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安圖修古籍

我在安圖修古籍_第1张图片
破损的古籍书叶

       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持续升温,让我们这些一向被人遗忘在角落里的“补书匠”们随之火了一把。于是各种版本的“我在某地修某物”渐渐多了起来,作为我们这类特殊专业技术人才来说是可喜可贺的,因为可以得到大众的关注和认可,让大家了解一件古物是如何在我们手中产生神奇的变化。


与古籍修复的结缘

       高考结束,填报志愿的时候一直拿不定主意,我是一个特纠结的人并患有严重选择恐惧症,最后干脆全权交给我的父亲大人帮我做决定。父亲在研究了一晚上以后指着书中窄窄一行的一个没听过的学校和一个没听过的专业对我说:“我觉得这个不错,冷门,学的人少,急需人才,将来好就业,并且工作都是在大城市和省会城市。你从小就心灵手巧,古籍修复这个专业很适合你。”

   学校在南京,我的名字里刚好带个“宁”字,这就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吧!我被这个一个省只招两个人的“高冷”专业录取了。带着满满的好奇和憧憬开始了我四年的大学生活。

       从此便与古籍修复结下了不解之缘。

与古籍修复的牵手

      毕业一年以后,决定我人生的机会降临,安徽省图书馆公开招考古籍修复专业技术人才,我果断的报了名并一路顺利通过笔试、实操和面试,最终成为一名真正的古籍修复工作者,终将把爱好变成了职业。

       

我在安圖修古籍_第2张图片
修复日常

       一碗浆糊、一支毛笔、一把镊子便是我的修复工具,也是能够使古籍活过来的必备武器。听起来这份工作繁复、枯燥,对于我来说则是乐在其中,触摸着一页页泛黄的古籍书叶,仿佛穿越回了古代,与古人对话,琢磨古人的心思,窥探尘封已久的历史。

        平日里,我修复最多的是清代康乾时期的古籍,由于时代久远,保存情况不容乐观,大部分书叶老化、虫蛀,有的相当棘手。此时更需要静下心来一点一点的去修复。

        修复一册古籍需要数十道工序:拆书、洗书、补书、折页、喷平、裁页、齐栏、锤书,最后装订成册。不允许出任何一丝差错,否则都会对古籍造成致命的打击。为了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书中原有的任何物件都得悉心保留,哪怕是不相干的一块小纸片。有时修复一张书叶需要几个小时,一册古籍修复完成则更是需要数月甚至一年。


       有人说这是一种修行,我更觉得这是一种历练。磨练了自己的心性才能成为耐得住寂寞的守艺人。

      虽然清贫却乐在其中,这是我从业至今的感受。如今浮躁的社会需要这份返璞归真的态度,孤独的守艺者需要社会的认可和包容。

       古籍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是财富的守护者。与古籍的这份感情,这份眷恋,使平凡的我们变得不平凡。

       最后,向全国所有的古籍保护工作者们致敬!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在安圖修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