,是经常陪孩子看书,在回答孩子的问题方面也很有一套的父母。你当然也可以一板一眼地和孩子讨论什么是现实,什么是想象,但这么一来,未免太过无趣。对孩子来说,有趣当然打败一切。怎么才能让他开心,以及对绘本抱有持续的兴趣,这才是最重要的。

正确,不是回答所有问题的唯一标准。

有些时候,有些问题,甚至都不需要答案。

分享几个我常用的方法吧:

1.借力使力,顺藤摸瓜

宝宝你看看,这里头的小兔子跟我们看见的可不一样对不对(还可以鼓励延展:你觉得有啥不一样啊?),所以它们会有不一样的动作和语言,因为它们就是另一个世界的兔子呀!什么是另一个世界啊,另一个世界,可能在另一个星球上面,也可能就在我们住的小区的地底下哦~不是说,地底下还有100层房子吗,那可能是另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呢。

2.用问题回答问题,开开脑洞

四季真的是天上的田鼠变化出来的吗?有可能啊,只是我们没见过,又不代表不存在。或者你觉得,四季应该是什么变出来的呢?(芒果说:我觉得应该是天上的玉皇大帝变出来的——这就是一个正在西游记启蒙的娃娃……)

乌龟真的可以把壳丢掉吗?乌龟把壳丢掉了以后会变成什么东西呢?啊!蜗牛把壳丢掉了会变成什么东西呢?鼻涕虫吗?寄居蟹把壳丢掉了会变成什么?软壳蟹?还是大虾?哈哈哈哈哈哈,小家伙笑得东倒西歪。

3.想象未来,激发渴望

你觉得帆船不可能飞上天空是不是?可是宝宝,以前连飞机都没有呢,别说汽车了,我们只有马车哦。很多以前觉得不可能的事情,现在都实现了。而且,那么多东西都能上天呢,比如说热气球啦,飞船啦。说不定将来汽车啊帆船啊,随时都能长出翅膀飞上天空哦。

那是不是也可以长出鳍就钻到海底啊妈妈?有可能哦。

4.安抚为主,多角度看问题

老虎要是来敲我们家门铃,想要吃掉我们怎么办呢?嗯,宝宝你这个考虑有点道理,世界有好老虎,也有坏老虎对吧?不过你放心,爸爸妈妈一定会保护你的。但你要注意啦,如果有人来按我们家的门铃,宝宝不能自己去开门,知道吗?让妈妈去开门,如果来的是好老虎,我们就请他进来喝下午茶吧。

……

其实,无论怎么回答,最重要的其实还是态度:认真倾听孩子的每一个问题。他的问题背后,一定深藏着他的困惑、疑虑和担忧。有些问题对孩子来说,就真的是比天还大。

而我们无论怎么回答,其目的一定是先解决他的情绪和心理,再来谈知识和想象。

你可能感兴趣的:(妈妈,书里都是骗人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