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周,我从儿子的学校拿了这学期课外体育班的单子,想给他报一个球类学习班。
儿子以前说过对新西兰的国球——橄榄球不感兴趣,对其他球类运动接触以后也不太喜欢。
从尊重孩子的意愿出发,我不应该再去考虑这个事。
但是这几天我有点焦虑。
新西兰这个国家,几乎全民运动,学校里的明星学生,也都是各种运动能手。很多孩子中午在球类班训练。星期六上午,各大公园都是学生球队的比赛,家长比小球员们都狂热。
朋友、同事间谈起孩子们,总是会说孩子们最近在玩什么球,参加什么比赛,我说儿子喜欢骑自行车、游泳,有点觉得好像跟大家不合拍。
一天儿子放学后到我上班的幼儿园玩(儿子的学校跟幼儿园非常近),一个认识他的学生家长跟他聊天,问:“Nathan 你中午打球吗?”儿子说:“我不打球。” “那你中午干什么?” “随便玩。”儿子的脸色很坦然。
我却觉得有点惭愧:是不是我疏忽了这个方面,没有给孩子更多接触机会?或者需要给孩子更多激励,毕竟孩子还小,接触这些运动少,也许是他还没有体会到团体运动的魅力?
所以,我还是到学校拿了体育班的宣传单。
02
看了武志红的一篇文章,里面说到荷兰心理学家马丁纳谈快乐的三个层次:竞争式的快乐、条件式的快乐和无条件的快乐(马丁纳称为“至乐”)。
竞争式快乐是因自己比别人强而快乐。我们中国目前应试教育的实质就是校长、老师、家长们为了获得竞争式的快乐,而一天天地给孩子们加压的工程。
条件式快乐是因满足自己的一个条件(达到一种目标)而感到快乐。
至乐是纯粹因为过程中的体验而感到快乐。
第三种快乐——至乐,让我想起孩子刚刚出生时我的感觉。
当时,看着孩子纯洁的小脸,我无比感激,只愿孩子有健康、快乐的一生,别的什么都不重要。
我的初心,也许跟每一个母亲的初心一样,希望孩子拥有至乐和偶尔有条件的快乐:因为能够体验这个人生而快乐,享受每一天每个人每件事的相遇;或者,因为经过努力达到目标而快乐。
后来,有的时候,我却不由自主地进入了竞争、比较的模式。
我把女儿跟别的孩子比较,她经过努力进大学医科专业,得到有条件的快乐,我却为她成为10%的优胜者而欣喜;
我把儿子跟其他孩子比较,因为他没有狂热地参与球类运动而焦虑;我嘴上说是想让他融入新西兰的运动文化,那还是拿他跟我期望中的男孩子相比较。
其实儿子并不缺少户外运动,只是相比那些对抗性比较强的集体球类运动,他更喜欢自己锻炼。每天他都去院子里的秋千和软梯上玩耍,常常在公园的儿童活动区流连忘返,也很享受骑着自行车一圈一圈地跑,到了海边,更是撒了欢一样,趴在冲浪板上追着海浪嬉戏……儿子在其他学习小组里,也学到了团队合作;而他每日的生活,也时时刻刻融在新西兰的文化里面。
再说,男孩子要去球队、去竞技,不过是我们心目中男孩子的样子。儿子喜欢唱歌,喜欢搭建积木,我是不是更应该去支持他的兴趣,而不是一定要推他去打球,给他一种负面的信息:男孩子一定要打球,你不去,是你不足......
儿子本就是独一无二的,我却想去改变他,让他跟别人一样。这才是我最应该感到惭愧的!
03
接纳孩子,真的不是嘴上说说那么容易。
作为父母,有意无意中,我们会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想去“改善”孩子的某个方面。
有个孩子,刚上幼儿园两周,不跟别的孩子互动,也不参加集体活动,只喜欢一个人呆着,爸爸就有点着急,问:孩子这么孤僻,怎么改善呢?
他用了“孤僻”这个词,其实已经对孩子做出了负面的评价。
孩子喜欢跟别人玩或者自己玩更舒服,喜欢集体活动或者选择独处,只是孩子的性格偏于外向或内向的表现。
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把人格类型进行内向和外向的二元划分,本就无法涵盖形形色色的人类,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期,他的心理能量指向也会有所变化。
所以内向和外向,本就没有好坏、对错、正面和负面之分。
“孤僻”,却是一个接近于贬义的形容词,指向的是一种对他人戒备、敌视的态度,还有人认为是一种人格缺陷。
孩子刚到一个陌生环境,本就需要一段适应期。他会本能开启“自我保护模式”,观察周边,然后分析、判断是否行动、如何行动。孩子正在享受一种新体验,并没有对任何人抱有敌意。
就是我们大人,对新环境也要有适应期,但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过往体验,或者通过阅读、影像获得的信息来进行分析、判断、反应,所以这个阶段会比较短暂。
所以,你要“改善”孩子什么呢?
作为父母,当我们看到孩子跟别人不一样,或者跟我们期待的不一样时,也许我们应该首先给孩子一个支持的拥抱,而不是急忙判断是不是正确,要不要干预,对不对?
04
我曾亲眼观察过一位同行对自己的儿子优雅地接纳。
那时我刚刚学幼教,在一个幼儿园实习。班上有个4岁多的男孩瑞德,高高大大的,但是还每天穿着尿布。我跟另一个幼教同学私下讨论这孩子是不是需要特殊帮助,因为3岁多一般孩子都能自己如厕了。
但这个孩子的妈妈,就是我的实习指导老师,却不焦不躁,提起儿子都是一脸的自豪:儿子说了什么幽默的话了,玩积木如何厉害了等等。
有一次我问她瑞德有没有开始对马桶感兴趣,她很坦然地说:“没有呢。等他自己做好准备了,他会告诉我们的。”
瑞德快到5岁的时候,有一天忽然决定想坐到马桶上,三天以后就完全不用尿布了。
那个时候,我深深感觉到自己以前的偏见。孩子在不同的方面发展早晚不同,我们应该做的是接纳他的速度,他的方式,欣赏他的长处。等到跨过一个又一个阶段,回想那些曾经的焦虑,真的不是个问题!
美国的社会学家和精神治疗师罗乐徳(Dorothy Law Nolte)写过很著名的诗句:
“在接纳中生活的孩子,学会的是爱意。
在认同中生活的孩子,学会的是自爱。”
而学会爱和自爱的孩子,会产生自我的生命价值感,更加享受生活,获得马丁纳所说的至乐。
所以,由衷地接纳孩子,欣赏孩子本来的样子,是我们能送给孩子的最珍贵的礼物。
从现在开始,学着真的接纳你的孩子吧,告诉她/他:“我爱你,因为你就是你!”
※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点赞、转发