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家风?简单言之即为: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能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尚和德行传承。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注重家风,常把家风视为家族生存的重要标志。
古有孟母三迁,断机教子
孟子小时候,住在墓地附近,于是孟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母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起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孟母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堂旁。孟子学会了在朝廷上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可有一天,孟子又逃学了,孟母知道后伤透了心,等孟子回来后,孟母问他:“最近书读得怎样?”孟子说:“很好啊”,孟母听到气坏了,揪着他的耳朵拎到织布机房,拿起剪刀,把织机上织好的布全剪断了。孟子吓坏了,不知母亲为何这样做。孟母把剪刀一扔,大声说:“你贪玩逃学不读书,就像剪断了的布一样,织不成布;织不成布,就没有衣服穿;不好好读书,你就永远成不了人才。”
这一次,孟子心里真正震动了。他认真的思考了很久,终于明白了真理,从此专心读起书来。
今有梁启超全方位爱子女,更有“一门三院士”佳话
梁启超有九个孩子,在他的教育及引导下,个个都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更产生了“一门三院士”的称赞。这“三院士”是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此外,四儿子梁思达是经济学家,次女梁思庄是图书馆学家,三女儿梁思懿是社会活动家。
梁启超丝毫不掩饰对孩子们的爱。写给孩子的信中,他写道:“你们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感情的人,对于你们的爱情,十二分热烈。你们无论功课若何忙迫,最少隔个把月总要来一封信,便几个字报报平安也好。
另一封信写给梁思忠的信中道:“我自己常常感觉我要拿自己做青年的人格模范,最少也要不愧做你们姊妹弟兄的模范:我又很相信我的孩子们,个个都会受我这种遗传和教训,不会因为环境的困苦或舒服而堕落的”。
能把每个子女都教育成国之栋梁、与日月齐光,这和梁启超对子女良好的教育和影响是不可分割的。他对子女的爱,是全方位的,不仅在求学还是为人处世等各方面,都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在教育孩子的学习上,强调的是学习要"求理解",不要"强记",并且告诉他们要劳逸结合。
梁启超种种优异的教育方式都为今后的他们,成为优秀的人才打下坚硬的基础。
当今社会发展速度愈来愈快,都市人的脚步行色匆匆,父母的压力大、工作忙,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如果没有好的家风影响和管教着,往往容易学坏,在这诱惑那么多的社会,稍有不留神就陷了进去。所以父母更应该树立起良好的家风和自身的形象,给孩子一种强大的感染力量,相比起学校的教育,父母的教育更尤为重要,父母的各种行为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
其中,父母也更应该多抽时间陪伴孩子成长,忙不是借口,管理好时间,多留意孩子的成长变化,教育孩子尊师重道孝敬长辈,关心孩子的学习,和孩子成为朋友,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用心。这会使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正和稳,一个充满爱、良好家庭氛围熏陶下的孩子,未来发展的路都不会差。即使不那么优秀,也是正气凛然富有爱心之人,这正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
所以良好的家风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孩子的终身财富,更是一个家庭兴旺发达的基础。所谓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这样子的浩然正气,都是源自于优良的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