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

01

刚毕业便进了一家比较知名的软硬件公司,做的是类似步步高点读机的产品。在跟步步高的竞争中失利了,最后项目基本处于解散状态,我的手下去了兄弟游戏公司,我选择了创业。

我的前半生_第1张图片
步步高打火机,哪里不会点哪里,OH YEAH

02

我的前半生_第2张图片
困难还有30秒到达火星

Do you believe that you can walk on water

Do you believe that you can win this fight tonight

如果答案是NO,还是给鸡儿放个假别自找不痛快了。

那是在2010年,创业浪潮的前夜,李开户老师发表了《给中国大学生的三封信》,中关村忽悠大街人头攒动,车库咖啡开始被人们熟知。我跟个傻子一样被忽悠的一愣一愣的,觉得如果自己不去创业简直是天理难容,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损失。

谁年轻的时候没有犯过二呢,创业那么简单可能我们早就殖民整个宇宙了吧。直到真的开始创业才发现一点都不好玩。

首先第一点就是确定产品形态,长年混迹贴吧的我自然选择了类似贴吧这样的社区。可是那时候遇到论坛严打,任何社区,论坛类的网站必须挂靠在一个公司旗下,不开放给个人。本地用discuz做的论坛原型就泡汤了。本意是希望能给贴吧的用户提供一个在线协作的平台。于是选型了百科形态。好在那时候百科很火,有几个不错的开源百科模板,于是选了一套开始二次开发。

这次到还好,百科类型通过了审核。然后就按部就班的买域名,租服务器,部署代码,正式上线。

大功告成!!

然而这一切只是
我的前半生_第3张图片

且不说某网的服务器间歇性毫无规律大姨妈,光是二次开发导致的bug就令我一头包。看着用户提的需求列表,脸上笑嘻嘻,心里MMP。就别说我基本等于0的设计能力,有个设计高能的用户实在看不下去,帮我重新设计了LOGO。现在想想,能忍受这么多还依然不断吐槽的用户,绝对是真爱粉,否则谁会跟你浪费这么长时间。这些并不是重点,关键是没有人,没有内容。于是我又回到了熟悉的贴吧。贴吧那时候还很爽,完全就是00后的世外桃源,学校之外,探索自己的创造力,一个名副其实的在线游乐场。你会看到学霸们不为人知的一面,也会看到学渣们多才多艺的一面。小说,游戏,绘画,视频,音频。在贴吧里一切都不再是书本上冰冷的文字,老师嘴里枯燥的概念,而是可以拿来玩的玩具。之前我也在贴吧里做过简单的调查,尤其是小说和游戏方面,大家都表示愿意参与我的网站,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然而他们骗我。。。。

那些说来的没几个来,于是我又开始在贴吧做了好几轮免费的推广(这里有些技巧,我至今没有体验过小黑屋的时光),但是效果比较缓慢。于是一着急一上火就选择了开户百度推广。开户的时候人家问,您这个怎么分类啊,也不算百科,也不算新闻,也不算博客,我说您就按照小说站分类吧。这才勉强开户成功。但百度推广的效果并不理想,几千块花出去只换来100个用户。没想到之前在贴吧做的推广慢慢有了效果,核心用户QQ群也积累到200人左右了。

这时候就需要内容的量上去了。我发现大家普遍对修改别人的作品心里上比较谨慎。我只好自己不断的发布作品,然后邀请大家来修改。就这样总算有20个左右稳定的内容源。

这时候我就考虑是不是需要找人弥补我1.技术不足,2.设计不足,可是雇人需要花钱,所以开始找投资人,写好了连自己都感动到哭的精美BP参加了几次3W咖啡和车库咖啡的投资人见面会,2次创业比赛。一次是电视台举办的,观察前面几个选手,发现投资人喜欢的是农业方面和to B方面的,我连演讲都没上就出去了。还有一次是3W咖啡举办的,各种项目五花八门。可是投资人都是一样的,还是比较喜欢传统项目,就是那些离钱近,能立刻有营收的项目。果不其然,我上台后左手遥控器,右手PPT,台下投资人确是这样的表情:

我的前半生_第4张图片
Tylor展开式懵比

而我的内心是这样的:

我的前半生_第5张图片
本征递归式无奈

最后投资人照例问了一下团队,我说团队就我一个人。他们又问盈利模式具体是啥,我说还没有想盈利模式。然后我就得到了这样的表情:

我的前半生_第6张图片

坚持了2年多,马上要结婚的我必须找个工作,所以只好关停了项目。被一个死忠粉从微博骂到QQ,足足骂了一天。

我的前半生_第7张图片
甘霖娘.MP4

总结一下这次创业失败的经历中我学的了几点经验:

  1. 用户不一定会按照他说的去做

  2. 创业就像养花,撒种,浇水,除草,做时间的朋友,静待花开

  3. 做用户需求而不是你的需求

03

我一直认为所有的社会问题,到最后都是教育的映射。教育就像是人的操作系统,如果操作系统出了问题,任何组织都会有问题。

所以我毅然的加入了一家在线教育初创公司。那是2013年,在线教育的风口还没来。产品还属于刚刚开发的状态。我就先在公司现有类似贴吧的一个产品中开辟了一个小板块,类似当初的贴吧推广一样,先去各个吧里找人拉人,生产内容,为上线积攒种子用户。差不多3个月的时间,网站正式上线,我这边积累的2万用户成了我们的第一批种子用户。我们有个不错的开局,专业的教师团队,分为资深教研和年轻的讲师。百度地图最早的技术团队。仅有两人却短小精干的产品团队。大家都很努力,没有现在随处可见的锅从天上来,也没有人试图偷懒不干活,大家都为了项目而努力着。我们自然不能落后,于是开始安排我的同事分别开始SEO,QQ群,QQ空间的运营。我这边主要抓产品运营和社区的工作。

我在最早一家公司也带团队,管理着一个6人团队,一开始我也是控制狂,对细节的要求几乎到了变态的地步。虽然这样减少了很多错误,但是却完全发挥不了员工的主动性,大家背后对我怨声载道,团队几乎是崩溃的状况,与我糟糕的管理是分不开的。所以后来我的管理风格发生了变化,我比较倾向于放权。这就像《灌篮高手》中的安西教练

我的前半生_第8张图片
教练我想打篮球!

我们一般会在周一上午开例会看一下后台数据(完全是产品技术团队自己做的,我连数据报表的需求都没提过,却非常好用)

简单的做一下数据分析。指出我们本周要提升的数据目标。然而接下来才是运营最值钱的部分,这是数据分析无法告诉你的。就是通过什么方案来提升这些指标。

我最反感的就是立即让大家“头脑风暴”。这在我看来是非常不科学的,因为大家都是突然被问到这些问题,都没有准备,团队需要一个消化,理解,思考的时间。所以我一般会安排周二下班前再碰一下。这时候大家会挤出几个方案,但这一定不是最好的方案,但先这么安排下去。deadline和创意就是冰与火之歌,永远无法调和的矛盾。所以我告诉大家做的过程中可以随时修改,万一谁想到更好的主意。但是包括我在内,只是提建议,一切决策权都在真正执行的人手里,他说了算。我也提醒大家注意平时的创意积累,灵感这种东西,有时候可能是在你上厕所的时候,刷牙的时候,看电影的时候自己冒出来。所以平时多积累,说不定哪天就能用上。最打击士气的莫过于“我也知道这个方案很煞笔,但是领导就要这样,我也没办法”。

我的前半生_第9张图片
加班是不可能加班的,我还没下班

由于课程是按照不同教材的三级目录设置,然后切分知识点,学生很容易找到自己想找的内容。另外讲解的都是基础概念知识。所以新学期的时候会产生用户使用的高峰。我们一路高歌猛进,用户数达到了100万。

然而一个不幸的消息等着我们,之前老板一直自己砸钱投入,已经没有钱了,也没有寻找到合适的融资,养不起我们了。

有的时候,你明明非常努力,但结果却不一定美丽。

和小伙伴们在上地吃了最后一顿“土匪鸡”就各奔东西了。

04

我一直对编程很感兴趣,想尝试一下换个赛道,于是来到了一家做编程在线教育的公司。公司非常高大上,内部有天然花园的大厦还真没见过几个。本来计划是让我接手整个在线运营的工作,可是在我和总经理做好了计划后,突然被告知不做编程方向了,改成别的方向。这就意味着之前一切的努力和积累都化成了0,连基因都给改了。我们都知道这一定不是老板的主意。鉴于公司复杂的股权结构,大家都知道这肯定又是某位投资人的主意。总经理一怒之下离开了,我们剩下的人吭吭哧哧干了一段,发现完全没有进展,就离开了。被投资人牵着鼻子走的结果就是这样。

05

离开之后给自己放了个大假,一边在天坛跑圈试图减掉加班肥,一边思考一个问题:在线教育是不是一个伪命题?

之前的项目虽然我们大家很努力,但是有一个隐藏的问题被大家忽略了,就是教学和产品团队是割裂的,教学内容并没有整合到产品里成为产品的一部分,仅仅把线上作为另外一种授课渠道,这真的是在线教育该有的样子吗?或者说,学生们需要的真的是在线教育吗?会不会是在线学习呢?什么才是最自然的学习方式呢?我开始观察动物们的学习方式。

我的前半生_第10张图片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在广袤的非洲大草原上,住着狮子一家,又到了交配的季节了”

我发现在自然界,动物都是通过家长示范,幼崽玩耍中练习的方式。这不就是游戏吗,难怪那么多人会对游戏上瘾,因为游戏的机制是根植在我们的基因里的,游戏是最自然的学习方式。学习的过程不是背下来所有正确步骤的过程,而是不断犯错→修正的过程。

选择一家公司就是把人生的一部分投资进去

经历过前面公司后,我发现自己还是喜欢和12-18岁的青少年打交道,拒绝了一些面试机会。钱只是我职业选择的一个因素,最重要的因素在我看来是一家企业的成长潜力,因为我要在这家公司投入大量的时间,这是一笔我无法收回的投资。就像在跟家长接触中,我发现钱是一定因素,但也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了,因为孩子的时间成本也很高,学了英语可能就没时间学跳舞了,所以一个课程就算在便宜,但是如果没有效果,让家长和孩子投入了时间他们也不会选择的。

长时间的评估了几个选择之后,选择了一个专做高考细分的公司。切片切的很准:

  • 高考是非常刚需的市场

  • 北京一线名师

  • 移动互联网产品

但是潜在问题也有:

  • 师资成本高

  • 老师跳槽风险

  • 盗版

虽然如此开局还是不错的,所以在hr的邀请下加入了这家公司。

前期是挺好的,公司肯给发展和试错的空间,我们也做到了单一细分领域的第一,在学生群体里口碑是超过所有对手的(盗版市场买一节课程送其他机构全套课程)。

尤其是我来的时候刚接手的直播课一节只有100来人,到后来最高达到了2000人在线。

几个老师的特色我也用起外号的方式方便学生记忆和传播。

不断的在社区用小号制造内容,鼓励UGC,减少负能量和广告等内容,创造积极向上的社区分为。而社区又反过来促进了课程的购买。

我希望的是能再接再厉,做到高考这个细分市场50%以上占有率,进一步扩大用户量,先做精一个细分领域,然后再向其他领域拓展。

但由于投资人这边的压力,公司方向转做营收,一节高质量课和数节低质量课打包售卖这种套路,对于智商巅峰期的高中生来说太容易看出来了。结果就有点杀鸡取卵了。但为了下一轮融资,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用户流失,老师出走。感觉大势已去,非常失望的离开了。

这次经历让我对公司,项目,创始人的选择更加谨慎了,为此我还制作了一个offer评估模型,用总分的形式来评估拿不定主意的offer。

越往后走,发现世界越像一个动态沙盒模型,创业也是如此,就算开局不错,后续的变化也往往超出你的预期,因为是一个复杂系统,蝴蝶效应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下面是一个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游戏,有兴趣可以百度一下。

我的前半生_第11张图片
诞生于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的细胞自动机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前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