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宽恕考场上不能得分的孩子

请宽恕考场上不能得分的孩子

文/小河七七

请宽恕考场上不能得分的孩子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六月的尾声,期末考试。我和十几位同事被委派到兄弟学校监考。开考第一场是语文,在第一考场,我见到了一个让我恨不得爱不起的小男孩。

开考铃声一起,教室里31个孩子正襟危坐,态度虔诚的阅卷,思考,作答。只有坐在后门边口的那个孩子,拿着笔作书写状,眼睛却不能专心聚焦在试卷上。我好奇地走近,他的试卷上只写上了自己的姓名,考号。基础部分的字音字形,他一个字都没有写。我靠近,他看上去局促不安,使劲地读题,随时做出写字的样子。直觉告诉我,这是一个不能考试的孩子。他时刻关注老师的动向,只要我目视考场,总会和他目光相遇。他努力保持认真阅卷,时刻做写字状。一个多有尊严的孩子,比起那些考试睡大觉,画画,搞怪的学生更让人心生怜悯。

作为监考老师,我时刻不忘履行自己的职责,心无旁骛,目不斜视。努力不让勤奋的孩子委屈,也不让懒惰的孩子守株待兔,坐享其成。那一刻,想到他的家长,教他的老师,他走过的那些个日子,我突然想给这个有尊严的男孩放点水,态度端正应该得到鼓励,让他几分又何妨?我努力避开他追寻的目光,我希望他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得点分。让我诧异的是,一个小时过去,直到最后五分钟,他的试卷仍是一个字也没有。他很努力做试卷,却始终写不出一个字来。这到底是个怎样的孩子啊?我不知道他交卷后是怎么离开的。我只知道,他的语文一定是零分。

久居城里的老师,也许无法想象,农村学校居然还有如此奇葩?其实,在我们偏远农村,这样的学生为数不少,屡见不鲜。我带的班级里,像这样不识字的孩子有三个,一个年级六七个,一个学校就是小三十。我们的生源本来就处于劣势,市里重点选一拨,标杆学校选一拨,流失外地再一拨,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再走一拨。剩下土里生土里长的,便都是我们的生源了。我们很努力的教书育人,最后,大考小考中,我们只能眼睁睁的任由这些不能得分的孩子,恶狠狠地把我们摔碎在考试制度的深渊。我们有口莫辩,找不到怨恨的去处。

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对于不能得分的孩子来说,也许这是最好的安慰。一切自有归处,作为老师,我痛定思痛,努力找寻他们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本源,希望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基础不牢,缺乏自信

好习惯需要经年累月的长期坚持,坏习惯也是在无数个被忽略的日子里形成。语文试卷考题的第一项是字音字形考核,形式有二,一是选择,一是填空。这些孩子无从下手,只说明一个问题,他们没有拼音基础。没有拼音基础,已经输在了阅读的起跑线上,而他们却不自知。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九年级,将近500篇课文,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如同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没有基础,缺乏自信,文章风景再美,又该如何领略其中滋味呢?

@师资缺乏,太多变数

以我校为例,我是2004年系统内调入的。此后,学校就再也少有新教师。我们镇上的中心小学更为严重。随着人口高峰期的到来,小学班级人数猛增,每个班级都是济济一堂,人满为患。任课教师根本不够用。怎么办?上级部门指示,自己想办法。于是,托关系,请代课,成了大部分小学的必然趋势。今天这个来,明天那个走,正常教学都成问题,加上对学科知识缺乏系统梳理。暂时落后的学生,只能听之任之,爱莫能助。长此以往,很多暂时落后的学生就万劫不复,成了名副其实的后进生了。

@ 教育忽视,家长无奈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也不无道理。在转化后进生的开始,很多教师都是信心满满。实施过程中,要么教师课务繁重,时间临时耽搁;要么学生习惯恶劣,很难初见成效,半路夭折。成绩落后的学生家长,似乎已经习惯孩子这样的水平。从小学到现在,无计可施,放任自流。这样的家庭在我们这里数不胜数。卢梭说:“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古人云:“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才也。”

每一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我们都要努力让自己慢下来,给自己时间,给孩子时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因此,教育的艺术就显得尤其重要。

提到教育艺术,我想到了前段时间和学生一起看过的一部电影。因为印度“国民偶像”阿米尔.汗,我追看了《地球上的星星》,之后便推荐给了班里的孩子。这是继他《三傻大闹宝莱坞》、《我得个神啊》、《摔跤吧!爸爸》之后的第四部影片。在这里,他扮演了一位美术老师,有智慧,有爱心。 他对人生有独特体验,看事物的方式不看表面,并且有行动力,寻找原因,有良好的口才和说服力。这才让有阅读障碍的伊夏能够走出自卑和心理障碍。

对于8岁的男孩伊夏来说,世界充满了惊奇和快乐的万花筒,他正在用一切他能够想到的方式和这个陌生的世界进行着交流,同时也充分的享受着大地万物慷慨的赠与。可是,这样的伊夏却是成年人眼中的问题儿童,他的成绩不好,在班上的排名靠后, 脑子里还充满了各种匪夷所思的鬼点子,在又一次闯下大祸后,忍无可忍的父母将他送往了寄宿学校。这时,美术老师尼克走进了他的生活。和以往所见到的固守成规的老师不同,尼克主张让学生们保留自己的个性和思想,自由的发展。如何让小孩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成为父母和社会所认同的模版?这需要我们教师和家长深思。

电影最后有一个镜头:伊夏和尼克老师相拥而泣的时候,我感动极了。天下有多少教师,能像他那样,慧眼识马,并寄予最大的耐心和爱心包容,等待?“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难道等我们用到改良蒸汽机,万有引力,电灯的时候再想到他们吗?请宽恕考场上不能得分的孩子吧。

宽恕别人,也是成全自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请宽恕考场上不能得分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