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3

        第三章  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

一、危机引发改革,改革产生困惑

“应试教育”使得我们的课堂异化,学校异化、人格异化,奴役学生,摧残人才,教育的使命和魅力荡然无存,课程存在危机,催生改革势在必行。推进改革必须解决三大瓶颈:一是高考制度滞后;二是教育立法滞后;三是教师研究之后。基础教育改革既是一种政府行为,更是一种专业行为,需要寻求整体推进可改的合理的、适度的步伐;需要清晰地向整个社会传递这样的信息:素质教育是既定方针,不可动摇。课程改革要进行到底,倒退没有出路。

二、新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健全成长的活动,而不是“教化”和“训练”

我国的传统课程基本上局限于动物学习心里的视野,以为崇尚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把教育和学习归结为训练。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是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全成长的活动,而不是“教化”和“训练”。教育部出台的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总体设计方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1年)》,明确提出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期望确立两种课程体系:一是以学科内容为核心组织知识与经验的学科课程;二是以显示的主题为核心组织知识与经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这次改革力图实现三大转型:一是课程政策从“集权”到“放权”的转型;二是课程范式从“学科中心主义课程”到“社会建构中心课程”的转变;三是教学规范从“传递中心教学”到“探究中心教学”的转型。

三、我国教育发展缺乏思维方式的变革

一是课程规划。缺乏高屋建瓴的总体设计,造成分科主义课程的格局。把课程理解为少数人研制,多数人被动实施的过程,自然不需要对课程进行规划发反思。国际教育界倡导的教育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国际实业”与“本土行动”,二者相互相成。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科学的发展进程中,主要汲取了凯罗夫教育学和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它们强调的是学科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凯洛夫教育学的基本特征就是缺乏“以人为本“的精神,”目中无人“。这也叫”教育学中无儿童“。丢弃了苏联教育科学的精华所在,比如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所以,我们在思考教育问题的时候,需要兼顾两个维度”现实维度“和”未来维度“。这两者的统一只能通过改革事件本身来解决。

二是基础理论。各国课程文本的历史发展,大体经历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三个里程碑。而建构主义也已经从”个人建构主义“发展到”社会建构主义“。在社会建构主义看来,知识的生成并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而是通过彼此之间心灵的交互作用建构的。也就是说,认识在社会文化情境中皆受其影响,通过直接地跟他人的交互作用,来构建自己的见解与知识的。更进一步说,人的学习不应当是封闭于个人主义的操作过程,而是以集体主义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的”文化实践“过程---一种对话过程与修炼过程。

三是课堂教学。上世纪60年代以来,教学实践已经发生变化:”行为主义范式---信息处理范式---建构主义范式“。即从控制学习者行为的行为主义,转型为学习者自身挑战客观世界、发现其价值与意义,从而再建客观世界之意义的建构主义。”传递中心教学“与”探究中心教学“的差异就在于课堂控制的性质。传递中心教学是尽量把课堂中的人际关系、时间和空间均质化,强调有效地发挥”系统化”的控制;探究中心教学是把课堂中的人际关系、时间和空间多元化、多层化、在课堂中实现多样的个性的交响。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几十年一贯制,从“满堂灌”到“满堂问”,课堂教学的本质并没有改变。这是因为我们缺乏“教学觉醒”,把教学归结为单纯的技术操作过程,导致了客观划一的教学。“教学觉醒”意味着教学主题的回归,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对话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并通过这种对话,形成一种活动性、合作性、反思性的学习,也就是形成认知性实践、社会性实践、伦理性实践的”三位一体“的过程。这种课堂教学的过程强调知识的主观与客观、知识的接受与发现、知识的结构与建构、知识的抽象性与具体性等诸多关系的统一。

四、课程改革需要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的准备

课程和教学的改革是学校改革的核心。一是需要寻求整体推进课程改革的合理的、适度的、透明的步伐,不进则退,冒进则废,慢进则毁,倒退是没有出路的;二是新课程的实施呼唤一系列教育制度,包括教师教育制度、教育评价制度、问责制度、中介性监管机制的确立,呼唤教育科学的重建。三世课程改革需要有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及经费支撑。

                                                                                                      2017.12.10 重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