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一个喜爱阅读的人,每一本好书当读到它的时候都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当我开始阅读这本书的第一章,我就觉得这本书隐约会改变些什么。

作者从七个习惯展开叙述,前三个习惯是关于个人成长的,即私人领域的成功,主要包括积极主动,以始为终,要事第一。积极主动的人能够掌控自己的人生,书上有一个关于作者的例子让我印象深刻,史蒂芬·柯维在去往机场的途中遇上堵车,他并没有在车里坐以待毙,而是下车主动担任起警察的职责,管理交通,最终堵车得以解决,他也赶上飞机。以我身边的例子来看,积极主动的人获得机会更多,会更幸运,SW用英文自我介绍,获得了广州第一附属医院的实习机会,AJ主动去学习新的知识并运用到实际中,主动去表达自己的看法,主动思考,得到了老师的赏识,主动分享和表现自己也获得了朋友。反观被动的人生,听候生活的发落,随波逐流,看着别人过上想要的生活,暗自心伤。

以始为终的意思是想法有两次创造,第一次发生在脑子里,第二次要落实在纸上,行动上,而且要实现自我领导,其实也就是自律的问题。以始为终涉及到使命宣言,也就是你个人的价值观,你的生活是围绕自我、配偶、工作、宗教、金钱、名利还是朋友?使命宣言可以同时包含几个生活中心。我的使命宣言关于朋友、家庭还有学习。使命宣言很重要,它是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就像高考填志愿的指南手册一样,指导着人生方向。

要事第一则是把生活中的事情分为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也不重要。而高效能人士则是把时间放在重要不紧急上,因为它是对未来的计划,预防措施,像制定使命宣言就是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很多工作的人都是把生活大部分放在了重要紧急上,然后此类事情之多只能借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喘息。我做了书上的一个测试,发现自己大多时间浪费在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上,其实也知道重要不紧急的事情要去做,但是自律性不强,所以大学都浪费在这上面。

接下来是公众领域的成功的习惯,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这里让我为感触的习惯是知彼解己,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理解对方的讲话,而不是聆听,很多人都能做得到聆听,但是理解却很少人做到,但是它尤为重要。在别人讲话的时候,用感情去理解对方到底想传达什么意思,不要用你的价值观、经验去判断对方的好坏,也不要追根究底去问,更不能以经验之谈好为人师和自以为是,这些都会扼杀别人与你谈话的兴趣。曾经上个学期的管理沟通课上李映霞老师也对我们说过,首先要用感情去理解,感同身受。我想我也没能做到这一点,我经常是追根究底地询问对方,也偶尔会好为人师、价值判断。其实能做到理解,很多事都能好好解决。在理解对方的前提下,说出对方的担忧,然后在理性地表达自己,这样事情往往会事半功倍。

与双赢思维同在的人际交往模式还有舍己为人、损人利己、好聚好散、利己利人、两败俱伤、独善其身。双赢思维很难实现,但是我相信中国很多大企业都能做到双赢思维。可能因为我现在接触社会还比较少,对双赢思维还没有那么多的感触和思考。统合综效在自然界的例子有很多,比如两块木板叠起来能承受的重量比这两块木板分别承受的重量大得多,还有把两盆盆栽放在一起,他们相互缠绕,比分开放生长地更好。统合综效的一个要点是尊重不同的意见,这一点我还是能做到的。

这本书倡导品德成功论而不是个人魅力论,以真诚、诚信正直等品德而不是种种技巧去取得成功,再成功的技巧也是违背真心,你也不会快乐,日久见人心,没有品德做基础,事情很难成功。这本书还解决了我的一些困惑,为什么有些人想要改变,坚持一段时间却坚持不下去,那是因为思维模式,思维模式决定观点,观点和想法决定行为,我正处在大四阶段,毕业在即,深感自己毫无所长,所以角色转换,思维模式也改变,随之行为改变,要是在大二大三我是得过且过,玩乐为主。所以改变思维模式才能真正去改变行为。

这是成年后第一次写读后感,写的不好,继续努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