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本关于习作训练的“秘密”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当老师少不了备课,如果在备课的过程中能做到反复思量,相信一定可以把课讲出更多的味道。

近日一直在关注小学三年级的习作教学,在组织学生针对一个题材反复练笔的同时我也在反复揣摩课本,试着站在编者的角度去思考,手中的教材在习作训练方面到底如何发挥主导性作用。这一琢磨还真有点新发现。

一、如何确定习作内容?看单元主题!

对于初登讲台的老师来说,上作文课前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就是“这次习作课上要教学生写什么”,如果老师自己都不知道那么学生一定也会感到迷茫。课内习作训练是要有“教”“练”“评”“改”的过程,在“教”之前想清楚“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是非常有必要的,习作课也是如此。习作内容提得好,学生训练起来就有明确的目标;内容提得不好,老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吃力,最后出力不讨好,学生的写作能力没有得到提升。

习作训练内容一般可以用课本中现成的、规定的习作题目,但是习作题目并不是每个单元都有。要想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就得多练,想要有效训练就得恰当地设计训练内容,在没有现成题目的情况下确定习作内容不妨从单元主题入手。

以我们使用的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教材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主题,然后这个单元的课文都会围绕这个主题来编排。这个主题就是很好的习作训练的内容。

例如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亲情”,《语文天地》里“笔下生花”题目中是要求“和家人一起制作家庭小档案”,难道这次习作仅仅是填写一个表格吗?当然不是。你把单元主题和“笔下生花”的题目联系起来一想,便会发现,这个单元可以指导学生练习“写一位自己最亲最爱的亲人”,文章里面要通过写和这个人一起经历过的事情介绍清楚这个亲人特点。这样一来,习作内容的要求就明确了,学生选材写作也就不用抓耳挠腮了。

二、如何发现写作指导的侧重点?看句子训练!

为什么每次习作课都会在课表上连排两节呢?那是让老师用一节课指导另一节课当堂学生写出作文的。

提起作文指导又有老师着急了,作文课可是最难上的,难就难在怎样指导才能让学生写出好文章。那么多专家前辈专门研究有许多经验不假,我们现在一时半会也学不会呀!别急,咱们再回过头来仔细琢磨琢磨课本。

课本作为教材在编写的时候就是由许多专家学者反复推敲出来的,具有权威性、代表性、核心性、主导性。不仅选择的课文需要用心钻研,就连课后的练习题、语文天地里的句子训练的设计都有思考的价值。除去汉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巩固需要,这里面也有习作指导的侧重点。

例如,第一单元《语文天地》句子训练要求“读一读,仿照课文写一写”,句子是“奶奶把冬冬一把揽在怀里,紧紧地搂着她说:‘我最喜欢的是每个星期六早晨听见你按响的那只门铃。’”这个仿写练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在一个句子中写出人物的动作和语言,前面的动作描写与后面的语言描写都是为了表达同一情感。

句子训练本身就不应该和习作训练割裂开来,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一般来说在《语文天地》里面出现的句子训练的形式在这个单元里都是比较典型的,这样的描写可以使句子的表达更生动,正可以作为单元习作指导的侧重点。

于是,第一单元我在指导学生练习写“亲人”的时候,要求学生必须通过具体事例来刻画人物特点,在叙事的过程中推荐用上“前面有人物动作后面有人物语言”的句式,一开始学生只会单纯地比葫芦画瓢仿写句子,却在写作的时候用不顺手,三易其稿后手熟了自然也就会用了。

三、如何指导课内写作的方法?看课文!

前两天,国胜兄在文章中引领我们思考:作文到底要不要教方法?最终结论是技术与实力都很重要。就好比练武功,招式好比技术,内功好比实力。练习武功,招式与内功要内外兼修;学习作文,技术与实力当协同并进。课堂作文因为是练功,理应注重技术的训练与方法的传授。尤其是学生学习作文的初期,必须进行具体的方法的指导,指导的细,学生才会上手得快。而且这种方法的指导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形成序列。(摘自《作文到底要不要教方法》)

对上述观点我深受启发。那么,在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时如何把握这个“度”呢?我的想法是“看课文”。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既然是“例子”咱们就以课文为例来指导写作方法。

还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为例,第二单元我带领学生写“春天”,要求“认真观察春天到来身边的变化,如实描写景物;写作的时候推荐把自己置于与春光之中的感想写出来。”在指导写作的时候,我带领学生重读了《理想的翅膀》等课文,提出思考:你最喜欢这个单元里的哪篇课文?喜欢哪些句子?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有了前期的训练做铺垫,孩子们找出的大多是文章的中心句。这些句子的特点是既总结了文章的内容又揭示了文中表达的情感。

“情到深处文自美”,我趁机指导:“你笔下的春天只是一个花枝招展却没有思想没有内涵的‘花瓶’吗?你们正处于人生的大好春光里,一年之计在于春,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后来学生们交上来几经修改的习作就显得有思想了——“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已经我九岁了,这学期开始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在学习上也要取得丰收。”

只有感情还不够,我还指导学生们必须写“真话”。习作训练二的“春天”优秀文章太多,这就给学生们提供可供借鉴的素材也留下了抄袭的机会。写这篇作文的时候明明还未进入农历二月,他们的初稿中竟然一片姹紫嫣红。我批改完初稿后走进教室:“同学们,今天咱们先做个游戏——猜时间。老师出示古诗,你们猜诗句里写的是什么时间的景。”然后我就依次出示了“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孩子们猜得很顺利。猜完,我话锋一转:“你们为什么能一眼看出诗句所写景物的时间呢?”“因为这些景物就是时间的标志。”“哦?”我眉梢一挑,“那为什么你们的作文里在正月底就看到了桃花、杏花、牡丹花?这些花是这个时间里我们这个地区该出现的事物吗?”孩子们不好意思地笑了。最后我告诉他们:“好文章不是好词好句堆出来的,是用真情实感讲出来的。也许现在是早春时节还没有百花齐放,可是我们依然可以感觉得到春天的脚步。大家仔细找找。”后来习作训练二的文章里假话少了,学生们笔下捕捉到了“东风”“蓝天”“红日”“麻雀多了”“玉兰花开”“柳芽爆青”“人工湖里的冰化了”等等真实的景物。

课内习作训练指导不要忽略课本的作用。英国著名的儿童作家尤安·艾肯说过:“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潜心钻研教材,站在作者的角度、编者的角度、学生的角度多思考几个来回,你也会发现许多有意思的东西。

你可能感兴趣的:(语文课本关于习作训练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