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父母整理东西,其间就有那种黄色牛皮纸的那种信封,里面或是远方亲戚,或是父亲学生,或是家里参军的家人来的书信,信的内容已不记得,只是很好奇,那么远,人家是怎么知道我家送过来的呢?
小时候,作文题目《给某某的一封信》,写完以后就特别不甘心,特别想撕下来,也去买个黄色牛皮纸信封寄出去。
第一次写信是初三,班上有个同学参军走了,给了地址,从来没寄过信的我,拿着写好的信踏着冬日的积雪走到了镇上的邮政报亭,那个时候才第一次知晓,寄信还需要有邮票。
九几年的时候信件总是特别久才会到,十天半个月才会收到对方的回信,甚至更久。我觉得邮票挺贵,所以每次都把信纸写的密密麻麻,想让信的性价比高一些,每次都奔着不超重写的,只是很多时候收到的信,都是稀稀拉拉几行字就完结了,内心还些许失落,感觉还不够浪费邮票的呢?!
那个时候最喜欢邮递员,总是在信封上写上“风吹日晒,邮递员叔叔最帅”,虽然后来才知道,邮递员还有女的;更喜欢学校门口传达室的老大爷,来的信一般都放在窗户上自己去取,但是也会经常拿着信站教室门口,问某某某是不是这屋的,一旦听见自己的名字,甭管谁写来的,只要是有信便开心到飞起。
当时特别流行往广播电台写信,交笔友之类的,我竟然鬼使神差的也写了一封信,以为就此打住,不料一个月之后,收到了好多来自省内各地的信,至今依稀记得,有渑池,有南阳,有焦作,有开封……最终联系四年以上的,是焦作的笔友,我初三,他大一,直到我上了大一,对方去了南方的城市工作,从此再无法联系上。
不过时至今日,我都特别感谢他,感谢他像导师,像哥哥,像朋友一样在我最关键的几年给予我最无私的帮助和指导,给我的三观建立起到了灯塔的作用,真的,如若有缘,真希望某时某刻会见到素未谋面的他!
书信最频繁的时期是高中时期,学业紧张的唯一调剂就是远方好友的书信往来,紧张的学习生活,情窦初开的青涩回忆,都会一一寄予书信往返各地。当时甚至为了多寄信选择少吃几顿好的,买上带香味的信纸和漂亮的邮票。
书信中止大致就到了大三的时候,大家都有了手机,手机短消息替代了往返好久才能够读到的好友近况,大家也都不约而同的停止了书信。再次收到信的几乎都是各种通知书,或者出版社寄来的书。
所有的书信都伴我很久,曾经还专门找了家人一个公文包,塞满了我以前的信,一封封按照写信人码好,每逢搬家或是放假还会翻出看看,只是后来多次搬家,上百封书信也不知去向,为此好一阵失落跟遗憾……
再后来就是遇见了现在的先生,初识时俩人打趣问对方写字好看不好看时,说不妨写封信看看嘛!就这样你来我往在手机普及的时代往来了几次书信,这样的书信来之不易,让我愈加珍惜这份手写的幸福和爱意。
而今,更是很少有人再提笔写信,也更少有人能够专心坐定耐心地写一封信。
在女儿还未出生时,也就是去年,恰逢先生的生日,想以未出生女儿的语气,写给爸爸一封信,最后写了一半,因事搁置,未及时完善,只好作罢。
前几日,又是先生的生日,还想用书信表达内心的情感,在单位写了三天,写了半页。每每想坐定安心开写时总被临时工作打乱,再次作罢,内心还是觉得遗憾的。
以前,在那些书信往返都要个把月的年代,总觉得很了解对方,跟对方心贴的很近;而今,大家都有彼此的微信,甚至经常更新朋友圈,却很少点开头像发几句话,又觉得很远。
怀念那段书信往来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