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武军的辫子:招摇撞骗的护身符,战败逃亡时却成了祸根

北洋大时代的生存智慧(三百二十五):树倒猢狲散。

民国三年,张勋得授定武上将军,麾下统辖的武卫前军,再次改称定武军。因为张勋一直以来对于清廷的愚忠态度,严令麾下定武军也蓄辫明志,所以这支北洋时期举足轻重的人马也被称为辫子军。辫子军在辛亥年间和江浙新军交过手,虽然丢掉了东南重镇南京,在当时也算是打出过不错的战绩,但要说辫子军最高光的时期,自然要数民国六年那场张勋自导自演的闹剧。是年六月,张勋亲率十营辫子军赴京,在黎元洪的盛情邀请下,上演了一出偷天换日的大戏,从调解人的角色,摇身一变成了唱戏的主角。京畿地区将近四个师的北洋军,眼睁睁地看着留着辫子的定武军将京师折腾地天翻地覆。

定武军的辫子:招摇撞骗的护身符,战败逃亡时却成了祸根_第1张图片

其后,张勋麾下这群北洋军旁系的怪物,甩着大辫子招摇过市,在京畿地区趾高气扬。原来是定武军的辫子,在身为督军团名义盟主的张勋入主中枢后,成了一种可以享受优待的标志。辫子军因为脑袋后面的辫子,可以在京畿地区看戏不用买票,乘车也不用买票,就连买东西都可以不给钱,蓬乱冗长的辫子,成了辫子军招摇撞骗最好的护身符。民国六年七月七日,段祺瑞花了大本钱终于调动京畿地区的两支北洋军人马进攻辫子军。眼见着辫子军徒有其表,痛打落水狗的北洋军人马多了起来,战至第九日,曾经环绕在张勋身边的附和者开始纷纷考虑退路。

定武军的辫子:招摇撞骗的护身符,战败逃亡时却成了祸根_第2张图片

但是,除了自号文圣的康有为善于化妆,乔装打扮成老农人的模样,逃过了北洋军岗哨的盘查,冯德麟、雷震春以及张镇芳等人均被捕。像在伪诏中被任命为邮传部侍郎的陈湜之子,在黄村车站被捕后被驻守当地的北洋军剪掉辫子后放走。不过,在定武军的辫子可以招摇过市的时候,大街上真假辫子横行,然而关于辫子军的这场战事前后持续不到六天,期间还有四天的对峙时期。结果是毫无斗志的辫子军落荒而逃,而曾经为他们招摇撞骗带来便利的辫子,则被剪掉丢掷在地,满地凌乱的辫子夹杂着黄龙旗,为张勋的这场闹剧画上句号。

定武军的辫子:招摇撞骗的护身符,战败逃亡时却成了祸根_第3张图片

最终,不难发现张勋这位定武上将军,在丁巳年间的这场闹剧中扮演了一个不光彩的角色,而其麾下的定武军,留着的辫子在闹剧谢幕后也成了祸根,在战败逃亡时,辫子军纷纷剪掉辫子以求自保逃命。其实不过是人性的愧怍与贪婪,趋利避害的背后,曾经的明志也成为笑谈。一根可以招摇撞骗的辫子,定武军留着辫子成为跟风模仿的对象,当这根辫子失去这样的价值甚至是带来危险时,又成了避之不及的祸根,抛弃成为识时务者的正确的选择。三年后,张勋寓居在门庭冷落的津门张公馆,在一位客人劝其要识时务剪掉辫子时,这位仍然留着辫子的“辫帅”神情怆然,用京剧念白:“脑袋在,辫子不掉!”

你可能感兴趣的:(定武军的辫子:招摇撞骗的护身符,战败逃亡时却成了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