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工程师如何持续保持热情

对于一种事情,经常重复的话,很容易就会厌烦、觉得无趣、失去了当初的热情。

  • 做不完的业务需求,日复一日,就觉得工作乏味、都是体力活;
  • c端做多了,就觉得业务逻辑没有挑战性,没意思,设计要求苛刻,特别烦;
  • b端做多了,就觉得天天写平台,天天对着无味的数据,没机会玩一下炫酷的特效;
  • 技术建设做多了,看着自己做的东西都腻了;
  • 研究一些花哨的东西,又对工作内容没有什么意义;
  • 想用一下最新技术,然而项目历史原因又望洋兴叹......

自然而然,就失去了当初的热情,找不到成就感,甚至还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做前端,是不是应该换一份工作,是不是要转行了?

避免重复用同样的方法做同样的事情

如果一直以同样的姿态做一样的事情,就很容易觉得无聊,没有成就感。所以需要提升效率做同样的事情,后面越来越快完成,每天都看见自己的进步,自然就有了热情

精简代码,提高代码质量

当你要copy的时候,就要想一下哪里可以封装、哪里要抽离逻辑、要复用哪里的代码了

不要让一块基本差不多的代码重复存在

大家入门的时候,可能写过这样的代码:

首页
关于我们
合作
加入我们

后来发现,vue可以v-for,react可以map,原生可以循环插入fragment里面最后一次性append。
比较明显的大家可以发现,如果不太明显又能复用的我怎么发现呢?还是那句话,当你copy的时候,代码就能复用。举个antd Form常见的一个应用场景:

{getFieldDecorator('name', { rules: [{ required: true, message: '请输入名称', }], })()} {getFieldDecorator('desc', { rules: [{ required: true, message: '请输入描述', }], })()} {getFieldDecorator('type', { rules: [{ required: true, message: '请选择类型', }], })()}

套路都是一样的,结构也是一样,那我们就维护一个配置对象来维护这个form:

const items = [
  {
    label: '名称',
    key: 'name',
    decorator: {
      rules: [{
      required: true,
      message: '请输入名称',
    }],
    },
    component: 
  },
  // ...
]

再比如一个很长的if,后台错误码在前端处理,很常见的一段代码:

// before
if (type === 1) {
  console.log('add')
} else if (type === 2) {
  console.log('delete')
} else if (type === 3) {
  console.log('edit')
} else {
  console.log('get')
}

// after
const MAP = {
  1: 'add',
  2: 'delete',
  3: 'edit',
  4: 'get',
}
console.log(MAP[type])

通过配置对象、循环渲染来减少重复代码

要有一种“懒得写代码”的心态

比如redux的action type

const FETCH_LIST = 'FETCH_LIST'
const FETCH_LIST_SUCCESS = 'FETCH_LIST_SUCCESS'
const FETCH_LIST_FAILED = 'FETCH_LIST_FAILED'
const FETCH_USERINFO = 'FETCH_USERINFO'
const FETCH_USERINFO_SUCCESS = 'FETCH_USERINFO_SUCCESS'
const FETCH_USERINFO_ERROR = 'FETCH_USERINFO_ERROR'


很整齐又看起来很舒服的代码,但是它们都有共性,异步请求,请求中、请求成功、请求失败的type。每次新增,我们先来这里复制三行,再改改。既然都差不多,我们可以写个type生成器:

function actionGenerator(k = '') {
  const key = k.toUpperCase()
  return {
    ...(k
      ? {
        [`FETCH_${key}`]: `FETCH_${key}`,
        [`FETCH_${key}_SUCCESS`]: `FETCH_${key}_SUCCESS`,
        [`FETCH_${key}_ERROR`]: `FETCH_${key}_ERROR`,
      }
      : {}),
  };
}
// 从此以后,action_type代码行数大大减少


再比如一个函数里面对一个对象反复赋值操作:

// before
obj.a = 1
obj.b = 2
obj.c = 5
// after
const newVals = {
  a: 1,
  b: 2,
  c: 5
}
// 如果业务里面的obj很依赖原本引用,不能改变原对象
Object.keys(newVals).forEach(key => {
  obj[key] = newVals[key]
})
// 如果业务里面的obj不依赖原本引用,可以改变原对象
obj = { ...obj, ...newVals}
// 以后要改什么,我只要去改一行newVals就可以


再比如页面文案,我们可以单独拎出去到一个文件里面统一配置,以后修改很方便

练习不足两年半的练习生
我只是一个练习生
  • rap
联系方式:000
const CONSTANT = {
  title: '练习不足两年半的练习生',
  desc: '我只是一个练习生',
  hobbies: ['唱', '跳', 'rap'],
  tel: '000'
}

{CONSTANT.title}
{CONSTANT.desc}
    { CONSTANT.hobbies.map((hobby, i) =>
  • {hobby}
  • ) }
联系方式:{CONSTANT.tel}

这是一个看起来好像写了更多代码,变复杂了。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这样的。对于运营需求,这种方案应付随时可以变、说改就要改的文案是轻轻松松,而且还不需要关心页面结构、不用去html里面找文案在哪里,直接写一个文件放CONSTANT这类东西的。而且这个对象还可以复用,就不会有那种“改个文案改了几十个页面”的情况出现。
还有一个场景,我们平时可能写过很多这样的代码:

function sayHi(name, word) {
  console.log(`${name}: ${word}`)
}
const aSayHi = () => sayHi('a', 'hi')
const aSayGoodbye = () => sayHi('a', 'goodbye')
const aSayFuck = () => sayHi('a', 'fuck')

当然这是很简单的场景,如果sayHi函数传入的参数有很多个,而且也有很多个是重复的话,代码就存在冗余。这时候,需要用偏函数优化一下:

const aSay = (name) => sayHi('a', name)
const aSayHi = () => aSay('hi')
const aSayGoodbye = () => aSay('goodbye')
const aSayFuck = () => aSay('fuck')

三元、短路表达式用起来,举几个例子

// before
if (type === true) {
  value = 1
} else {
  value = 2
}
//after
value = type ? 1 : 2

// before
if (type === DEL) {
  this.delateData(id)
} else {
  this.addData(id)
}
// after
this[type === DEL ? 'delateData' : 'addData'](id)
// or
;(type === DEL ? this.delateData : this.addData)(id)

// before
if (!arr) {
  arr = []
}
arr.push(item)
// after 这个属于eslint不建议的一种
;(arr || (arr = [])).push(item)

// before
if (a) {
  return C
}
// after
return a && C


最后一个例子,比如一个重复的key赋值过程,可以用变量key简化

switch(key) {
  case 'a':
  return { a: newVal }
  case 'b':
  return { b: newVal }
  case 'c':
  return { c: newVal }
}
// after
return { [key]: newVal }

however, 无论当时多熟悉,代码写得多好,也必须写注释。核心算法、公共组件、公共函数尤其需要注释

/**
 * 创建树状组织架构
 * @param {Object} orgs
 * @param {Array} [parent=[]]
 * @param {Boolean} check 是否需要校验
 */

小结:代码简短,没有重复,自己看了也不会腻;抽离逻辑,封装公共函数,无形提高代码质量。最后带来的效益是,加快了开发效率,也提升开发体验与成就感:“终于不是天天copy了,看着自己一手简单优雅的代码,越来越想做需求了”

如何让运营需求不枯燥无味

大部分公司都是以业务需求为主,除了自己家的主打产品迭代需求外,另外的通常是运营需求作为辅助。运营类需求,通常具有短时效性、频率高、有deadline的特点。
一个运营活动,可能有多种模式、多种展示布局、多种逻辑,产品运营会随机组合,根据数据来调整寻求最佳方案,这就是场景的运营打法——ab test。
有的人面对这种情况,总是会感叹:又改需求了、天天改又没什么用、怎么又改回来了、你开心就好。其实这种情况,我们只要给自己规划好未来的路,后面真的随意改,甚至基本不需要开发
我们从一个简单的用户信息页面的例子入手:

render() {
  const { name, score } = this.state.info
  return (
    
{name}
分数:
{score}
) }

增加适配层
我们尽量不要动核心公共逻辑代码,不要说"只是加个if而已"。引入新的代码,可能会引入其他bug(常见错觉之一: 我加一两行,一定不会造成bug),有一定的风险。
回到主题,如果突然要说这个活动要拉取另一次游戏的分数,直接去把请求改了,然后再把组件所有的字段改了,当然是一个方法。如果改完不久,又要说改回去,那是不是吐血了。显然我们需要一个适配层:

function adapter(response, info) {
  return Object.keys(newConf).reduce((res, key) => {
    res[key] = response[newConf[key]]
    return res
  }, {})
}
// before
function fetchA() {
  return request('/a')
}
fetchA.then(res => {
  this.setState({
    info: { name: res.nickname, score: res.counts }
  })
})

// after 直接修改原请求函数
function fetchA() {
  return request('/a').then(res => {
    // 把适配后的结果返回,对外使用的时候不变
    return adapter(res, {
      name: 'nickname',
      score: 'counts'
    })
  })
}


我们把适配集中到一起了,每次要改,只要来这里改适配层、改请求接口即可。当然,后台如果全部统一的话是最好,只是有历史原因不是说改就改的。

拓展: 如果改来改去的接口很多呢?
此时,我们需要维护一个配置表,保存某个请求与适配对象,而不是直接去把之前的代码改掉

const cgiMAp = {
  '/a': {
    name: 'nickname',
    score: 'counts'
  },
  // ...
}

通过读取这个配置,在请求函数里面封装一个读取逻辑,即可适配所有的相关接口。后面如果换了一种数据来源渠道,那也光速解决需求

function reqGenerator(cfg) {
  return Object.keys(cfg).reduce((res, key) => {
    res[key.slice(1)] = () => request(key).then(r => adapter(r, cfg[key]))
    return res
  }, {})
}
const reqs = reqGenerator(cgiMAp)
reqs.a()

严格遵守组件化

对于前面的那个用户信息页面的例子,如果用户信息页面需要填更多的内容呢,如果不想展示分数呢?

这种情况,先要和产品侧确认,哪些内容是以后必须在的,哪些是会变的。会多变的部分,我们直接使用content读进来:

class App extends Component {
  // ...
  render() {
    const { name, score } = this.state.info
    return (
      
{name}
{this.props.children}
分数:
{score}
) } }

这样子,组件上层只要包住个性化组件内容就ok


  
我只是一个练习生
  • rap

当然,事情肯定不会这么简单人都是善变的,现在和你说标题永远不变,转身就变给你看:如果用户没参加过,那就展示另一个灰色提示、如果用户分数很高,给他标题加一个角标、如果充钱,标题换个皮肤

我们还是保持尽量少改核心逻辑原则,先把header部分抽出一个组件:

const [IS_NO_JOIN, IS_PAY, IS_SCORE_HIGH] = [1, 2, 3]
const MAP = {
  [IS_NO_JOIN]: 'no-join',
  [IS_PAY]: 'has-pay',
  [IS_SCORE_HIGH]: 'high-score',
}
function Header(props) {
  const [type, setType] = useState('normal')
  useEffect(() => {
    // 用名字获取用户身份
    requestTypeByName(props.children).then(res => {
      setType(res.type)
    })
  }, [])
  return (
    
{props.children}
) }

核心逻辑还是不动,渲染的结构和顺序也不动。更多定制化的功能,我们从上层的父组件控制,控制渲染逻辑、展示组件、显示的文案等等,上层的父组件拼装好,就通过props传入核心组件。这个过程就比如a同事之前写了核心渲染逻辑。组件Header是a写的,b同事不负责这块,但b是这次需求的开发者,所以应该把渲染的姿势调整好、适配,注入到a同事写的核心逻辑组件中去。最后的表现是,把控制权交给了b,让b来改,这样子也是侵入性小、风险小、扩展性强的一种方案。

"成功甩了个锅",a把文档甩给b,和b交代完逻辑后笑嘻嘻地下班了——这是比较优雅稳妥的方案,大家都理解的

反着来看,如果让a来改(假设核心模块是巨复杂而且无法快速入手的只能由a才能hold住的):

// 加样式n行
// 加处理state逻辑、加业务逻辑而且不能影响原有逻辑,改得小心翼翼
// 改字段来适配,又几行
  render() {
    const { name, score } = this.state.info
    return (
      
{name}
{this.props.children}
分数:
{score}
) } // after coding: mmp,b的需求为什么要我出来帮忙,还要我从头开始看需求并了解需求

改完了,上线了,突然后面运营那边又说,要不就xxx....此时求a心里阴影面积

运营配置接口
前面的例子,我们都是做很小改动就完成了。当然每一次改个数字改个词,前端就要发布,这也不是优雅的解决方案。所以最终解决方案应该是,把这部分配置抽离出来,做到一个运营配置平台上,前端通过接口读取该平台的配置回来渲染页面。运营需要更改,我们只需要去平台上把配置修改即可。

// 让配置写在一个可视化配置平台上
// const cgiMAp = {
//   '/a': {
//     name: 'nickname',
//     score: 'counts'
//   },
//   // ...
// }
function reqGenerator(cfg) {
  return Object.keys(cfg).reduce((res, key) => {
    res[key.slice(1)] = () => request(key).then(r => adapter(r, cfg[key]))
    return res
  }, {})
}
request('/config').then(res => {
  const reqs = reqGenerator(res.cgiMAp)
  reqs.a()
})


但是也要考虑一下缓存、容灾,提高一下页面的可用性、可访问性:

如果接口挂了,如何提升用户体验
怎样才能让页面掌控在手中,比如监控、埋点
怎样做到页面的健壮,经得起各种机器以及用户的乱操作的蹂躏

最后

放下前端这个标签,无论做的是什么,对自己都是一种成长,除了技术上,更多的是各种软技能、方法论、思维方式。出社会才发现,也许coding才是生活中最简单的一部分

你可能感兴趣的:(前端工程师如何持续保持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