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6《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14之写作01

个人产品能力之学习思考

(0.5h+1.5h+1h=3H)

1.写作是成为主题专家的必经之路

输出可以倒逼输入,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增加自己的影响力,还可以变现。

那么将便签法用于写作是怎么样一个过程呢,是一个逆向工程,将原文进行拆解。拆解原文是有几个点,功能是怎么实现的,也就是模仿。

首先今天来拆解一下赵周赵帮主的一篇文章,如何化解微信尬聊

https://mubu.com/doc/mq2QeAmYvw?

我的拆解

1.标题先不谈,应该是最后梳理出来的一个中心思想。

2.第二段 用一个对联描述了聊天时的尴尬处境,属于A1。同时这跟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适用于八大问的前车之鉴标准。然后对联也很形象化,让人印象深刻,

3.第三段  针对现象提问,提出了自己的假设,分为两个方面。缺乏对沟通本质的了解和人际关系的了解。这属于八大问的相因相生标准。手法是自问自答方式。属于从A1梳理I便签的因,why部分。

4.第四段 运用逻辑理论知识对两个假设进行论证。用提问的方式引出沟通和人际关系的双向性。无论是表达或提问,都需要考虑到互动关系,不是自说自话式的自嗨或者简单粗暴的提问。这仍然属于八大问的相因相生。对作者假设的理论论证,属于属于从A1梳理I的what部分。

5.作者举了自己的一个例子,就是看体育频道时体育台记者采访运动员时的提问方式。这仍然属于八大问的相因相生。对作者假设的实例论证,属于提问方式的A1部分。

6.作者对记者提问方式进行分析,引出封闭式提问和开放式提问的概念,并详细介绍什么是开放式提问及封闭式提问,以及这两类提问方式对沟通效果的影响。这属于八大问的以观后效。同时引申出提问方式的类型,这属于提问方式从A1梳理出I的what部分。

7.用一本书中的例子证明了开放式的提问得到的答案是散漫的,而封闭式的提问提高了得到自己想要答案的概率。这属于以观后效中对效果的证明例子.从提问方式知识点的A1梳理出I便签的后。

8.这一段作者通过一些日常行为给出了我们为什么不爱提问的原因,思维惯性。属于实例论证部分。

练习1 日常造句用默认造陈述句。

练习2 提示造提问句时造的是封闭式提问的句子。

本部分属于I便签的why部分,封闭式提问和开放式提问的根本原因。

9.本段属于8大问的楚河汉界部分。清晰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的使用范围,根据沟通的场景和目的来选择哪一种类型的沟通方式。属于提问方式知识点从A1梳理出I的how部分。

10 举例说明上述观点  在演讲和培训这种不需要深层次交流的场合,封闭式提问引发一个快速的互动,只需要浅层次的交流即可。

11回到开头的A1,找出其支持条件,是需要深度沟通交流的场合。因此适宜于开放式提问以及双方有共同聊天的意愿。属于对尬聊A1梳理出I中八大问的使用条件。

12.属于尬聊知识点I便签中的how部分,那么如何解决尬聊这个问题呢。

作者的建议如下:就双方互相感兴趣的话题提出一些具体的开放式的问题,然后理论详细的阐述三个方面的内容,双方都感兴趣,具体,开放式提问。

13.例子便于理解三个方面。

14.梳理出I 根据场景和目的选择沟通方式,如果想要促进人际沟通需要就双方感兴趣的话题提出具体的开放式的问题。

15.A2 学会应用。

从分析中可以看出本文讲述了两个知识点 尬聊和两种提问方式。尬聊的现象,尬聊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尬聊。什么是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为什么会出现提问方式以及如何提问。两个知识点的交界点在于尬聊适用的沟通场景是深度沟通,需要开放式提问,这是他的支持条件之一,而很多情况下很多人都是封闭式提问。

对照练习 赵周老师的分析 

8 为什么这件事对我们重要,因为我们练过之后发现原来我们不擅长提问。

10这个例子是编的用于解释封闭式问题,加强理解。

11 赵周老师把他放在A2上了,而我把它放在I的how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106《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14之写作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